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平女子圖鑒

北漂似乎從來就不是什麼容易的事, 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

丁玲是20歲的時候去的北平, 此時不比3年前, 3年前她從湖南到上海讀書,

身邊有同鄉的摯友王劍虹, 日子一點也不孤單。 3年後的夏天, 閨蜜突然因病離世, 滿心苦悶的丁玲決定離開上海這個傷心地。

湘西來的丁玲, 平民家庭出身, 凡事只能靠自己, 比不了交際廣闊的上海灘名媛, 更比不起隨意砸錢留學的富家小姐。 她最後決定北上, 去學術氛圍更加濃厚的地方深造, 就是知識份子和著名高校紮堆的北平。

1.

初到北平的日子, 並沒有比上海好到哪裡去。

丁玲在上海大學時, 學的是文學, 到北京以後想繼續進修文學。 然而沒有人脈, 找不到路子, 大學又一時進不了, 便只好接受朋友曹孟君的建議, 進了西城辟才胡同的一所私立美術補習學校。 兩人同住在補習學校裡, 準備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報考美術院校。

跟所有經濟拮据的北漂者一樣, 理想太遠, 生活迷茫, 但好不容易找到一條可能會成功的路, 丁玲也拼盡全力, 她學畫很用功, 每天到教室打卡, 學習素描, 畫石膏像, 補習班人不多, 常到的只有七八人, 丁玲就是其中一個。 補習學校的宿舍小且舊,

丁玲就用自己的畫貼上牆做裝飾, 沒過多久就是滿牆的人頭像了。

就是在美術補習班學畫的期間, 貧窮的丁玲邂逅了同樣貧窮的胡也頻。 胡也頻也是一名北漂, 他是福建人, 後來去天津讀海軍學校, 還沒畢業學校就停辦了, 於是輾轉到北平謀生。 當時丁玲的室友曹孟君, 有一個文藝青年男朋友左恭, 兩人見面時有時會帶著丁玲, 於是就結識了跟左恭租住在一起的胡也頻。 此時的胡也頻在《京報》副刊《民眾文藝週刊》做編輯, 偶爾發表些小說和短文, 恰好跟喜歡文學的丁玲一拍即合。

遇到胡也頻, 讓丁玲在北平的生活多少有了一點歸屬感。 後來家鄉傳來弟弟早逝的噩耗, 也是因為胡也頻的安慰, 才讓悲痛欲絕的丁玲稍微走出一些陰影。 他給她送去一大束黃色的玫瑰, 在花下寫了一張小字條:“你的, 一個新的弟弟所獻。 ”儘管他比丁玲其實還大一歲。

可惜這份“廉價”的歸屬感, 馬上就被現實擊得粉碎。 丁玲報考藝術學校失敗, 補習學校也不能再住了, 只好搬去西城通豐公寓的一個小房間,

她也到過一個畫家私人畫室裡繼續學習繪畫,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堅持下去。 甚至還萌發過去法國找工作的念頭, 最終被母親和朋友勸服了。 毫無希望的蟄居生活, 朋友、弟弟的早亡, 遠在湘西無依無靠的母親, 獨自一人的時候, 丁玲回想這些種種, 也常常感傷惆悵, 靜坐痛哭。

來北平快1年的時候, 走投無路, 又倍感生活無望的丁玲, 寫了一封信寄給魯迅, 她在信裡陳述自己的境遇和困惑, 希望她所仰慕崇拜的先生能為自己提出一條前行的道路。 然而由於當時魯迅與現代評論派論戰猶酣, 誤認為這是對方化名搗鬼, 就沒有給以覆信。

1925年的4月, 北平正迎來繁花似錦的春天, 四處碰壁的丁玲再也燃不起曾經的奮鬥熱情, 在王劍虹的父親的邀約下,一同踏上回老家的歸路,帶著滿心的失望和哭惱。

2.

如果說,像丁玲這樣走“野路子”的北漂女姓,情況比較艱難,那再來看看女大學生的處境如何。

五四運動以後,在北平有兩所話題度很高的學校,一所是男校代表北京大學,另一所則是女校代表,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女高師)。當時女性解放的呼聲頗高,作為一流學府的女高師,因此聚集了不少優秀的教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裡都是平民女學生實現大學夢的首要選擇。

蘇雪林和廬隱

廬隱和蘇雪林就是慕名來考學的其中兩位。福建人廬隱,甚至全家都是北漂,父親死後,母親便帶著一家老小投奔了在北平定居的舅舅,生活窘迫,家裡又反對女孩讀書,廬隱只好南下安慶打工賺學費。可惜半年後她帶著200元薪水回到北平,已經錯過了當年女高師的招考期限。同樣錯過招考期限的,還有浙江人蘇雪林,蘇雪林家庭還算殷實,但同樣因為家族封建思想嚴重,耽誤了她考學的時間。

兩個求學熱情極高的女同學因為考北高師而結識,錯過招考時間後,則以旁聽生的資格在學校就讀,好在一學期後,又一同通過學期考試,升為國文系的正班生。

學生時代,往往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之間差距最小的時間段。在北高師的4年時間裡,廬隱和國文系關係較好的幾位小姐妹,比如福州人王世瑛、程俊英、河南人馮沅君(馮友蘭的妹妹),幾人朝昔相處,在北平度過了一段平靜又充實的生活。

跟廬隱差不多同時入學的,有一名叫做李超的女學生,入學還不滿一年就死了,她的死去對這一屆的學生,甚至北高師的未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李超是廣西人,家庭條件優渥,但卻在北平過得窮困不已。原因是她的家庭雖然殷實,但卻十分保守,包括李超在內,家裡只有姐妹三人,李家堅持女子沒有繼承權,把家業傳給了從伯父家過繼來的哥哥。這個哥哥不但反對李超讀書,還逼著她早日結婚脫離李家。然而李超求學心切,義無反顧考上了女高師,於是哥哥徹底斷絕其經濟來源,還逼迫曾資助過她的姐夫等人跟其斷絕關係。無所依靠的李超一邊省吃節用,一邊操心尋求各方支持,很快就生病了。1919年年底,李超在醫院病逝,這個勇敢的、美好的,敢於反抗封建習俗的女孩,死去的時候還不到20歲。

李超的死,因為胡適的一篇悼文,成為轟動北平的社會事件,引起當時人們對於女權和舊習俗的反思。文化圈大師、學者紛紛為李超發聲,學生圈子也受到很大衝擊,尤其是以女高師為代表的各大女校。按照李超同班同學、廬隱密友程俊英的說法:“李超的死和追悼會,給我班的刺激很大,激起了反封建婚姻的怒潮。馮沅君同學帶頭和兒時在河南訂婚的未婚夫退婚,其他同學紛紛響應。”

馮沅君退婚的是當地一個財主的兒子,不久後就認識了同為河南籍的已婚同鄉、北大理科物理門學生、文學青年王品青,兩個人很快墮入情網。幾乎同時,其餘的幾個小姐妹,廬隱也與未婚夫林鴻俊退婚,熱戀上了北大法科政治學門學生、已婚福建同鄉郭夢良。王世瑛熱戀上了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生、福建同鄉鄭振鐸。包括程俊英自己,也拒絕了父母包辦的時任交通部秘書長的未婚夫盧某,熱戀上了1920年留美歸來的心理學教授、“窮教書匠而年紀較大”的張耀翔。幾年後,廬隱寫下小說《海濱故人》,就是以幾位好友的戀愛傳奇作為的原型。

可惜,這幾段感情,開始得轟轟烈烈,卻全都無疾而終。就像她們後來的人生軌跡,這幾位走在時代前列的女大學生,從不同的地方來,在北平相遇,卻最終沒有一個人留在了這個城市。

廬隱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跟郭夢良南下上海,受盡寄人籬下的痛苦。馮沅君跟王品青不了了之,又愛上了清華畢業的陸侃如,後來兩人一同赴法國留學,回國後受戰爭影響,輾轉四川、雲南教書。王世英跟鄭振鐸分了手,最後嫁給了張君勵。程俊英南下上海,從事教育事業70餘年。

3.

跟廬隱們同時代畢業的女大學生,大多還是嫁人了,很少的女同學,畢業後選擇從事教育行業,而像石評梅這樣,從事教職且留在北平的,就更少了。

石評梅出身於山西一個書香之家,家庭還算小康,她也是女高師的學生,考上學校的時候,剛趕上沒回復丁玲書信的魯迅在北高師教書。石評梅雖然是體育系學生,卻喜愛文學,跟廬隱等人也有過交往,受到魯迅、校長許壽裳等老師的賞識,因此1923年畢業以後,便接受了師大的聘請留校任教,擔任其附中女子部的學級主任和體育、國文教員。

當時的北平,教師的工資不低,大學教授的月薪300元左右,公私中學的老師月薪100到200元不等,小學教師大約30到70元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附中任職的石評梅在北平,應該能過上相對安逸的生活。

然而她畢業後,似乎還是堅持著樸素的消費習慣。她暫時還買不起房子,只好住在北師大附中的教員宿舍裡。雖說是宿舍,其實是京郊一座破舊古廟,多年的風雨侵蝕使它像個荒齋。石評梅喜歡梅,給自己的宿舍取了個文藝的名字“梅窠”,她在窗邊放了一盆梅花,冬天盛放的時候才勉強沖淡一些荒涼冷寂。

在“梅窠”,石評梅度過了她在北平的最後6年,也是她生命的最後6年。她在這裡經歷了兩段戀愛,一段因為遇上有婦之夫,憤而分手,一段還沒有開始,就因為對方的病逝抱憾而終。她教書兢兢業業,以德服人,廬隱後來回憶石評梅對待學生的樣子,也不禁感慨,“真仿佛是一個溫和的大姐姐,對待小妹妹似的,所以沒有一個學生不受她的感化。”可惜這位敬業的女老師,卻最終因為過度操勞患上腦膜炎,26歲就匆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時間過去100年,北平早就成為北京。

不變的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女性湧向這裡,滿懷希望、義無反顧、被打擊、被肯定、掙扎、成長、離開,或是留下。

也曾孤獨、也曾懷疑踟躕。

但北京的風,卻因她們而溫柔。

在王劍虹的父親的邀約下,一同踏上回老家的歸路,帶著滿心的失望和哭惱。

2.

如果說,像丁玲這樣走“野路子”的北漂女姓,情況比較艱難,那再來看看女大學生的處境如何。

五四運動以後,在北平有兩所話題度很高的學校,一所是男校代表北京大學,另一所則是女校代表,北京國立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簡稱女高師)。當時女性解放的呼聲頗高,作為一流學府的女高師,因此聚集了不少優秀的教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裡都是平民女學生實現大學夢的首要選擇。

蘇雪林和廬隱

廬隱和蘇雪林就是慕名來考學的其中兩位。福建人廬隱,甚至全家都是北漂,父親死後,母親便帶著一家老小投奔了在北平定居的舅舅,生活窘迫,家裡又反對女孩讀書,廬隱只好南下安慶打工賺學費。可惜半年後她帶著200元薪水回到北平,已經錯過了當年女高師的招考期限。同樣錯過招考期限的,還有浙江人蘇雪林,蘇雪林家庭還算殷實,但同樣因為家族封建思想嚴重,耽誤了她考學的時間。

兩個求學熱情極高的女同學因為考北高師而結識,錯過招考時間後,則以旁聽生的資格在學校就讀,好在一學期後,又一同通過學期考試,升為國文系的正班生。

學生時代,往往是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之間差距最小的時間段。在北高師的4年時間裡,廬隱和國文系關係較好的幾位小姐妹,比如福州人王世瑛、程俊英、河南人馮沅君(馮友蘭的妹妹),幾人朝昔相處,在北平度過了一段平靜又充實的生活。

跟廬隱差不多同時入學的,有一名叫做李超的女學生,入學還不滿一年就死了,她的死去對這一屆的學生,甚至北高師的未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李超是廣西人,家庭條件優渥,但卻在北平過得窮困不已。原因是她的家庭雖然殷實,但卻十分保守,包括李超在內,家裡只有姐妹三人,李家堅持女子沒有繼承權,把家業傳給了從伯父家過繼來的哥哥。這個哥哥不但反對李超讀書,還逼著她早日結婚脫離李家。然而李超求學心切,義無反顧考上了女高師,於是哥哥徹底斷絕其經濟來源,還逼迫曾資助過她的姐夫等人跟其斷絕關係。無所依靠的李超一邊省吃節用,一邊操心尋求各方支持,很快就生病了。1919年年底,李超在醫院病逝,這個勇敢的、美好的,敢於反抗封建習俗的女孩,死去的時候還不到20歲。

李超的死,因為胡適的一篇悼文,成為轟動北平的社會事件,引起當時人們對於女權和舊習俗的反思。文化圈大師、學者紛紛為李超發聲,學生圈子也受到很大衝擊,尤其是以女高師為代表的各大女校。按照李超同班同學、廬隱密友程俊英的說法:“李超的死和追悼會,給我班的刺激很大,激起了反封建婚姻的怒潮。馮沅君同學帶頭和兒時在河南訂婚的未婚夫退婚,其他同學紛紛響應。”

馮沅君退婚的是當地一個財主的兒子,不久後就認識了同為河南籍的已婚同鄉、北大理科物理門學生、文學青年王品青,兩個人很快墮入情網。幾乎同時,其餘的幾個小姐妹,廬隱也與未婚夫林鴻俊退婚,熱戀上了北大法科政治學門學生、已婚福建同鄉郭夢良。王世瑛熱戀上了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學生、福建同鄉鄭振鐸。包括程俊英自己,也拒絕了父母包辦的時任交通部秘書長的未婚夫盧某,熱戀上了1920年留美歸來的心理學教授、“窮教書匠而年紀較大”的張耀翔。幾年後,廬隱寫下小說《海濱故人》,就是以幾位好友的戀愛傳奇作為的原型。

可惜,這幾段感情,開始得轟轟烈烈,卻全都無疾而終。就像她們後來的人生軌跡,這幾位走在時代前列的女大學生,從不同的地方來,在北平相遇,卻最終沒有一個人留在了這個城市。

廬隱畢業後不顧家人反對,跟郭夢良南下上海,受盡寄人籬下的痛苦。馮沅君跟王品青不了了之,又愛上了清華畢業的陸侃如,後來兩人一同赴法國留學,回國後受戰爭影響,輾轉四川、雲南教書。王世英跟鄭振鐸分了手,最後嫁給了張君勵。程俊英南下上海,從事教育事業70餘年。

3.

跟廬隱們同時代畢業的女大學生,大多還是嫁人了,很少的女同學,畢業後選擇從事教育行業,而像石評梅這樣,從事教職且留在北平的,就更少了。

石評梅出身於山西一個書香之家,家庭還算小康,她也是女高師的學生,考上學校的時候,剛趕上沒回復丁玲書信的魯迅在北高師教書。石評梅雖然是體育系學生,卻喜愛文學,跟廬隱等人也有過交往,受到魯迅、校長許壽裳等老師的賞識,因此1923年畢業以後,便接受了師大的聘請留校任教,擔任其附中女子部的學級主任和體育、國文教員。

當時的北平,教師的工資不低,大學教授的月薪300元左右,公私中學的老師月薪100到200元不等,小學教師大約30到70元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附中任職的石評梅在北平,應該能過上相對安逸的生活。

然而她畢業後,似乎還是堅持著樸素的消費習慣。她暫時還買不起房子,只好住在北師大附中的教員宿舍裡。雖說是宿舍,其實是京郊一座破舊古廟,多年的風雨侵蝕使它像個荒齋。石評梅喜歡梅,給自己的宿舍取了個文藝的名字“梅窠”,她在窗邊放了一盆梅花,冬天盛放的時候才勉強沖淡一些荒涼冷寂。

在“梅窠”,石評梅度過了她在北平的最後6年,也是她生命的最後6年。她在這裡經歷了兩段戀愛,一段因為遇上有婦之夫,憤而分手,一段還沒有開始,就因為對方的病逝抱憾而終。她教書兢兢業業,以德服人,廬隱後來回憶石評梅對待學生的樣子,也不禁感慨,“真仿佛是一個溫和的大姐姐,對待小妹妹似的,所以沒有一個學生不受她的感化。”可惜這位敬業的女老師,卻最終因為過度操勞患上腦膜炎,26歲就匆匆結束了年輕的生命。

時間過去100年,北平早就成為北京。

不變的是,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女性湧向這裡,滿懷希望、義無反顧、被打擊、被肯定、掙扎、成長、離開,或是留下。

也曾孤獨、也曾懷疑踟躕。

但北京的風,卻因她們而溫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