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口煤“限制令”升級 煤價被指或止跌企穩

本報記者 于玉金 北京報導

持續走跌的煤價迎來扭轉機會, 中國於4月初重啟了對於煤炭進口的限制措施。

近日, 《華夏時報》記者從多方信源獲悉, 目前部分口岸已接到了限制進口煤炭的通知, 限制口岸由去年的二類口岸擴大到了一類口岸, 由原先的電廠碼頭擴大至國務院批准的開放口岸。

對於此次重啟進口煤“限制令”甚至升級, 業內人士紛紛表示, 為了給“跌跌不休”的市場煤支撐, 不過因是用煤淡季, 此次“限制令”更多從情緒方面對市場產生影響, 對市場影響較小, 煤價波動也不大。

進口煤“限制令”升級

進口煤限制政策愈演愈烈, 已從二類口岸擴大至一類口岸。

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能源首席分析師高明宇告訴記者, 進口煤限制風聲最早在3月23日吹氣, 正式的自上而下對進口煤進行限制是從4月開始。 這是中國第二次啟動進口煤限制。

銀河證券煤炭行業分析師潘瑋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我國2017年7月1日曾執行進口煤限制政策, 進口煤政策限制出臺後, 進口煤量減少, 加上供給側改革的不斷推進, 我國煤炭先進產能釋放不足, 國內煤炭供需矛盾突出, 2017年12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又口頭通知相關部門對進口煤採取的限制性措施暫時取消。 ”

公開報導稱, 4月15日前後, 限制政策從二類港口蔓延至一類港口, 廈門港、珠海高欄港、廣西防城港、廣東新沙港均收到通知,

或要求延長通關時間、外地用戶不受理、勸退貨物到港、加大抽檢力度等, 甚至暫停進口煤船靠卸, 以上均為一類口岸的進口限制措施, 而這也是中國首度對一類口岸的進口煤進行限制。

據瞭解, 一類口岸是指國務院批准開放的口岸, 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 而二類口岸主要是指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開放並管理的口岸。 二者區別在於一類口岸允許中國籍和外國籍人員、貨物、物品和交通工具直接出入國(關、邊)境, 而二類口岸僅僅允許中國籍的人、貨、物及交通工具出入國境。

在業內看來, 進口煤“限制令”自二類口岸擴大至一類口岸標誌著“限制令”升級。

對於重啟及升級進口煤限制措施,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秋力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稱:“限制進口煤也間接性地穩定煤炭市場, 近期煤價一直處於深跌的狀態, 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轉變, 同時各環節庫存高位, 限制進口煤政策開啟也是在積極消化內貿煤的庫存, 使內貿煤價格處於一個穩定的階段, 避免內貿煤價超跌。 ”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 1月和2月, 分別進口煤炭2781萬噸和2091萬噸, 同比增長11.5%和18.2%。

天風證券表示, 預計此次新政月均減少進口150萬-160萬噸, 若目前政策在二三兩個季度延續, 則累計影響動力煤進口量約900萬-1000萬噸, 約占全國動力煤需求總量的0.4%, 能夠產生一定的邊際效應, 對穩定淡季不斷下跌的煤價有積極作用。

煤價止跌回穩?

煤價的下跌利好電企, 進口煤“限制令”升級, 今後煤價走勢牽動著電企的神經。

據中電聯測算, 2017年全國煤電企業因電煤價格上漲導致電煤採購成本比2016年提高2000億元左右。 中電聯資訊部主任薛靜此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中電聯測算, 實際上當煤炭價格在480元/噸, 發電企業才能達到平衡, 略有盈餘。 ”

2018年以來的煤價走跌, 令2017年面對高煤價而虧損的煤企稍稍喘口氣。

市場煤炭價格經過2017年的瘋狂上漲, 以春節為節點開始掉頭下行。 最新一期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 截至4月17日, 環渤海動力煤現貨價格指數5500大卡573元/噸, 環比下行10元/噸, 這比截至2月6日的748元/噸的5500大卡現貨下降了175元/噸。

潘瑋告訴記者:“煤炭價格的下跌利好電力企業。 火電企業的成本構成中電煤採購成本佔據了其經營成本的五成以上, 所以電煤採購成本的下降會對火電企業的經營業績起到很大的提振作用。 ”

然而, 如今面對進口煤“限制令”重啟甚至升級, 進入用煤旺季後的止跌反彈及煤炭繼續去產能背景下, 電企今後的日子仍是如履薄冰。

金聯創煤炭分析師畢方靜向《華夏時報》記者稱:“這一次進口煤限制與上一次不同, 上一次是在煤炭旺季, 進口煤限制後煤價上漲比較快, 而這一次是在煤炭需求淡季, 這個時候進口煤受限升級, 對市場影響較小, 煤價波動不大, 更能體現國家政策要求的持穩運行。 ”

“進口煤限制更多從情緒方面對市場產生影響, 近兩日內貿煤市場情緒自超低位提振;特別是兩會閉幕後水泥價格見底並連續調漲,主供水泥廠的山西煤近日交投氛圍好轉。”高明宇也表示。

此外,在2017年化解過剩產能2.5億噸的前提下,2018年將有煤炭產能1.5億噸退出。4月18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稱,2018年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工作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

“在我國淘汰落後產能以及加速產能整合的大背景下,新增產能的釋放,湧現了不少千萬噸級別的礦井,企業集中度較之前明顯提高,供應面整體寬鬆運行,短期內動力煤市場將進入慢跌階段,5月份或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存在。”王秋力分析。

潘瑋預測,煤炭價格2018年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上半年維持相對弱勢,價格走低的格局,下半年6、7月份的旺季有企穩回升的反彈機會,全年價格均價與2017年持平或略高於2017年全年均價。

近兩日內貿煤市場情緒自超低位提振;特別是兩會閉幕後水泥價格見底並連續調漲,主供水泥廠的山西煤近日交投氛圍好轉。”高明宇也表示。

此外,在2017年化解過剩產能2.5億噸的前提下,2018年將有煤炭產能1.5億噸退出。4月18日,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稱,2018年鋼鐵和煤炭去產能工作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

“在我國淘汰落後產能以及加速產能整合的大背景下,新增產能的釋放,湧現了不少千萬噸級別的礦井,企業集中度較之前明顯提高,供應面整體寬鬆運行,短期內動力煤市場將進入慢跌階段,5月份或有止跌企穩的跡象存在。”王秋力分析。

潘瑋預測,煤炭價格2018年全年將呈現前低後高的態勢,上半年維持相對弱勢,價格走低的格局,下半年6、7月份的旺季有企穩回升的反彈機會,全年價格均價與2017年持平或略高於2017年全年均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