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社論:把雄安建成未來城市樣板

在雄安新區成立一周年之際,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日前正式發佈, 讓這項千年大計再度成為國人關注焦點。

規劃提出, 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將探索人口密集地區優化開放新模式, 為治理“大城市病”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到2035年, 基本建成綠色低碳、資訊智慧、宜居宜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水準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

換言之, 雄安新區的定位是未來中國城市樣板。 通常而言, 一個城市是居民就業、居住和生活的場所, 以往中國城市多是邊發展邊規劃,

由於規劃短視、形勢控制不夠以及利益驅動等問題, 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大多數城市千篇一律, 水泥森林;大城市出現交通擁堵、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超負荷等“大城市病”, 中小城市則因開發過度, 造成基礎設施閒置甚至浪費, 一哄而上的土地財政一度引發房地產高庫存。

在多方認證和吸取以往經驗教訓的前提下, 雄安新區規劃自然有所不同。

雄安首先不是一個“孤立”的城市,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與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融合發展和錯位發展。 所以在產業佈局方面設立了准入標準, 限制承接和佈局一般性製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 主要承接符合新區定位和發展需要的高校、醫療機構、企業總部、金融機構等;重點佈局高端高新產業,

大力發展高端服務業, 集聚一批互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現代金融等示範性重點項目。

此前中國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的發展, 產業同質化嚴重, 且這種同質化以勞動密集型的中低端產業為主, 在中國經濟步入中高速和全球經濟復蘇不力時, 產能過剩問題隨即暴露。 雄安要在中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有所突破, 少不了科技創新類的前沿產業。 去年, 阿裡巴巴、騰訊、百度即分別開始佈局雄安, 圍繞智慧城市、金融安全、物聯網等方面施展。

與產業佈局解決就業問題一樣, 生態宜居也是雄安建設的重點。 雄安定位為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 留出了足夠的生態空間。

去年秋冬, 雄安實施了萬畝“千年秀林”工程, 共植樹26萬棵, 今年將實施10萬畝造林工程, 打造異齡、複層、混交的近自然生態林。 未來還將大規模開展植樹造林和國土綠化, 將生態濕地融入城市空間, 實現雄安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0%, 起步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0%。

生態宜居外, 雄安還實施智慧城市戰略, 堅持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適度超前佈局智慧基礎設施, 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城市, 實現城市智慧化管理。 同時提出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新區規劃建設區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

在城市建設方面, 新區還頗為注重美學因素, 嚴格控制建築高度, 不再讓雄安成為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牆的“千城一面”。 規劃提出,

要加強城市設計, 塑造城市特色, 保護歷史文化, 形成體現歷史傳承、文明包容、時代創新的新區風貌。 文化方面, 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保留中華文化基因, 彰顯地域文化特色。

以往, 當一城一地被重點規劃時, 房價立即被炒高, 這種給城市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的行為, 在雄安將不復存在。 雄安將規劃新型住房保障體系, 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嚴控房地產開發, 建立嚴禁投機的長效機制, 並探索房地產金融產品創新。

雄安建設是國家大事, 其定位不再只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更重要的是打造成為中國城市的未來樣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