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徽廬江 工廠化育秧嘗甜頭

本報訊 連日來, 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縣各地抓住晴好天氣, 啟動育秧工作。 在往年, 農民家家戶戶都為水稻育秧而忙碌。 但今年有所改變, 工廠化水稻育秧成主角, 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大亮點。

廬江縣是全國雙季稻主產區, 其中早稻種植面積近60萬畝, 占安徽省早稻種植面積的1/6。 在郭河鎮安徽天禾種業育秧基地一座鋼架大棚溫室內, 六七個農戶正通過機械研磨營養土。 機械自動裝盤, 自行撒種, 兩三分鐘一個育秧硬碟就下了“流水線”。 看到眼前這個魔術般的操作, 前來參觀的種糧大戶王仕林指著一旁秧盤裡剛冒出的新芽連連稱讚,

“這是500畝秧苗, 20天后可以下田機械插栽了。 ”

王仕林2017年種了1000畝水稻, 全年毛收入100萬元。 在往年, 為了水稻育秧, 一家人需要10個人花10天的時間才能完成。 而今春, 縣裡推廣機械化育苗, 王仕林承包的1000畝水稻所需的秧苗, 只要6個人5天就能完成育秧。 “這不, 我又與周邊種糧大戶簽訂了2000畝‘代育代栽’協議, 這季春種收入保守在20萬元。 ” 王仕林說。

正在一旁與種糧大戶“切磋技藝”的同大鎮長豐村種糧大戶潘英友, 談起“工廠化育秧”話題不斷。 2017年, 他從外地購進了一些工廠化培育的硬碟秧苗, 在自家稻田裡試驗種植。 20多天后, 秧苗長勢遠遠超過鄰田的普通苗。 到了秋收, 機械化育苗長出的水稻畝均增產100多斤。

嘗到了工廠化育秧甜頭的潘英友, 今年特地購置了育苗機械, 在滿足自身需要時, 還與周邊農戶簽訂“代育代栽”協議。 “今春我也簽了4000畝‘代育代栽’協議, 另外, 還通過土地流轉租了800畝水田, 準備大幹一場。 ”

在農技人員的駐點指導下, 今年的早稻從育秧、插秧、旋耕到收穫將實現全程機械化。 俗話說, 秧好一半稻, 豐收有希望。 “運用工廠化大棚育秧, 不但可以節省種子和人工, 而且培育的秧苗壯實, 便於機械化栽插, 每畝可增產100公斤左右。 ”縣農委負責人鄧本宜介紹, 育秧工廠受合同上的“風險賠償”條款約束, 必須優中選優。 工廠化育秧經過浸種、清洗、脫毒等步驟, 育出的秧苗病菌少, 均勻、健壯、整齊。

“隨著機械插秧的推廣, 我們推行種糧加工企業、合作組織+農技人員+基地的運作模式,

全縣水稻優質率達99%, 主導品種覆蓋率占八成。 ”鄧本宜說, “育秧工廠提供的綜合服務, 讓農民畝均增收500元左右。 (錢良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