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在中國無比尊崇的關羽,在日本版《三國》居然從事這種職業

關羽生下來的時候, 也是肉體凡胎, 他出身在平民家庭。 年輕的時候, 由於受不了地方豪強的欺負, 犯下了殺人命案, 迫不得已逃亡涿郡。 《三國志.關羽傳》對於關羽的出身, 是這樣描述的:“關羽字雲長, 本字長生, 河東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 ”正史的這條記錄被後來的《三國志平話》和《三國演義》認可, 這兩部書都有關羽殺人後逃亡的描述。 《三國志平話》的描述更嚇人, 直接說關羽殺了縣官。

關羽劇照, 感謝原作者

關羽在中國的地位如此尊崇, 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 也是非常崇拜關羽的。 吉川英治根據《三國演義》為藍本撰寫的日版《三國》, 也對關羽尊崇有加, 但是他對關羽的出身進行再加工。 在日本版《三國》裡, 劉備依然是編織草席出身。 張飛依然是殺豬出身, 跟《三國演義》不同的是日本版《三國》為了突出張飛的勇猛, 把張飛寫成了殺野豬的了。 關羽在日本版《三國》的出身,

則是一個教師先生, 他是“童學草舍”的先生, 在村裡教村童們讀書。

劉備劇照, 感謝原作者

關羽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是無比尊崇的, 讀書人儒生拜關羽, 因為他是文衡帝君。 商人崇拜關羽, 因為他是武財神。 道教徒崇拜關羽, 因為他是神威鎮遠天尊。

佛教徒也崇拜關羽, 因為他是蓋天古佛。 軍人崇拜關羽, 因為他是武聖。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 關羽是儒道釋三教共同敬拜的神明。 在中國文化當中, 關羽是理髮業、豆腐行業、黑幫、典當業、醫藥業、商業、社會幫派崇拜的祖師爺。 關羽在中國文化當中, 就是一尊由侯而公, 由公而王, 由王而帝的神。 日本版《三國》把關羽寫成教書先生, 究竟是何用意呢?

張飛劇照, 感謝原作者

首先聲明一點, 日本版《三國》沒有任何貶低關二爺的意思。 關二爺在這部《三國》裡, 照樣武藝高強, 照樣一杯酒的功夫就斬了華雄, 照樣斬了顏良。 日本這麼寫關二爺, 主要是為了突出關二爺的睿智。 日本版《三國》在描寫關二爺的“童學草堂”時, 用了這樣的描述“屋裡牆上掛著孔子和弟子們的聖賢圖, 還擺放著許多課桌”“他把孔孟的書讀給孩子們聽, 教孩子們識字”

關羽圖片, 感謝原作者

日本人如此描述關二爺, 筆者認為是符合關二爺在儒家文化圈的形象的。 大家都知道, 關帝爺很忙, 他是儒道釋三教都尊奉的大神。 他在儒教的身份是文衡帝君, 是主管士子功名的正神之一。 儒家為了關帝爺的形象更加符合儒教形象, 還製作了關帝夜讀春秋的神像。 在有關羽夜讀春秋神像的關帝廟門口, 一般還有一副楹聯:“文夫子, 武夫子, 兩個夫子。 著春秋, 讀春秋, 一部春秋。”

在儒家文化圈中,關羽與孔子並稱夫子,日本版《三國》出於對關羽和孔孟的尊崇。中國儒家把關羽描述成好讀春秋的夫子,日本版《三國》把關羽寫成學識豐富的夫子,這也體現了儒家文化已經深入到日本文化的裡面。關羽好讀春秋,這件事情有沒有比較可靠的史料證明呢。這件事情,陳壽的《三國志》沒寫。西晉成書的《江表傳》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劉宋時期的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釋的時候,也採用了這條記錄。

關羽劇照,感謝原作者

《左氏傳》,又名《春秋左氏傳》,通常的叫法是《左傳》。《左傳》的作者是誰,存在很大的爭議,史學界一般都認為是左丘明所著。這本書是為了注釋孔聖人《春秋》而作的儒家經典,他成書於春秋晚期,是一本紀年體史書。《江表傳》記載關羽好讀《春秋左氏傳》的年代,關羽還沒有成神,也還沒有被儒家尊奉為“文衡帝君”。在那個時代,儒家沒有牽強附會臆造關羽喜歡讀《左氏傳》的必要,所以筆者認為關羽好讀《左氏傳》的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孔子雕像,感謝原作者

日本版《三國》把關羽寫成文武雙全博學睿智的夫子,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古代的中國,讀書人通一經就可以成為明經博士。關羽對《春秋左氏傳》能夠“諷誦略皆上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可以熟練背誦《左氏傳》,並且能夠引用《左氏傳》的經典雄辯諷議。在筆者看來,關羽的學識,是非常符合日本版《三國》裡面的博學形象的。

羅貫中版《三國演義》描寫關羽寫了地方豪強後逃亡涿郡,這個形象符合正史《三國志》的記載。日本版《三國》則隱去關羽殺人逃亡的形象,把關羽描寫成睿智夫子,這是日本人在抬高關羽形象。在筆者看來,羅貫中版《三國演義》關羽形象更真實,日本版《三國》關羽形象更完美。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日本版《三國》的關羽形象。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一部春秋。”

在儒家文化圈中,關羽與孔子並稱夫子,日本版《三國》出於對關羽和孔孟的尊崇。中國儒家把關羽描述成好讀春秋的夫子,日本版《三國》把關羽寫成學識豐富的夫子,這也體現了儒家文化已經深入到日本文化的裡面。關羽好讀春秋,這件事情有沒有比較可靠的史料證明呢。這件事情,陳壽的《三國志》沒寫。西晉成書的《江表傳》有“羽好左氏傳,諷誦略皆上口”。劉宋時期的裴松之在給《三國志》作注釋的時候,也採用了這條記錄。

關羽劇照,感謝原作者

《左氏傳》,又名《春秋左氏傳》,通常的叫法是《左傳》。《左傳》的作者是誰,存在很大的爭議,史學界一般都認為是左丘明所著。這本書是為了注釋孔聖人《春秋》而作的儒家經典,他成書於春秋晚期,是一本紀年體史書。《江表傳》記載關羽好讀《春秋左氏傳》的年代,關羽還沒有成神,也還沒有被儒家尊奉為“文衡帝君”。在那個時代,儒家沒有牽強附會臆造關羽喜歡讀《左氏傳》的必要,所以筆者認為關羽好讀《左氏傳》的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孔子雕像,感謝原作者

日本版《三國》把關羽寫成文武雙全博學睿智的夫子,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古代的中國,讀書人通一經就可以成為明經博士。關羽對《春秋左氏傳》能夠“諷誦略皆上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可以熟練背誦《左氏傳》,並且能夠引用《左氏傳》的經典雄辯諷議。在筆者看來,關羽的學識,是非常符合日本版《三國》裡面的博學形象的。

羅貫中版《三國演義》描寫關羽寫了地方豪強後逃亡涿郡,這個形象符合正史《三國志》的記載。日本版《三國》則隱去關羽殺人逃亡的形象,把關羽描寫成睿智夫子,這是日本人在抬高關羽形象。在筆者看來,羅貫中版《三國演義》關羽形象更真實,日本版《三國》關羽形象更完美。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日本版《三國》的關羽形象。

版權聲明:本人已和版權公司簽約,未經授權轉載者,本人將委託版權公司投訴維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