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內首個共用單車智慧存取系統在天津誕生

原標題:共用單車可放“立體存車庫”

共用單車近日在多地遭遇“禁停”煩惱, 違規停放的共用單車確實影響了交通、市容, 可一味地“禁停”又不利於宣導低碳出行, 這一矛盾如何解決?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產學研”聯合研發的國內第一個自行車智慧存取系統日前投用, 有望為解決共用單車停車難提供一種方案。

記者4月12日來到天職師大時, 見到幾位元同學正在使用這個系統停車。 這是一棟占地50平方米、高8米的圓柱形存車庫, 學生將自行車放入門口的凹槽內後, 拿出飯卡在左側的識別器上刷一下,

大門自動打開, 一隻機械手伸出來, 將自行車抓進去, 全過程不到5秒, 十分快捷。

“這裡有6層放置架, 自行車進去後, 控制系統根據就近原則, 通過上下傳送導軌自動放置自行車。 取車的原理是一樣的, 系統按就近原則自動提取。 ”系統設計者、天職師大工程實訓中心教授袁名偉帶記者進入這個“立體自行車存車庫”, “這個系統共有兩種模式:一種適用於共用單車, 即根據就近原則抓取自行車;還有一種適合私人自行車, 即一卡一車, 實名制存取”。

“基本所有型號的自行車都可以使用。 ”袁教授告訴記者, “這種存車庫可以減少占地面積, 50平方米內可存放240輛自行車, 是傳統存車方式占地面積的1/40, 適宜建在學校、醫院、商業中心、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地區,

不僅有利於宣導綠色出行, 還為市容和城市管理提供方便。 ”“確實挺方便的, 用身份證、飯卡、銀行卡都可以存取車。 ”前來存車的大二學生馬佳駒告訴記者, “這種存車方式, 還能防止車輛被盜。 ”

據悉, 該系統由天職師大、天津遠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研製, 已申報國家專利50余項。 “目前, 我們正在與一些共用單車企業進行洽談, 希望能夠聯合建設。 此外, 我們還在濱海新區文化中心等一些大型公共專案建設單位進行可行性研究, 從技術角度講, 可以解決共用單車的存放問題。 ”遠卓科技董事長謝海平告訴記者。

(責編:胡昱喆、魏炳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