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派岳家八段錦!每天練一練神清氣爽身體棒!

第四段 回馬一槍退五勞

【歌訣】

兩拳自腹上下分, 左托右按至極限。

上體隨之右旋身, 扭頭意如回馬鞭。

展臂收拳勢還原, 繼作左顧瞧後邊。

【練法】

1.兩腳開立, 比肩寬, 兩手握拳抱於腰間, 拳心向上, 拳面向前, 自然呼吸。 (圖6-25)

2.兩手用力向胸腹前屈肘收抱, 拳心向裡, 拳眼向上, 右拳在裡, 左拳在外;兩膝略屈, 成高馬步樁。 (圖6-26)

[圖片]圖6-25

兩拳自腹上下分, 左托右按至極限。

上體隨之右旋身, 扭頭意如回馬鞭。

展臂收拳勢還原, 繼作左顧瞧後邊。

【練法】

1.兩腳開立, 比肩寬, 兩手握拳抱於腰間, 拳心向上, 拳面向前, 自然呼吸。 (圖6-25)

2.兩手用力向胸腹前屈肘收抱,

拳心向裡, 拳眼向上, 右拳在裡, 左拳在外;兩膝略屈, 成高馬步樁。 (圖6-26)

[圖片]圖6-25

[圖片]圖6-26

3.兩腿伸直, 上身起立。 同時, 兩拳變掌, 右掌心向下, 用力下壓至腹前;左掌心向上, 用力上托至胸前。 (圖6-27)

4.兩掌繼續下壓上托, 使右掌下壓至右大腿側, 指尖向前;左掌托舉于頭頂上方, 掌心向上, 掌指向右;仰面, 目視左掌背。 (圖6-28)

[圖片]圖6-27

[圖片]圖6-28

5.兩手的上托下按至一定程度時, 上身再向右儘量扭轉,

頭也隨之右後轉, 目視左足跟部;兩腿伸直保持不變。 動作至此定形不動, 默數呼吸, 次數自定。 (圖6-29)

6.左臂向左側下落、展臂, 右臂向上抬起。 同時, 上體緩緩左轉, 至正面時兩臂平肩, 兩掌心向上, 頭左轉, 注視左掌。 (圖6-30)

[圖片]圖6-29

[圖片]圖6-30

7.兩掌同時緩緩下落, 收至腹前後, 兩掌變拳再用力向裡屈肘收抱, 拳心向裡, 拳眼向上, 右拳在內, 左拳在外;兩膝略屈成高馬步樁, 目視兩拳。 (圖6-31)

8.上述動作是左勢, 然後做右勢, 方向與左勢相反。

9.按上述動作反復練習幾遍後, 即可收勢:將左右平伸之掌屈握成拳, 落抱腰間, 拳心向上;調勻呼吸。 (圖6-32)

[圖片]圖6-31

[圖片]圖6-32

【要點】

1.動作要連貫而順暢,上體的轉動完全以兩臂的上托下壓的抻拔勁推動。

2.扭身轉頭,要適度用力;眼球也用力轉動,如果感覺眼疲勞,可閉目調息一會再練。

【功用】

1.這段功夫,既動又靜,動靜相兼,運動量逐漸加大而不氣喘,筋骨逐漸增力而不自覺,循序漸進達到固本培元、外壯內強的目的。其中幾節動作按中醫理論及前人歷來積累的經驗,被認為對五勞七傷有防治作用。五勞七傷,泛指各種內外勞損、受傷。

2.通過練習,有助增強和改善各系統器官生理功能。特別是改善大腦和中樞神經對臟腑氣機及身體各部分的調節作用,鬆弛身心,自然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克服各種功能障礙,轉弱為強。

(圖6-32)

[圖片]圖6-31

[圖片]圖6-32

【要點】

1.動作要連貫而順暢,上體的轉動完全以兩臂的上托下壓的抻拔勁推動。

2.扭身轉頭,要適度用力;眼球也用力轉動,如果感覺眼疲勞,可閉目調息一會再練。

【功用】

1.這段功夫,既動又靜,動靜相兼,運動量逐漸加大而不氣喘,筋骨逐漸增力而不自覺,循序漸進達到固本培元、外壯內強的目的。其中幾節動作按中醫理論及前人歷來積累的經驗,被認為對五勞七傷有防治作用。五勞七傷,泛指各種內外勞損、受傷。

2.通過練習,有助增強和改善各系統器官生理功能。特別是改善大腦和中樞神經對臟腑氣機及身體各部分的調節作用,鬆弛身心,自然可以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克服各種功能障礙,轉弱為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