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研發處理器小米比華為還差多少?

首先要肯定的是小米的澎湃處理器還遠遠沒達到華為麒麟處理器的級別, 小米是2014年才開始晶片的研發, 小米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松果電子 就是2014年註冊的, 經過了三年左右的時間就發佈了澎湃S1, 我認為這個速度已經足夠快了!

而華為是在2004才開始研發晶片的道路, 在2009的時候才推出了第一款K3處理器, 而這款晶片還只是試水而已, 這期間華為花了5年的時間, 而真正讓大家熟知的華為處理器是K3V2, 華為D1手機搭載了這款處理器, 而時間已經來到了2013年, 這其中的艱辛我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也正是從2013年開始, 麒麟處理器能開始和三星高通處理器並駕齊驅了。

小米澎湃花三年時間弄出來的晶片很顯然是追不上競爭對手的, 當時同時期的處理器都是14nm的製造工藝, 而澎湃S1還是28nm製造工藝, 而且在發熱功耗方面控制的並不怎麼樣, 還沒有全網通, 也導致了小米5C這款手機的“短命”!

厚積才能薄發, 小米研發晶片的道路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華為花的時間, 投入的金錢, 小米可能一樣都不會少, 但是我認為華為和小米都是國產手機廠商的榜樣, 能夠自主研發處理器, 我認為走出這一步就非常不容易了, 要知道研發晶片可是一個燒錢的“遊戲”!

哈哈, 你也可以選擇關注或訂閱“水哥愛搞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