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粟裕逝世28年後,夫人發現一件遺物,解開淮海戰役謎團

淮海戰役是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最大的一個戰役。 它的勝利轟動了全世界, 不僅有其偉大的現實意義, 而且有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這場大決戰, 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規模大, 我軍60萬兵力對陣敵軍80萬兵力。 這在國內外戰爭史上都是極其少見的。

二:時間長, 淮海戰役經歷了65天。

三:以往的戰鬥大多都是以多勝少, 而這次戰役是典型的以少勝多。

四:同在一處戰場, 卻要與好幾處的敵人作戰。 情況複雜, 瞬息萬變, 兵力用到了極限。 但最終還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這在國內外戰爭史上更是少見。

粟裕首長在世的時候, 很多人建議他寫一篇紀念淮海戰役的文章。 但是粟裕首長不止一次的說過:淮海戰役的文章他是不會寫的, 淮海戰役的書籍不會讀, 淮海戰役的電影他也不看。 這是為何呢?

一方面是由於他的謙虛, 電影和書籍肯定都會有渲染的成分在裡面。 還有一部分甚至把淮海戰役的歷史真相歪曲了, 他對此有想法。 在粟裕逝世二十八年之後, 他的夫人楚青在整理他的遺物時, 竟然發現了一個小本子。 裡面是粟裕親手寫的關於淮海戰役的《沁園春.淮海戰役》。 至於大家對粟裕戰爭回憶錄裡沒有淮海戰役的文章,

感到是個缺憾。 為了彌補這個缺憾2007年《粟裕戰爭回憶錄》再出版的時候, 應廣大讀者的要求, 將楚青整理的《粟裕談淮海戰役》以及粟裕遺作《沁園春·淮海戰役》補錄了進去。

《沁園春-淮海戰役》中對淮海戰役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作戰方針,

攻城打援, 首占開封。 又俘區壽年, 再創敵援;戰局過坳, 敵轉防禦。 兗濟解放, 徐海動搖, 橫掃江淮在今朝。 十月節, 我大軍南揮, 分割包抄。 首殲碾莊伯韜, 看徐雙甕鱉哪裡逃。 笑緯國東援, 損兵徒勞;雙堆黃維, 稱蔣嫡系, 覆滅於後。 杜氏將軍, 傾巢突圍也難逃。 時迫矣, 滅蔣家王朝, 就在今宵。

從這可以看出粟裕老首長不是不在乎這場戰役, 只是由於其他原因不願提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