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養生之十二經絡拍打方法

十二經絡又名十二正經, 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經絡相通相連, 卻又有不同的走向, 所以每個部位的拍打方法也是不同的, 今天就來詳細的整理一下十二經絡的具體拍打方法!

1、手太陰肺經主要相關器官:鼻 肺 支氣管

寅時(3點至5點)—肺經旺,

肺經絡堵塞症:傷風自汗, 鼻塞咽痛, 肩臂內側前沿至拇指內側沿肺經所經之處腫痛、麻痹、怕冷, 咳嗽氣喘, 胸部脹痛肺氣竭絕, 不能行氣布津, 皮膚乾皺無光澤

經絡走向:向下聯絡大腸, 從中焦的胃脘部----沿著胃的上口---入屬肺臟---橫出於胸壁外上方(中府穴)----沿上臂前邊外側(俠白穴)-----下至肘中(尺澤穴)-----再沿前臂橈側下行----沿(魚際穴)外緣出拇指之橈側端(少商穴)。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 先拍打手肘窩, 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

2、手陽明大腸經主要相關器官:牙齒、肩膀、皮膚、鼻、咽喉、大腸

卯時(5點到7點)—大腸經旺

大腸經不通:牙痛頭痛, 口幹, 皮膚過敏;青筋斑點多,

腸胃功能減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腹痛、便秘、腹瀉皮膚過敏等

經絡方向:從食指橈側端(商陽穴)起始---沿食指橈側上行(陽溪穴)--沿著前臂肘彎外側(曲池穴), 再沿上臂後邊外側至肩部(肩髃穴)---向後與督脈在(大椎穴)相會--鎖骨上窩走向頸部進入下齒中----上挾鼻孔兩旁(迎香穴),

脈氣由此與足陽明胃經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 先拍打手肘窩, 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頭部以輕拍、搓揉為主)

3、足陽明胃經

主要相關器官:口腔、鼻子、乳腺、膝蓋、胃

辰時(7點到9點)—胃經旺

胃經不通:咽喉痛, 胃痛, 怕熱, 消化不良;倦怠, 膝關節酸痛, 便秘;唇幹舌燥, 身體消瘦, 嘔吐等

經絡走向:起於(迎香穴)--從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 折向前行---下行穿過胃下行至腹股溝外(髀關穴)-----而後下行大腿前側(陰市穴)----經脈膝下(足三裡穴), 下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 交于足太陰脾經。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 先拍打手肘窩, 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腹部以上輕拍)

4、足太陰脾經

主要相關器官:胃、脾、子宮、卵巢、前列腺、膀胱

巳時(9點至11點)—脾經旺

脾經不通:脘腹脹氣, 吸收不良, 口淡;容易嘔吐作悶, 容易倦怠虛肥;頭脹, 頭腦不清, 濕重腳腫便溏;關節酸脹, 糖尿病

經絡走向: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穴)起----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商丘穴)---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向上經過膝關節沿大腿內側前邊(陽陵泉穴、少海穴)----入屬脾臟聯絡胃府---再向上食道兩旁---連系舌根、散佈舌下。脈氣由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腹部以上輕拍)

5、手少陰心經

主要器官:舌、腦、心臟、頭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

心經不通:心煩、心驚、心悸、心悶、心痛;短氣,上氣有壓力感,憂鬱易怒;口腔潰瘍,口幹口臭。失眠,多夢,難入睡

經絡走向:本經自心中起---出於腋下(極泉穴)---沿上肢前邊下行肘節(少海穴)---沿前臂尺側到手掌後豌豆骨突起處(神門穴)-----沿小指橈側出其末端(少沖穴)。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頭部輕拍、搓揉為主)

6、手太陽小腸經主要相關器官:腮腺、扁桃體、小腸、心臟

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

小腸不通:小腹繞臍而痛,心悶,頭頂痛;容易腹瀉,手腳寒涼;吸收不良,虛肥;肩周炎。

經絡走向:手小指尺側端(少澤穴)起始----沿前臂後邊尺側直上(小海穴)---向上沿上臂後邊內側(肩貞穴)----出行到肩關節後面(肩中俞穴)----繞行肩胛在大椎穴與督脈相會,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

時間有限,先給大家總結到這裡,下期給大家總結剩下的經絡走向和拍痧方法!

經絡走向: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穴)起----向上到達內踝骨的前邊(商丘穴)---在(三陰交穴)處與足厥陰、足少陰兩經交會----向上經過膝關節沿大腿內側前邊(陽陵泉穴、少海穴)----入屬脾臟聯絡胃府---再向上食道兩旁---連系舌根、散佈舌下。脈氣由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腹部以上輕拍)

5、手少陰心經

主要器官:舌、腦、心臟、頭

午時(11點至13點)—心經旺

心經不通:心煩、心驚、心悸、心悶、心痛;短氣,上氣有壓力感,憂鬱易怒;口腔潰瘍,口幹口臭。失眠,多夢,難入睡

經絡走向:本經自心中起---出於腋下(極泉穴)---沿上肢前邊下行肘節(少海穴)---沿前臂尺側到手掌後豌豆骨突起處(神門穴)-----沿小指橈側出其末端(少沖穴)。脈氣由此與手太陽小腸經相連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頭部輕拍、搓揉為主)

6、手太陽小腸經主要相關器官:腮腺、扁桃體、小腸、心臟

未時(13點到15點)—小腸經旺

小腸不通:小腹繞臍而痛,心悶,頭頂痛;容易腹瀉,手腳寒涼;吸收不良,虛肥;肩周炎。

經絡走向:手小指尺側端(少澤穴)起始----沿前臂後邊尺側直上(小海穴)---向上沿上臂後邊內側(肩貞穴)----出行到肩關節後面(肩中俞穴)----繞行肩胛在大椎穴與督脈相會,脈氣由此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

拍打方法:拍打順序是,先拍打手肘窩,然後沿著經絡的走向(補拍)或者逆著經絡的走向(泄拍)

時間有限,先給大家總結到這裡,下期給大家總結剩下的經絡走向和拍痧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