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人徒步越野為中山“創森”加油

徒步定向越野任務打卡點, 隊員們需合影並將圖片發到微信朋友圈。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來自中山、廣州等地的近百支隊伍在樹木園內徒步定向越野。 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攝

“我為中山‘創森’打call!”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珠三角各市和粵東西北的梅州、汕頭、潮州、揭陽、茂名、陽江、雲浮、韶關、清遠共18個城市, 共同舉行以“森林城市·森林惠民”為主題的森林城市建設系列宣傳活動。 當日上午, 中山市在樹木園舉辦2018年中山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新增綠化面積344畝, 建設各類主題林近30片。

2018年, 中山迎來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應考時刻”。 盧灶輝表示, 中山將緊抓此次機遇, 完滿完成創建答卷, 確保如期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

據瞭解,

中山近年來積極發動社區、園區、營區、校區、醫院、企事業單位開展“森林家園”創建, 助力國家森林城市建設。 2017年, 中山市林業局評定了2批次共28個“森林家園”。 啟動儀式上, 主辦方為獲得該稱號的單位代表授牌。 為了讓更多市民關注和參與“創森”工作, 2017年底, 中山市林業局發起了“太美了, 我的家園”創森攝影大賽, 鼓勵市民用鏡頭去發現和捕捉中山“創森”成果。 賽事期間, 主辦方共收到264位攝影愛好者的2194幅(組)作品, 並最終評選出108幅(組)獲獎作品。 在昨日的啟動儀式上, 主辦方為獲獎者頒獎。

徒步越野為中山“創森”助威

4月的樹木園春光明媚, 多種鮮花盛開。 走在林蔭小道上, “一步一花”, 十分愜意。 在這繁花盛開的季節, 與親朋好友到樹木園踏春賞花是中山市民週末休閒的首選。

在本次“創森”嘉年華活動中, 主辦方“應景”地設置了徒步定向越野活動, 吸引了大批市民參加。

“現在還能報名嗎?”22日上午, 不少未報名參加活動的市民在現場向工作人員諮詢。 活動主辦方表示, 本次徒步定向越野活動報名工作較為“火爆”。 報名工作從4月16日啟動, 截至4月17日上午9時40分, 所有名額就被預定完畢。 為滿足市民需求, 主辦方隨後增加了活動名額, 22日上午在現場派出20個參賽名額。 據統計, 來自中山、廣州等地的過百支隊伍, 共計近千人參加了本次徒步定向越野活動。

9時30分, 活動正式開始。 活動全程約3公里, 各支隊伍需按指定線路完成3個打卡任務, 獲得印章, 才算完賽。 各打卡點的任務均與“創森”有關。

如打卡點1的任務要求隊員現場回答中山“創森”知識;打卡點2要求隊員識別中山“創森”的相關圖片和標識;打卡點3則讓隊員們與“創森”的口號標語合影, 並上傳微信朋友圈, 在這一任務要求下, 中山“創森”資訊在朋友圈中瞬間“刷屏”。 值得關注的是, “南方+”當天也派出了直播小組全程關注活動, “南方+”中山頻道時評類節目《石岐妹說中山》主持人孫嘉琳也到場與市民互動。

參加活動的隊伍以“親子隊伍”為主, 也有不少“好友團”。 來自五桂山的“龍飛鳳舞”隊一眾隊員一身橙色服裝在人流中十分吸引眼球。 為準時參加活動, 她們當日早上7時多就從家中出發。 “樹木園環境很好, 很舒服。 ”隊員吳女士表示, 中山還有像五桂山等優質生態環境資源, 希望中山多舉辦類似的活動,進一步挖掘這些資源,擦亮中山生態品牌。

■縱深

以“創森”擴大生態產品的優質供給

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是新時代的應有之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山為目標,中山市提出在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以“創森”擴大生態產品的優質供給,近年來,中山通過探索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相融相生的發展模式,持續推動城市森林與生態產品提質增效、增量擴容,進一步強化傳統的生態優勢。

提升群眾“創森”獲得感

“創森”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民生實事。

以營造更多綠色空間、提升群眾對“創森”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山市把加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作為“創森”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目前已經構建了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街頭公園、兒童公園、體育公園等組成的多類型、多層次公園體系,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生態需求。

據中山市林業局的統計,在森林公園建設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成開放1個,6個正在施工。其中,作為國內首個城市型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已獲批,公園的總體規劃以及5個主題園區建設正在同步開展,預計投入超21億元。

濕地公園方面,已建成開放彩虹綠洲、燈都生態、翠湖等7個濕地公園,10個正在施工。其中,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總投資為9.9984億元,目前已完成專案合同工程量的25%。城市公園方面,已建成龍舟文化等4個主題公園;街頭公園方面,建成開放23個,完成改造提升20個;組團兒童公園、體育公園方面,根據中山區域佈局的西北、東部、東北等3個組團體育公園主體建成開放;市兒童公園也已進入施工階段,規劃面積約308畝,投資約5.3億元;此外,西北、東部、東北、南部、中心5個組團兒童公園以及南部、中心2個組團體育公園,也正緊鑼密鼓推進工程前期各項工作。

建設一處綠色景觀點,栽植一條綠化帶,營造一片風景林。當前,中山已經構建起鄉村(社區)森林體系,在農村綠化美化新模式中,融入一河兩岸、古樹名木等景觀元素,打造以鄉土喬木樹種為主體的田林路結合、多樹種結合、喬灌草結合的鄉村森林體系。市林業局統計,中山全市新增鄉村(社區)森林480多畝、小公(遊)園14個,基本實現鄉村(社區)小公(游)園全覆蓋。

創新生態補償方式提升鎮區積極性

“創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民出力,也需要在政策保障、創新上下功夫。

中山創新生態補償方式的探索,為“創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全域生態公益林”為目標,中山市將93%的林地劃入省市兩級生態公益林,通過實施“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對生態公益林的生態效益進行評估和量化。如此一來,便可以綜合區位、人口、經濟、資源等因素,確定各鎮區享受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所必須支付的成本,由市財政統一收取,再根據生態公益林面積進行二次分配。

按照補償規定,在評估週期內逐年遞增補償標準,2017年達到120元/畝,凸顯林地與林木的價值,平衡“林地多”與“林地少”鎮區之間的利益關係,化解了鎮區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

此外,中山市還實施差異化補償政策,對劃入省級以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範圍的林地,在現有120元/畝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另由市財政統一給予每畝50元的額外補償。

中山還建立起網格化的管理機制,每年市鎮兩級財政投入超2000萬元資金用於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

中山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將加快推進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體育公園、兒童公園建設,滿足群眾對生態產品多樣化需求。同時,突出“三個國字型大小”專案,組織開展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加快各主題園區專案建設;加大廣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推進力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高品質完成建設任務;推進廣東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完善提升保護區管理建設,並做好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準備。

希望中山多舉辦類似的活動,進一步挖掘這些資源,擦亮中山生態品牌。

■縱深

以“創森”擴大生態產品的優質供給

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是新時代的應有之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以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山為目標,中山市提出在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以“創森”擴大生態產品的優質供給,近年來,中山通過探索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相融相生的發展模式,持續推動城市森林與生態產品提質增效、增量擴容,進一步強化傳統的生態優勢。

提升群眾“創森”獲得感

“創森”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民生實事。

以營造更多綠色空間、提升群眾對“創森”獲得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山市把加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作為“創森”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目前已經構建了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城市公園、街頭公園、兒童公園、體育公園等組成的多類型、多層次公園體系,滿足市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生態需求。

據中山市林業局的統計,在森林公園建設方面,目前全市已建成開放1個,6個正在施工。其中,作為國內首個城市型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已獲批,公園的總體規劃以及5個主題園區建設正在同步開展,預計投入超21億元。

濕地公園方面,已建成開放彩虹綠洲、燈都生態、翠湖等7個濕地公園,10個正在施工。其中,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總投資為9.9984億元,目前已完成專案合同工程量的25%。城市公園方面,已建成龍舟文化等4個主題公園;街頭公園方面,建成開放23個,完成改造提升20個;組團兒童公園、體育公園方面,根據中山區域佈局的西北、東部、東北等3個組團體育公園主體建成開放;市兒童公園也已進入施工階段,規劃面積約308畝,投資約5.3億元;此外,西北、東部、東北、南部、中心5個組團兒童公園以及南部、中心2個組團體育公園,也正緊鑼密鼓推進工程前期各項工作。

建設一處綠色景觀點,栽植一條綠化帶,營造一片風景林。當前,中山已經構建起鄉村(社區)森林體系,在農村綠化美化新模式中,融入一河兩岸、古樹名木等景觀元素,打造以鄉土喬木樹種為主體的田林路結合、多樹種結合、喬灌草結合的鄉村森林體系。市林業局統計,中山全市新增鄉村(社區)森林480多畝、小公(遊)園14個,基本實現鄉村(社區)小公(游)園全覆蓋。

創新生態補償方式提升鎮區積極性

“創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民出力,也需要在政策保障、創新上下功夫。

中山創新生態補償方式的探索,為“創森”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以“全域生態公益林”為目標,中山市將93%的林地劃入省市兩級生態公益林,通過實施“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橫向補償”,對生態公益林的生態效益進行評估和量化。如此一來,便可以綜合區位、人口、經濟、資源等因素,確定各鎮區享受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所必須支付的成本,由市財政統一收取,再根據生態公益林面積進行二次分配。

按照補償規定,在評估週期內逐年遞增補償標準,2017年達到120元/畝,凸顯林地與林木的價值,平衡“林地多”與“林地少”鎮區之間的利益關係,化解了鎮區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

此外,中山市還實施差異化補償政策,對劃入省級以上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範圍的林地,在現有120元/畝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另由市財政統一給予每畝50元的額外補償。

中山還建立起網格化的管理機制,每年市鎮兩級財政投入超2000萬元資金用於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

中山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將加快推進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體育公園、兒童公園建設,滿足群眾對生態產品多樣化需求。同時,突出“三個國字型大小”專案,組織開展廣東中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加快各主題園區專案建設;加大廣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推進力度,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高品質完成建設任務;推進廣東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完善提升保護區管理建設,並做好申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準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