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怕生“?試試這八招

導讀:解開寶寶的怕生情結, 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 往往需要家人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培養。 在平時照顧中, 父母就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多讓孩子接觸陌生事物和新鮮環境, 逐步減少怕生情緒。

八招打造不“怕生”寶寶

緩解寶寶的怕生狀況, 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 往往需要家人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來培養。 在平時照顧中, 父母就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1. 漸漸認識陌生人

家中來了陌生人, 不要急於將寶寶抱到陌生人面前介紹給客人, 也不要讓客人抱孩子, 不然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壓力和不安全感, 他會因為緊張和懼怕出現哭鬧。 這時你可以把孩子抱在懷裡, 大人們先交談, 讓孩子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熟悉, 漸漸地他的恐懼心理消退後, 就會高興地和客人交往。 如果孩子出現了哭鬧, 立即抱他離遠一些, 過一會兒再讓孩子接近客人。

2. 讓孩子慢慢適應陌生環境

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 寶寶可能會將你抓得更緊, 這時, 你不要離開寶寶, 而應當陪伴寶寶, 和寶寶一起認識新環境, 並對新環境裡的一些有趣的東西指給寶寶看, 讓寶寶摸一摸, 使寶寶對陌生的環境逐漸熟悉起來。 等寶寶熟悉之後, 就能放開手腳玩了。

3. 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 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願勉強寶寶和誰親近, 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 當陌生人到來時, 如果寶寶怕生, 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後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 如果寶寶不願意跟陌生人親近, 不要強迫他, 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

此外, 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 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

並且不管寶寶多認生, 都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面對陌生人, 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 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 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 並最終得到克服。

4. 多和寶寶玩躲貓貓

寶寶3個月的時候, 就可以和寶寶玩這個遊戲。

對小寶寶來說, 不在眼前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那時, 你可以用絲巾蒙住寶寶的臉, 然後把絲巾從寶寶臉上移開, 對寶寶說:“喵!”或者用絲巾遮住你的臉, 然後移開, 寶寶一般會目不轉睛地看。 這就使寶寶初步理解, 看不到的東西不是不存在了, 而是暫時看不見。

寶寶八九個月的時候, 你就可以躲得遠一些, 比如躲在門後邊、藏到其他房間, 讓寶寶適應與你有短時間的分別。 並逐步和其他看護的人建立起信任。 這樣寶寶就不會只纏住一個人不放。

5. 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只要天氣好, 每天都應該讓寶寶到戶外活動, 一來可以認識許多事物, 二來可以接觸很多不同的面孔。 對這些面孔, 開始寶寶會懼怕, 但時間長了,

就漸漸不害怕了。

6. 多帶寶寶參加社交活動

父母們可以自發地組織小聚會, 也可以到育兒機構, 參加一些嬰幼兒的活動, 以增加寶寶的參與意識, 擴大寶寶和同齡寶貝的社交範圍, 讓寶寶熟悉各種面孔, 學會在陌生的環境與陌生人相處, 讓寶寶不再害怕。

7. 培養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度、情感要穩定, 不要忽冷忽熱。 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 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 尤其不能以“再怎樣, 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也不要為為阻止寶寶玩弄危險品而嚇唬寶寶。

8. 平時不溺愛孩子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於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育方式造成的後果之一。

8. 平時不溺愛孩子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得過於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寶寶對成人的態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育方式造成的後果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