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蒼隆雪說」太平通寶淳化元寶至道元寶

今天繼續和大家聊一聊宋朝及宋朝錢幣。 宋朝的第二個皇帝是宋太宗趙光義, 宋太宗生於939年十一月十八(陽曆12月26日), 在他22歲時, 層參與陳橋兵變, 擁護兄長趙匡胤為帝, 曾參與宋太祖統一全國的大業。 宋太宗治政有為, 卻不善武功。 太宗即位後, 繼續實行開始於後周時代的周世宗時的一套理論作為治國的基礎, 鼓勵墾荒, 發展農業生產, 擴大科舉規模, 編纂大型書籍, 設考課院、審官院, 加強對官員的考察與選拔, 進一步限制節度使權力, 力圖改變武人當政的局面, 確立文官政治。 這些措施順應了歷史潮流,

為宋朝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因為急功近利, 幾次北伐攻遼都受挫, 在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 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 結果宋軍大敗, 耶律休哥射傷宋太宗, 乘驢車逃走。 他兩度伐遼失敗, 導致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 因此太宗轉而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 晚年的政治大概循規蹈矩, 使宋朝漸漸形成了“積貧積弱”的局面, 給宋代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但有一個問題是, 本來按照皇位繼承的傳統, 皇帝駕崩後, 皇位理應傳給兒子。 可是宋太祖趙匡胤死後, 當上皇帝的並不是他兒子, 而是趙匡胤的二弟——趙光義。 這段歷史的典故叫做“斧聲燭影”, 是宋太宗趙光義即位時期發生的一宗千古謎案。

據北宋僧人文瑩的《續湘山野錄》記載, 有道士曾預言宋太祖, 在今年十月廿日若下雪, 則命在旦夕。 到了這天, 本是晴空萬里, 忽然天氣驟變, 太祖急召晉王趙光義入殿。 然後兩人一起喝酒, 並讓身邊的宦官、宮女全部退下。

人們只能遠遠地看見燭光下趙光義像在推卻, 推辭些什麼。

飲完酒, 殿下的雪已經很厚了, 人們又遠遠地看見太祖拿著柱斧在戳雪, 並對趙光義說:好好做, 好好做。 之後將太宗留宿宮中, 睡著以後鼾聲如雷。 等到五更的時分。 侍從聽不見聲音了, 發現太祖已經駕崩。 之後趙光義就在太祖的靈柩前即位, 即宋太宗。

此事件由於當時並沒有第三者在場, 所以, 民間一直流傳趙光義弑兄篡位, 因此後人還根據“燭影斧聲”這個引人遐想的詞, 腦補了一場血淋淋的兇殺現場——微弱的燭光下, 侍從遠遠隔著窗紗, 看到一個人影舉著斧頭朝另一個人身上砍去, 嗖嗖的斧頭揮動聲, 使人聽了不寒而慄。 如此腦洞大開的代表作品有清代的蔡東藩《宋史通俗演義》和李逸侯《宋宮十八朝演義》。

但實際所謂的“斧”指的是“柱斧”也就是我們經常在古裝電影裡看到公公手裡拿著的那個拂塵, 用拂塵戳雪。 另外根據學界最新對趙匡胤死因的病理分析《帝王的健康與政治——宋代皇帝疾病問題研究》中稱:和其他朝代相比, 宋代皇帝家族具有肥胖、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遺傳基因, 且具有言語障礙、行動不便等共同特徵。 因此有學者推測趙匡胤真正死於家族心腦血管遺傳病。

此外, 根據南宋史學家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 太祖駕崩當夜, 趙光義正在在宮外的王府中。 包括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其筆記中也記錄過此事。 也就說, 趙光義有不在場證明。

所以並沒有鐵證證明趙匡胤是被謀殺, 更別說被趙光義殺了。 但是有一點無可否認, 就是趙匡胤死了後, 最大得益者是宋太宗趙光義。

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個兒子, 趙德秀和趙德林早亡;在宋太宗趙光義登位後, 趙德芳因病去世, 年僅23歲;趙德昭則因受宋太宗訓斥, 自殺而死。 雖然趙德芳與趙德昭死因看似正常, 不過也不是說毫無疑點, 只能說像他們的父親宋太祖一樣, 沒有實際證據證明他們死於非命。

所以並沒有誰是絕對清白的, 都是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 失敗了就遺臭萬年, 成功了, 就千古留名, 所謂歷史真相也能用手去遮擋蒙蔽。

在太宗在位期間一共有三個年號,分別為太平、淳化、至道。這三個年號也都發行了對應的錢幣,分別為太平通寶、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

雖然這一時期的錢幣發行量稍大,但是從字體上已經有了多樣化的跡象,比如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就分為真書、行書和草書三種,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當時製錢工藝的水準。

太宗錢幣版別不是很多,其中一個比較珍貴的是太平通寶折十背巨星。當時福建建州也曾短暫鑄造過“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大鐵錢,直徑40毫米左右,穿徑10毫米左右,重30克左右,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有一巨星紋,與建州所鑄“開元通寶”背巨星紋大鐵錢一脈相承,獨具特色。其鑄時短、鑄量少、流通區域小,鮮為人知,極為罕見珍貴。用來鑄造“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大鐵錢的母錢就更為珍貴。

資料有載“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鐵母有兩種版式,一種直徑是42.8毫米左右,另一種是直徑是45毫米。

在太宗在位期間一共有三個年號,分別為太平、淳化、至道。這三個年號也都發行了對應的錢幣,分別為太平通寶、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

雖然這一時期的錢幣發行量稍大,但是從字體上已經有了多樣化的跡象,比如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就分為真書、行書和草書三種,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當時製錢工藝的水準。

太宗錢幣版別不是很多,其中一個比較珍貴的是太平通寶折十背巨星。當時福建建州也曾短暫鑄造過“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大鐵錢,直徑40毫米左右,穿徑10毫米左右,重30克左右,錢文隸書,直讀,背穿上有一巨星紋,與建州所鑄“開元通寶”背巨星紋大鐵錢一脈相承,獨具特色。其鑄時短、鑄量少、流通區域小,鮮為人知,極為罕見珍貴。用來鑄造“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大鐵錢的母錢就更為珍貴。

資料有載“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鐵母有兩種版式,一種直徑是42.8毫米左右,另一種是直徑是45毫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