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各自的扛把子將領:他們的死導致魏蜀吳衰亡!你都能猜出來?

三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時期, 俗話說的好, 亂世出英雄, 自從黃巾軍出現以來。 三國真正的亂就拉開了序幕。 這個時期的魏蜀吳雖然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將領, 但還是缺少神將來撐起整個國家的。 比如戰國時期的白起、李牧, 楚漢時期的韓信、項羽, 他們一個人就有扛鼎之力來撐起一方霸業, 可能是三國的人才實在是太多了, 就是缺少這樣的神一般的存在, 才導致三國鼎立, 倘若有一個像白起那樣神一般的存在, 基本上就能統一天下了。

不過, 話又說回來了, 魏蜀吳沒有橫掃天下的神將, 還真有撐起整個國家的將領。 他們的死也直接導致了三國走向衰落, 甚至決定了三國時期的歷史走向。 下面, 筆者就帶領讀者們走進三國, 品讀一下魏蜀吳扛起國家大旗的將領。 不過, 我先聲明, 魏國的這個神將, 應該有8成人都想不到。 三國各自的扛把子將領:他們的死導致魏蜀吳衰落!你都能猜出來?

蜀——關羽

說到蜀國的扛把子大將, 當然是非關羽莫屬了。 關羽和張飛二人被程昱和郭嘉評價為“萬人敵”, 周公瑾稱他們是熊虎之將。 三國志中, 陳壽將關羽描述成一個威震華夏的武將, 出了斬華雄, 過五關斬六將之類的事外, 關羽有著為人稱頌的戰績。 不然怎麼撐起蜀國這樣弱小的國家。

赤壁之戰後, 周瑜攻打曹仁所鎮守的南郡將近一年, 還是沒攻下來, 儘管曹仁當時的兵少, 可曹魏麾下的有很多名將, 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搬救兵過來。 當時南郡周邊的曹魏武將一共有五個:樂進、徐晃、滿寵、文聘、李通。 為什麼他們過來不了呢?因為有關羽攔住了他們的來路, 他們都是忌憚關羽的微風,

這就是著名的“兵絕北道”的來歷。 三國各自的棟樑將領:他們的死導致魏蜀吳衰落, 魏國的你能猜到?

襄樊之戰中, 曹仁和于禁算是曹魏集團中最威風的將領了。 但是, 就是這兩位曹操麾下最猛的大將, 一個被關羽打得手無縛雞之力,

一個被水淹七軍活捉, 曹操當時真的是嚇怕了, 還一度想要遷都。 雲長兄威震華夏的名號還真不是吹來的。 但是, 關羽死後, 蜀國的局勢急轉直下, 關羽戰死, 不大不小的蜀國就真的沒有什麼扛把子武將了, 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也就剩下了張飛、魏延。 關羽沒有, 荊州也就沒了。 沒了荊州, 蜀漢只能偏安西蜀一隅, 不然, 也沒有蔣琬費禕提出來的“蜀國贏弱, 唯有守成, 方有生機”的治國之南。

吳——周瑜

周瑜在36歲的時候就死掉了, 當初不可一世的萬人之英周公瑾, 就此隕落于歷史長河中, 從周瑜閉上眼睛的那一刻起, 再也沒有敢胸懷大志要“兩分天下”。 周瑜之後, 再無周瑜。

羽扇綸巾, 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當初曹操傾國之力投身於赤壁之戰, 如果沒有周瑜, 東吳才子們可能都該姓曹魏了。 周瑜以少勝多, 一把大火把曹操燒的大敗, 他是當之無愧的東吳第一將領, 論計謀, 他堪比諸葛, 論忠心, 他不輸周泰。 赤壁之戰後, 他和曹仁經過一年多的相持, 曹魏終於妥協了, 曹操一聲令下, 命曹仁撤退,東吳控制了整個長江北岸的南郡地區。此後的十多年,東吳一向太平。

人們都說東吳沒有什麼出名的戰將,除了周泰擋箭的本領一流,其餘的武將都是九流人物,但是,東吳的外交是三國做的最好的,對於未來的規劃,東吳的謀臣主要給吳王提出了兩種建議。第一種是周瑜堅持的“伐蜀”,周公瑾認為,曹操打敗北歸,短時間沒有精力再發動大規模的常規戰了,這個時候,東吳就要趕緊攻下西蜀,跟曹操“兩分天下”。第二種是魯肅等人堅持的“借荊州”,魯肅等人想把荊州要回來再說,然後說服蜀國一起和曹操三分天下,鞏固江東,休養生息,不再主動發動戰爭。

不過,周瑜死之前最為舒坦的事情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孫權還是同意了伐蜀的計畫,以荊州為據點,起兵進攻四川。但是,周瑜死不瞑目的事情就是,自己才36歲,就沒來得及實現這一宏偉計畫,兩分天下最終成空想,周公瑾死了,東吳再沒有硬派的將領對外擴張,偏安江東的吳國,最終被曹魏吞併。

魏——曹真

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魏國真正意義上的扛把子神將居然是曹真,雖然說曹操在的時候,還有五子良將,還有兩夏一曹仁,但是,曹操死後,這些武將就隨著一代梟雄隕落了,真正意味著曹魏集團衰敗就是曹真去世,這個時候,司馬懿開始把控曹魏兵權。曹真可不是什麼三國中被稱為“萌萌噠”的戰將,他的戰績絕對是曹氏集團中最牛的,諸葛北伐多次失利,就是曹真獨當一面的。曹真命張郃直擊街亭要害,自己則率軍擊敗箕谷的趙雲,這樣的計謀和戰功,和司馬懿沒有一分錢的關係。

可憐的諸葛,第一次北伐失利後,蜀國國力大減,第二次北伐,又被曹真看穿了,曹真預料到,諸葛可能三年內必定再次北伐,於是他猜到了諸葛北伐的地點,肯定是在陳倉,於是在陳倉加固工事,同時 ,在城內備足了糧草。郝昭在陳倉堅守了20多天,諸葛亮寸步未進。曹真率大軍趕到後,諸葛亮見勢不妙,馬上就撤了,這其中都是曹真一手的安排,司馬懿也絲毫沒有參與進來。

讓諸葛開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曹真於太和五年病逝,這個時候,諸葛又來啦!曹叡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啟用司馬懿。從此,司馬懿有了掌兵的機會和權力,也有了篡魏的機會。曹真的死,直接導致曹氏集團沒了扛把子的武將,兵權就這樣落到了司馬集團的手中,然後,曹魏的形勢越來越吃緊,就這樣被司馬集團給收購了。

命曹仁撤退,東吳控制了整個長江北岸的南郡地區。此後的十多年,東吳一向太平。

人們都說東吳沒有什麼出名的戰將,除了周泰擋箭的本領一流,其餘的武將都是九流人物,但是,東吳的外交是三國做的最好的,對於未來的規劃,東吳的謀臣主要給吳王提出了兩種建議。第一種是周瑜堅持的“伐蜀”,周公瑾認為,曹操打敗北歸,短時間沒有精力再發動大規模的常規戰了,這個時候,東吳就要趕緊攻下西蜀,跟曹操“兩分天下”。第二種是魯肅等人堅持的“借荊州”,魯肅等人想把荊州要回來再說,然後說服蜀國一起和曹操三分天下,鞏固江東,休養生息,不再主動發動戰爭。

不過,周瑜死之前最為舒坦的事情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孫權還是同意了伐蜀的計畫,以荊州為據點,起兵進攻四川。但是,周瑜死不瞑目的事情就是,自己才36歲,就沒來得及實現這一宏偉計畫,兩分天下最終成空想,周公瑾死了,東吳再沒有硬派的將領對外擴張,偏安江東的吳國,最終被曹魏吞併。

魏——曹真

很多人也許都不知道,魏國真正意義上的扛把子神將居然是曹真,雖然說曹操在的時候,還有五子良將,還有兩夏一曹仁,但是,曹操死後,這些武將就隨著一代梟雄隕落了,真正意味著曹魏集團衰敗就是曹真去世,這個時候,司馬懿開始把控曹魏兵權。曹真可不是什麼三國中被稱為“萌萌噠”的戰將,他的戰績絕對是曹氏集團中最牛的,諸葛北伐多次失利,就是曹真獨當一面的。曹真命張郃直擊街亭要害,自己則率軍擊敗箕谷的趙雲,這樣的計謀和戰功,和司馬懿沒有一分錢的關係。

可憐的諸葛,第一次北伐失利後,蜀國國力大減,第二次北伐,又被曹真看穿了,曹真預料到,諸葛可能三年內必定再次北伐,於是他猜到了諸葛北伐的地點,肯定是在陳倉,於是在陳倉加固工事,同時 ,在城內備足了糧草。郝昭在陳倉堅守了20多天,諸葛亮寸步未進。曹真率大軍趕到後,諸葛亮見勢不妙,馬上就撤了,這其中都是曹真一手的安排,司馬懿也絲毫沒有參與進來。

讓諸葛開心的事情終於來了,曹真於太和五年病逝,這個時候,諸葛又來啦!曹叡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啟用司馬懿。從此,司馬懿有了掌兵的機會和權力,也有了篡魏的機會。曹真的死,直接導致曹氏集團沒了扛把子的武將,兵權就這樣落到了司馬集團的手中,然後,曹魏的形勢越來越吃緊,就這樣被司馬集團給收購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