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事件由川島芳子策劃,與淞滬會戰一字之差,結果只能說無奈

小編常在一些寫淞滬會戰的文章裡見到這樣一句話“1937年8月13日淞滬抗戰開始了”, 這其實是不準確的, 因為淞滬會戰和淞滬抗戰就像範冰冰和李冰冰一樣,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在中國的抗戰史上代表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先說說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也被叫做八·一三戰役, 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件, 是在盧溝橋事變後為了保證長期抗戰, 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引導為由東向西而在上海發起的主動反擊的戰役, 淞滬會戰代表著中日之間全面戰爭的開始。

中日雙方一共投入了100萬的戰力, 日本投入8個師團2個旅近20萬人。 中國投入了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以及八十八師、八十七師、148個師62個旅近80萬人, 這場會戰日方死傷4萬余人中方死傷30萬人。

一直打到11月8日, 中國部隊開始撤出上海, 但是由於指揮失誤大撤退變成了大潰退, 11月11日, 上海市長俞鴻鈞沉痛宣佈: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淪陷。

雖然淞滬會戰失敗了, 但是中國部隊以60%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的巨大代價粉碎了日本三個月佔領中國的狂妄話語,

同時也暴露出日本無力打贏一場持久消耗戰的致命弱點。

淞滬會戰既然被稱為第二次上海事件, 那第一次上海事件是什麼時候呢?這就是下面要說的淞滬抗戰。

一·二八淞滬抗戰比淞滬會戰要早5年, 1932年1月18日, 日本上海公使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與川島芳子策劃, 唆使日僧天崎啟升等五人向中國三友實業社總廠的工人義勇軍投石挑釁, 與工人發生互毆。

隨後煽動日僑遊行要求海軍陸戰隊干涉, 日本以保護僑民為由加緊備戰並向上海增兵。 1932年1月28日, 日本海軍陸戰隊向西佔領淞滬鐵路防線遇到了中國十九路軍的堅決抵抗一·二八事件爆發。

而這時的中央政府竟然下令不得抵抗,前線的將士差點認為通信兵是個奸細,在得知這是確實的命令後不少將士都淚流滿面。

後來迫於壓力老jiang不得不派出了張治中,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把日本打的龜縮在了租界裡等待英美的調停和援兵。

而這時的老jiang竟然拒絕向上海增兵,在英、法、美、意的調停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駐軍而日本卻可以駐軍,上海成為了日本侵華的基地,這也是為什麼5年以後要在上海打一場淞滬會戰的原因之一,這裡畢竟是日本侵華的橋頭堡。

之後,浴血奮戰的十九路軍調往了福建剿gong,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在福建福州發動的抗日反jiang事件被稱為福建事變最後失敗。

不管是淞滬會戰還是淞滬抗戰,中國軍民前仆後繼浴血奮戰,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血肉之軀築起了抵抗侵略的鋼鐵長城。

而這時的中央政府竟然下令不得抵抗,前線的將士差點認為通信兵是個奸細,在得知這是確實的命令後不少將士都淚流滿面。

後來迫於壓力老jiang不得不派出了張治中,經過浴血奮戰終於把日本打的龜縮在了租界裡等待英美的調停和援兵。

而這時的老jiang竟然拒絕向上海增兵,在英、法、美、意的調停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駐軍而日本卻可以駐軍,上海成為了日本侵華的基地,這也是為什麼5年以後要在上海打一場淞滬會戰的原因之一,這裡畢竟是日本侵華的橋頭堡。

之後,浴血奮戰的十九路軍調往了福建剿gong,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在福建福州發動的抗日反jiang事件被稱為福建事變最後失敗。

不管是淞滬會戰還是淞滬抗戰,中國軍民前仆後繼浴血奮戰,以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血肉之軀築起了抵抗侵略的鋼鐵長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