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海南30年|上進的生態“優等生”

初春, 漫步在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濕地帶狀公園, 花紅草綠的美景沁人心脾, 令人陶醉。 站在涼亭遠眺, “一湖”“一岸”“一坡”“一半島”盡收眼底。

“好美!”“好舒心!”到訪遊客無不如此情不自禁地感歎。

“你們每天在這裡工作真幸福, 環境太好了。 ”看到濕地公園的工作人員, 記者忍不住羡慕向前搭起話來。

“現在是的呢, 每天來上班心情都格外舒暢。 但是你們不知道, 這個公園的‘前身’可是荒廢的池塘和草地。 後來經過改造建設才變成今天這樣的。 ”一位管理員說到, “你們來的有點晚了, 早起在這裡鍛煉的人特別多,

而且現在來這裡的遊客也越來越多……”

作為瓊中縣城唯一的公園,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濕地帶狀公園集休閒娛樂、遊覽觀光、鍛煉健身為一體, 成為了美麗的城市景觀。

和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生態濕地帶狀公園前身相似, 海口市熙熙攘攘的動車站南側, 曾經是一片垃圾場。 但2017年卻變身為一塊上萬平方米的八級梯田濕地。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作為“四季花園”, 每年超360天空氣優良的海南絕對是生態環境的“優等生”,然而, 海南並不滿足“優等生”身份, 給自己定下了堅定的目標:“海南的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 不能變差!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堅決態度堅持不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攻克“優等生”短板

△ 海南定安縣, 航拍南麗湖國家濕地公園。

“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飛泉瀉萬仞, 舞鶴雙低昂”“丹荔破玉膚, 黃柑溢芳津”……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視察海南時, 接連引用蘇東坡三句詩誇讚海南的生態環境, 稱在海南可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何其幸福”。

一直以來, 海南的生態環境在全國保持一流水準。 以2017年海南省全省PM2.5為例, 其平均濃度僅為每立方米18微克。 一如既往的藍天, 一如既往的陽光。 但如此“優等生”還是不能滿足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在環境品質比較好的情況下, 大家很容易忽視生態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地方、一些領導幹部、企業對生態環保不重視。 同時, 海南的生態環境有自身的特點, 與國外一些先進的旅遊地區相比, 我們改進的空間還比較大。 ”海南省環保廳廳長鄧小剛說。

鄧小剛分析道, 海南省本地的主要污染物, 一是機動車尾氣。 現在海南機動車增長很快, 特別是老舊車、柴油車尾氣污染沒得到很好解決。

二是揚塵, 包括建設工地、道路的揚塵。 此外, 還有其他比較零散的污染源。 從水環境來講, 城市的內河、內湖、入海的小河流、部分近海海域水質, 也存在污染比較突出的情況。

據悉, 海南省將結合省情主抓三個重點。 一是打贏“藍天保衛戰”。 根據本地污染物特點, 採取有針對性的精細化措施。 比如在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上, 計畫今年9月底前在全省域實施國六標準, 逐步淘汰老舊車, 同時用兩到三年時間對中重型柴油車加裝顆粒物淨化裝置等。 二是治理污染水體。 目前已經梳理出全省城市內河內湖、入海河流、近海海域等126個水體, 三年內努力實現海南主要水體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的目標。 三是補齊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的短板。

隨著城鄉污水、垃圾處理, 以及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處理量越來越多, 海南要加大投入, 加快補齊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 進一步提升城鄉污水、垃圾處理率。

保護好“祖宗海”

△2017年5月1日, 在海南省分界洲島, 潛水教練們乘坐快艇前往遠海潛水基地。

較之於陸地環境保護,我國海洋環境保護面臨更複雜的情況,難度也更大,海洋環境保護也相對滯後。作為海南最重要的生態要素之一,海南的海洋生態保護現狀也並不樂觀。

據悉,據悉,通過2015年的海岸帶整治和2017年的國家海洋督察發現,海南省違規圍填海、陸源污染、侵佔海岸線、水產養殖污染、破壞海防林、破壞漁業資源等涉海問題都比較突出。

作為一個海洋大省,海南近年來持續加大力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2015年,海南首次對全部1823公里海岸帶資源進行了全面檢查盤點,摸清了海南海岸帶保護與開發情況“家底”,就對805宗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了查處。

在2017年發佈的《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中關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則強調:嚴守海岸帶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實施海岸帶規劃管控,實行岸線分級分類管理,堅決鞏固我們1823公里海岸帶的整治成果;強化用海管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域、海島,嚴格環境准入與環境保護要求。實施嚴格的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和規範審批程式,明令除國家和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民生專案和重點海域生態修復治理專案外,嚴禁圍填海;加強海洋環境治理。強化陸海污染同防同治、全面推行“灣長制”、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及科學規劃、嚴格控制和規範管理灘塗與近海養殖等治理措施。

“海南的生態保護不僅在陸地,更大的範圍是在海洋。現在來海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看重的是海南清新的空氣、良好的水質、宜人的氣候和綠色的食品。”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說,“所以,海南始終堅持‘生態立省’,生態是‘海洋強省’的重要內容。”

生態考核權重大

△位於海南省東方市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南坡鹿。

攻城容易守城難。

“任何影響生態環境的專案,即使再多稅收也堅決不上”“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最好的資源讓廣大人民共用”“加快形成綠色產業體系”“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專案”“全面推行‘灣長制’”“探索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都給出了回應。

據瞭解,近年來,海南省因不符合產業環保要求而被“一票否決”或淘汰關閉的項目有數百個。

山水林田湖海就是“責任田”,生態環境品質就是“功過簿”。海南實行生態環保量化考核,加大考核權重,並納入政績考核重點公示內容。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以上,城鎮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不低於95%,近岸海域水環境品質優良率不低於95%”。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說,這一組數字就是海南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底線目標。“最關鍵是從生產和生活方式全方位去落實,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據悉,2017年8月至9月,海南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對全省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體檢”,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既立足當前抓好整改,又謀劃長遠建立長效機制。一個月的時間,360人被約談,246人被問責,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了解決。

下一步,海南還將建立形式多元、績效導向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

采寫:本刊記者 張利娟 發自海南

責編:張岩

較之於陸地環境保護,我國海洋環境保護面臨更複雜的情況,難度也更大,海洋環境保護也相對滯後。作為海南最重要的生態要素之一,海南的海洋生態保護現狀也並不樂觀。

據悉,據悉,通過2015年的海岸帶整治和2017年的國家海洋督察發現,海南省違規圍填海、陸源污染、侵佔海岸線、水產養殖污染、破壞海防林、破壞漁業資源等涉海問題都比較突出。

作為一個海洋大省,海南近年來持續加大力度推進海洋強省建設。2015年,海南首次對全部1823公里海岸帶資源進行了全面檢查盤點,摸清了海南海岸帶保護與開發情況“家底”,就對805宗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了查處。

在2017年發佈的《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中關於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則強調:嚴守海岸帶生態保護紅線。全面實施海岸帶規劃管控,實行岸線分級分類管理,堅決鞏固我們1823公里海岸帶的整治成果;強化用海管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域、海島,嚴格環境准入與環境保護要求。實施嚴格的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和規範審批程式,明令除國家和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民生專案和重點海域生態修復治理專案外,嚴禁圍填海;加強海洋環境治理。強化陸海污染同防同治、全面推行“灣長制”、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及科學規劃、嚴格控制和規範管理灘塗與近海養殖等治理措施。

“海南的生態保護不僅在陸地,更大的範圍是在海洋。現在來海南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看重的是海南清新的空氣、良好的水質、宜人的氣候和綠色的食品。”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說,“所以,海南始終堅持‘生態立省’,生態是‘海洋強省’的重要內容。”

生態考核權重大

△位於海南省東方市大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南坡鹿。

攻城容易守城難。

“任何影響生態環境的專案,即使再多稅收也堅決不上”“以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投資、最好的資源讓廣大人民共用”“加快形成綠色產業體系”“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專案”“全面推行‘灣長制’”“探索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中共海南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決定》都給出了回應。

據瞭解,近年來,海南省因不符合產業環保要求而被“一票否決”或淘汰關閉的項目有數百個。

山水林田湖海就是“責任田”,生態環境品質就是“功過簿”。海南實行生態環保量化考核,加大考核權重,並納入政績考核重點公示內容。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以上,城鎮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不低於95%,近岸海域水環境品質優良率不低於95%”。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說,這一組數字就是海南生態環境品質“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底線目標。“最關鍵是從生產和生活方式全方位去落實,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據悉,2017年8月至9月,海南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對全省生態環境進行全方位“體檢”,立行立改、舉一反三,既立足當前抓好整改,又謀劃長遠建立長效機制。一個月的時間,360人被約談,246人被問責,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環境問題得到了解決。

下一步,海南還將建立形式多元、績效導向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快形成生態損害者賠償、受益者付費、保護者得到合理補償的運行機制。

采寫:本刊記者 張利娟 發自海南

責編:張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