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環保,在全省率先推行,株洲環保監管有新招!

不法企業與環保部門“躲貓貓”, 環保設施建而不用、時開時停, 這是環保執法中的一道難題。 我市環保部門在全省率先使用“互聯網+”技術, 通過用電量變化, 即時監控企業環保設施運行, 並在日前查處一批典型案例。

“互聯網+”智慧監控系統去年12月試運行, 湘煤立達礦山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個“觸網”。 這個企業汙水處理設施旁的護坡垮塌, 維修時, 工程填土壓垮了電線線路, 導致汙水處理設施沒有正常開啟。 天元區環保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出現在了現場, 調查取證後, 要求企業立即恢復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 並予以立案處罰。

原來, 市環保局會同電業部門, 在這個公司的汙水處理設施上安裝了智慧電錶。 智慧電錶自動採集用電資料, 汙水處理設施用電異常, 電量資料通過網路即時傳至處理平臺, 並觸發預警處置程式, 市環保局迅速將監察任務指派到轄區環保局負責人的執法移動終端上, 執法人員接到通知後立馬趕到現場查處。

目前, 我市88家重點企業安裝智慧監控電錶99套, 基本實現了重點污染企業智慧監控全覆蓋。 4月中旬, 環保部門根據電錶電量異常還調查了2家企業。

“互聯網+”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我市環保監管領域。 比如, 對10萬平方米以上的建築工地實行線上監控, 防控建築揚塵等污染產生;對我市增設的30個空氣品質監測點即時監測, 全天候監控PM2.5、PM10等六類污染因數, 並及時預警。

來源/新蘆淞集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