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最正直的太監:一生恪守8個字,死後文武百官為他送葬

一提到古代的太監, 給人的印象都不太好, 大多都自私自利、陰險狡詐, 除了會阿諛奉承, 沒有其他的才能。 許多太監在得寵之後, 仗著皇帝對他們的信任, 不僅把持朝廷大權, 還會利用各種手段誣陷、排擠, 甚至是除掉那些反對他們的朝廷大臣。 但是, 在明朝萬曆年間, 有一位非常正直的太監, 手握大權卻嚴於律己, 一生恪守8個在, 死後文武百官無不痛哭流涕, 主動為他送葬。

此人就是陳矩, 在歷史上並不太出名, 他出生于明朝北直隸安肅縣, 九歲時入宮做了太監, 頂頭上司是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忠。 起初, 別的太監都欺負他, 而他卻任勞任怨, 也不向高忠告狀。 後來, 高忠瞭解情況後, 就陳矩調到身邊, 由於陳矩頭腦靈活, 辦事利索, 逐漸得到了高忠的賞識, 把他當作心腹。

幹完活之後, 陳矩一有時間就會看書, 其他人就嘲笑他, 但他並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嘉靖二十九年, 北方的蒙古軍南下, 高忠奉命率軍前去配合守城的將領迎敵, 立下了顯赫的戰功。 從此之後, 陳矩就暗暗發誓, 自己也要成為高忠那樣的人物, 否則就枉費此生。

眾所周知, 明朝很多太監被派到外地辦事時, 都會趁機向當地的官府索要財物,

儘管知府、縣令都很無奈, 卻有不敢不給, 否則就會被穿小鞋。 但陳矩卻不同, 不管做什麼事情, 他都能做到問心無愧, 不驚擾官府和百姓, 每到一個驛站, 他絕不會擺架子, 驛站的官兵私下裡都稱他為“佛”。

萬曆二十六年, 陳矩被提拔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負責掌管整個東廠的事務, 可以說是位元高權重。 每當有大臣被關押在東廠, 陳矩都會秉公辦理, 若是得知大臣是被冤枉的, 他絕不會為了討好皇帝儘快結案, 而是對他們予以保護, 並且將實情告訴皇帝, 因此保全了不少人。

有一次, 駙馬楊元春和公主鬧彆扭, 一氣之下就離開京城, 也沒有向皇帝請假。 萬曆皇帝聞之大怒, 立馬下令讓錦衣衛把楊元春抓來, 一定要嚴懲。 陳矩得知此事後, 對皇帝說:“這是公主與駙馬的家事, 皇上不必大動肝火, , 傳揚出去影響不好。 ”他的這番話, 平息了一場風波, 楊元春也於不久後返回朝廷。

後來, 發生了一件大案, 有人說鄭貴妃與大臣想把太子換掉, 萬曆帝聞之大怒, 讓陳矩徹查此事, 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之人。

經過陳矩的調查, 發生有人在裡面搞鬼, 目的是除掉一些忠臣, 他以犀利的手段, 將生光淩遲處死, 水落石出後, 那些被誣陷的大臣感動的不行, 而陳矩卻表示, 自己一生只恪守8個字:“祖宗法度, 聖賢道理。 ”

另外, 陳矩淡泊名利, 按照他手中的權力, 幫親友謀個一官半職,簡直輕而易舉,但他卻從沒有這麼做過,還曾告誡家人,若是想考取功名,必須要有真才實學。在他的鼓勵下,弟弟陳萬策發奮讀書,最終考中了進士。陳矩68歲時去世,萬曆皇帝悲傷不已,賜諭祭九壇,並且親自題詞“清忠”。滿朝文武都來為陳矩送葬,並寫了許多祭文,表達了他們對陳矩的敬慕之情,陳矩絕對稱得上太監中的楷模。

幫親友謀個一官半職,簡直輕而易舉,但他卻從沒有這麼做過,還曾告誡家人,若是想考取功名,必須要有真才實學。在他的鼓勵下,弟弟陳萬策發奮讀書,最終考中了進士。陳矩68歲時去世,萬曆皇帝悲傷不已,賜諭祭九壇,並且親自題詞“清忠”。滿朝文武都來為陳矩送葬,並寫了許多祭文,表達了他們對陳矩的敬慕之情,陳矩絕對稱得上太監中的楷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