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自貿3年 橫琴探路

3年前的今天,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正式掛牌, 橫琴進入“自貿時代”。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珠海樂章璀璨奏響,

萬眾矚目。

3年間, 橫琴依託港澳, 緊緊圍繞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戰略定位, 圍繞自貿區創新發展要求, 對接國際投資貿易最新規則, 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在一片“蕉林綠野, 農莊寥落”的荒島之上, 書寫了創新和開放的新篇章。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 站在新的起點上, 珠海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也迎來了新的機遇。 港珠澳大橋即將建成通車, 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連接點, 橫琴如何牢牢把握國家重大戰略部署, 繼續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如何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更多“珠海貢獻”?值得期待!

1

40年前,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

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 而後, 珠海經濟特區因國家戰略而生, 開啟了珠海“上半場”的城市奮鬥。

創辦經濟特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論, 是經過實踐檢驗推進改革開放行之有效的辦法, 先行先試成為經濟特區的一項重要職責。 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 2015年, 珠海再次被賦予新的國家使命,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掛牌設立, 一個全新的自貿時代由此開啟。

以自貿區為試驗田, 以“一帶一路”為重點,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 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大潮, 迎面而來。

橫琴自貿片區的設立, 是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落子,

肩負著制度創新、促進內地與港澳經濟深度合作, 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的重任——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 打造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的重要一極。

以制度創新為核心, 橫琴正推動珠海形成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在接軌國際的制度規則、法律規範、政府服務、運作模式等方面, 橫琴率先實踐, 營造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監管安全高效的制度環境, 使珠海在區域競爭中奠定新的制度優勢, 形成更核心的競爭力。

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發展有了新平臺。 近年來, 澳門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的發展,

“一國兩制”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但澳門發展也受到土地空間有限、產業結構單一等瓶頸的制約。 以橫琴新區開發為起點, 珠海與澳門從“緊密”合作邁向“深度合作”。

2

一場自貿區建設的“攻堅戰”已經打響:珠海提出, 要以更嚴的要求、更廣的視野、更高的標準去推動自貿區的建設, 促進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全面對外開放, 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集全市之力建設好自貿區, 為國家的對外開放探索更多的經驗。

以開放為特徵的自貿區, 通過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等途徑, 將成為一個吸引國內外先進技術、人才、資金等生產要素的高地, 這些要素也為珠海的發展帶來更多的資源, 提升珠海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

與此同時, 珠海內部土地、市場、資源、人才等要素的流動和重組, 也激發區域發展的新活力, 實現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改革。 橫琴是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珠海高新區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組成部分, “雙自”彙聚成為珠海創新驅動擁有的獨特優勢。

以橫琴高新技術和科教研發園區為依託, 推動落實橫琴高新技術產業片區納入自創區範圍。 通過推動橫琴自貿片區和自主創新示範區“雙自聯動”發展, 珠海促進優惠政策深度疊加、創新功能有機融合, 加快打造全市創新發展的引擎。

3年探路, 橫琴交出了一份這樣的成績單——

地區生產總值從2014年的68.03億元增長到183.6億元, 年均增長39.23%;固定資產投資從246.81億元增長到412億元, 年均增長18.66%;吸收利用外資從2.56億美元增長到6.7億美元,年均增長37.77%。

3

春潮又湧動,揚帆再出發。如今,珠海經濟特區走到了“二次創業”的重要關口。

新機遇帶來發展新空間。作為全國唯一與港澳兩地同時陸橋相連的自貿區,橫琴與港澳、尤其是與澳門的緊密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和創新,眾多制度創新舉措開創全國先河。在“二次創業”中,橫琴將如何依託港澳面向世界,探索出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新途徑、新經驗,進而示範帶動、服務全國,是一個新的課題。

橫琴方向已明。

全面強化制度創新,爭做改革試驗田,在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

橫琴將努力爭做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政策的“壓力測試區”“先行先試區”和“改革試驗田”,爭取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探索自由貿易港的實質性政策。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高效益高品質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

橫琴將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位經濟等產業。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

全面深化港澳合作,著力深化中拉合作,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切實把澳門企業和居民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領域和環節作為攻堅重點,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初步形成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格局,力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中有更大作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創新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優化城市環境和功能配套,在營造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創新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力爭經過5—10年努力,逐步把一體化區域建設成為高端CBD總部雲集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的“展示櫥窗”,打造成為全市開發強度大、產業聚集高端、生態環境優美,與澳門交相輝映的珠海城市新中心。

通往未來的時代之門已然打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時代特徵、與港澳融合、與世界接軌的自貿區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冉冉升起。

策劃:陳捷生 高靜寧

統籌:高靜甯 吳志遠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吳志遠

年均增長18.66%;吸收利用外資從2.56億美元增長到6.7億美元,年均增長37.77%。

3

春潮又湧動,揚帆再出發。如今,珠海經濟特區走到了“二次創業”的重要關口。

新機遇帶來發展新空間。作為全國唯一與港澳兩地同時陸橋相連的自貿區,橫琴與港澳、尤其是與澳門的緊密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和創新,眾多制度創新舉措開創全國先河。在“二次創業”中,橫琴將如何依託港澳面向世界,探索出有別於其他地區的新途徑、新經驗,進而示範帶動、服務全國,是一個新的課題。

橫琴方向已明。

全面強化制度創新,爭做改革試驗田,在構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

橫琴將努力爭做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政策的“壓力測試區”“先行先試區”和“改革試驗田”,爭取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探索自由貿易港的實質性政策。

全面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高效益高品質發展,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全國前列——

橫琴將重點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綠色低碳、生物醫藥、數位經濟等產業。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

全面深化港澳合作,著力深化中拉合作,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切實把澳門企業和居民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領域和環節作為攻堅重點,全力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初步形成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格局,力爭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中有更大作為,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創新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優化城市環境和功能配套,在營造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創新社會公共服務供給機制,力爭經過5—10年努力,逐步把一體化區域建設成為高端CBD總部雲集的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的“展示櫥窗”,打造成為全市開發強度大、產業聚集高端、生態環境優美,與澳門交相輝映的珠海城市新中心。

通往未來的時代之門已然打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富有時代特徵、與港澳融合、與世界接軌的自貿區正在粵港澳大灣區冉冉升起。

策劃:陳捷生 高靜寧

統籌:高靜甯 吳志遠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吳志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