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科技這塊“骨頭”要足夠硬

南方日報訊 4月22日,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表示, 數字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 它需要我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 讓數位創新深入各行各業, 讓更多人能夠跨過數位鴻溝, 並充分利用數位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他說:“我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肩負重任, 要朝著‘數位中國’和‘網路強國’的目標, 努力奔跑, 絲毫不能懈怠。 ”

馬化騰表示, 騰訊希望通過“一三五七”來推動產業數位化。 他說, 一個目標, 指成為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三個角色,

就是做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五個領域, 包括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最後是七種工具, 包括公眾號、小程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大智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和安全能力等七種數字工具。

馬化騰將自己對“數字中國”建設的三點感受概括為“站上來”“沉下來”和“用起來”。 他說, 我們要在數位技術上“站上來”, “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 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 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 ”

另外, 他認為, 數位化創新需要“沉下來”, 目前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 數位化創新需要下沉, 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 “我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

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 而不是熱衷概念炒作。 ”他說, 這種“工匠精神”一直流淌在騰訊的血液裡。 “我們創業初期, 如果用戶有一點不舒服, 我們的團隊都會第一時間去解決, 這讓我們能夠走到今天。 ”

最後, 馬化騰表示, 數位化升級需要“用起來”。 要跨過數位鴻溝, 把數位產品和服務做好“向下相容”, 讓盡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 特別是讓弱勢群體、老少邊窮能夠分享數位紅利。

他表示, 微信的月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0億。 “騰訊一直在考慮利用平臺優勢解決公共服務‘最後一公里’問題。 ”馬化騰介紹, 截至2017年底, 微信城市服務平臺在全國360多個城市上線, 累計服務4億多人次, 提供包括公共資訊發佈、公安交警各類證件辦理和繳費、社保醫保資訊查詢、企業工商註冊等在內的30大類服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