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仟葉教育」知道這個,就別再瞎管教孩子了

你是否還記得這樣一個時代:孩子們會整整齊齊地坐好, 規規矩矩地聽老師的話;孩子不敢和父母頂嘴。 (ps:帶有尊敬意味的規矩和聽話)現在許多父母都倍感沮喪, 因為孩子們的行為已不再像當年那樣了。

那麼,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沒有了以前孩子們普遍存在的那種責任感和上進心呢?第一個原因是:今天的成年人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了。 另一個原因是: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

當父母太嚴格和控制過多時, 孩子們培養不出責任感。 現在, 多數父母會包攬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得保護,

因而剝奪了孩子把握生活起伏的機會。 有些父母不懂得讓孩子明白, 一個家庭成員對家庭要有所貢獻的重要性。 他們常常忽視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 在剝奪孩子的自主機會之後, 又反過來埋怨孩子這不行、那不足, 嫌棄他們沒有責任感。

父母需要給孩子機會, 讓他們去體驗, 與享受到的特權直接相關的責任。 否則, 孩子就會成為只會依賴和接受的人。 最可悲的是, 孩子會因為沒有得到過鍛煉的機會, 而產生“我不夠好”的信念。 這些孩子會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的行為上。 這些行為會讓孩子失去可以成功的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一個有洞察力和技能的孩子呢, 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和史蒂芬▪葛籣博士提出了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所必需具備的“七項重要感知力和技能”。

七項重要感知力和技能

1. 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

2. 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的價值感知力——“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家確實需要我。 ”

3. 對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響的感知力——“我能夠影響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 自省能力強:有能力理解個人的情緒, 並能利用這種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 人際溝通能力強:善於與他人合作, 並在溝通、協作、協商、分享、共情和傾聽的基礎上建立友誼。

6. 整體把握能力強:以有責任感、適應力、靈活性和正直的態度來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限制以及行為後果。

7. 判斷能力強:運用智慧, 根據適宜的價值觀來評估局面。

如果允許孩子在為家庭生活做有意義的事情時, 與父母並肩做事、邊幹邊學, 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培養這些感知力和技能。 而這就是培養孩子責任感和上進心的基礎。

父母要清楚的知道, 為什麼以前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

對今天的孩子卻不再起作用, 因為環境和相處方式不同了。 父母必須明白, 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 遠比專橫的控制更為有效。

下表是大人與孩子之間的三種主要互動方式, 你在家對孩子的管教是屬於哪一種呢?

嚴厲(過度控制)

有規矩沒有自由

沒有選擇

“我要你怎麼做, 你就得怎麼做。 ”

驕縱(沒有限制)

有自由但沒有規矩

無限制的選擇

“你想怎麼做, 你就怎麼做。 ”

正面管教(有權威的;和善與堅定並行)

有規矩也有自由

有限制的選擇

“在尊重別人的前提下, 你可以選擇”

父母管教的方法不同, 孩子成長的結果也會不同。 很明顯, 正面管教的方法似乎會更有用。 來讓我們看看正面管教與其他兩種管教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吧。

嚴厲型——“這些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這是你違反規則會得到的懲罰。 ”孩子不參與決策的過程。

驕縱型——“我們沒有規則。 我相信我們會愛對方, 並且會幸福, 我相信你以後會選擇自己的規則。 ”

正面管教型——“我們來一起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則。 我們還要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 當我必須獨自做出決斷時, 我會堅定而和善地維護你的尊嚴, 給予你尊重。 ”

你瞧瞧, 正面管教的方法與其他兩個管教的方法通過對比, 已經有很明顯的優勢了吧。 相信經過家長較長時間的嘗試, 孩子會有很明顯得好的變化。 如果, 你有故事和想法, 請在公眾平臺留言告訴我們, 我們會隨時關注各位看官的動態。 謝謝閱讀!

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