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國"早死"地圖--慢病早逝重災區為貧困省份男性!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1月19日發佈《2014年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現狀報告》。 報告指出, 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已經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

具體到中國, 超過300萬中國人在70歲之前死於心臟病、肺病、腦中風、癌症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 許多人去世時只有30多歲或40多歲(不超過69歲), 世界衛生組織將此類死亡定義為“過早”死亡。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新穎和周脈耕等近期報告, 在1990-2015期間, 我國居民因慢病而過早死亡的可能性均呈持續下降的趨勢。 但在2015年, 男性過早死亡概率為24%, 而女性僅為12%。 中國男女性之間的早死概率差距也大於全球平均水準。

作者稱, 按照既往的下降速度, 大部分省份女性均能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目標, 而除北京、上海、澳門、浙江和福建外, 大部分省份男性均不能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目標。

四類慢性病早死危險的因素包括吸煙、酗酒、高鹽攝入、肥胖、高血壓、高血糖。 導致男性四類慢性病早死概率遠高於女性的重要原因是男性的吸煙率、有害飲酒率、高血壓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一直高於女性

上海“最嚴控煙令”今年3月1日起施行, 取消所有室內吸煙室!

研究發現, 不同省份間過早死亡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別。 早死概率較高的省份集中在西南和西北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

2015過早死亡可能性較高的前5位省份依次為青海(28.8%)、西藏(25.9%)、貴州(24.7%)、廣西(23.6%)和新疆(23.2%)。 而較低的前5位依次為上海(8.4%)、北京(9.4%)、香港(10.1%)、澳門(10.31%)和浙江(11.7%)。 圖1

圖1 2015年中國各省份四類慢性病早死概率

作者指出, 如果按照1990—2015年下降速度, 除北京、天津、上海等11個省份能實現"健康中國2030"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標, 其餘22個省份均需要大幅度提高下降速度。

其中, 青海、廣西、貴州、河北和寧夏是早死概率下降速度最慢的前5位省份。 這5個省按照既往下降速度, 無論男性和女性, 均不能實現2030年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30%

對於這些早死概率高且既往下降速度慢的經濟落後省份, 其提升空間大,

如果有效地實施針對性的措施, 早死概率降低易見效, 但與"健康中國2030"目標差距大, 任務艱巨。

中國的過早死亡明顯低於同為"金磚四國"的俄羅斯、印度, 與巴西接近;但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距離。

圖2 中國與俄羅斯、印度、美國和日本早死概率比較

曾新穎, 李鎰沖, 劉世煒, 等. 1990—2015年中國四類慢性病早死概率與"健康中國2030"下降目標分析.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2017;51:209-21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