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考試進行時 韓愈四次參加公務員考試 終被中央錄用

走進韓愈的世界, 我們才發現這個近乎完人的大文學家在成長過程中卻歷經磨難。 韓愈三歲時父母雙亡, 跟隨哥哥顛沛流離。

十二歲時, 哥哥英年早逝, 靠嫂子撫養長大。 這種苦難的生活, 給了韓愈很大的鍛煉, 同時也增加了他刻苦求學的決心和動力。

韓愈的文學天分極高, 所以當韓愈參加科舉考試時他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可是接連三次都名落孫山, 直到第四次才榜上有名。

這個未來的文壇領袖卻在科舉考試中連受重創,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並實事求是的講:唐代的科舉考試真的很難考!而且難得很!

為什麼唐代的科舉考試那麼難?當然是因為錄取的人少。 舉個例子, 宋代(南宋、北宋加一起)將近三百年的時間, 錄取的進士四萬人左右。

那麼唐代呢?也是差不多三百年, 二百九十多年, 錄取的進士只有四千多人, 與宋代差了十倍。 平均每年錄的進士也就十來個人, 多點也就三四十人。

兩個朝代一對比就可以看出, 唐代的進士科太難考了。 進士科難考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就是競爭對手都十分努力, 艱苦卓絕地幾十年如一日的考。 韓愈考了四次考中, 這算是命好的, 特別輕鬆的考上了進士。

有的人考了二十多年、三十多年, 有的到死也沒有考中。 一個人一生的最美好的時光, 最有創造力的時光都蹉跎在了滿滿的科舉道路上。

韓愈在他的青少年時代, 就已經嘗到了封建時代科舉制度對一個人才的折磨。 這真的不亞於我們現在的公務員考試, 可能還更甚於此。

韓愈能在這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既能適應考試的需要, 同時又能堅持自己的個性, 還能發揮他的才華, 真是太不容易了。 為了他的堅持, 為了他的努力, 我們為他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