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做了2件錯事,犯下滔天大罪,註定結局失敗

在攻打秦國的過程中, 項羽的軍隊節節勝利, 表現了其一流的軍事才能。 尤其巨鹿一戰, 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最著名戰役之一。 在當時, 項羽有著無可撼動的王霸地位, 令諸侯膽寒。 然而最終的結果是, 楚霸王項羽自刎于烏江, 漢王劉邦取得天下, 拉開了漢朝統治的序幕。 對於這樣的歷史結果, 其中有許多看似偶然的東西;但是歷史並無偶然性, 看似偶然的東西背後深藏著必然的因素。 其實, 項羽在征戰秦國的過程中, 做了兩件震驚當世的錯事, 已經為他的最終失敗, 埋下了伏筆。

項羽的“羽”是他的字, 他的名字是項籍。 少年時期其父親項梁讓他學文, 項羽不學;讓他學劍, 項羽也不認真學。 項梁大怒。 項羽說:“學文最多寫幾個字, 學劍只能力敵一人, 我要學敵萬人的本事”。 於是項梁教項羽兵法。 項羽天生神勇, 力能扛鼎, 胸含偉志。 據《史記》記載:

秦始皇帝游會稽,

渡浙江, 梁與籍俱觀。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 曰:“毋妄言, 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長八尺餘, 力能扛鼎, 才氣過人, 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出自《史記》。

巨鹿一戰, 項羽率領的起義軍打得秦軍落花流水。 秦將章邯見大勢已去, 已然無力回天, 且自己再難以得到秦政府的信任,

便領殘軍20萬向項羽投降。 這樣, 項羽麾下便有了原來的20萬起義軍, 加上新降的20萬秦軍, 共計40萬大軍。 由於起義軍士兵曾多數到關中服過徭役, 受盡秦兵的欺辱;現在秦兵投降與之共行, 都怒氣填胸。 起義軍現在反過來百般欺負投降的秦兵。 於是起義軍和降兵之間產生了很大的隔閡。 降兵擔心此次前去破秦國, 若是不勝, 秦國必然會誅殺他們的家人。 項羽聞知此事, 不但沒有用心去安撫降兵, 反而將20萬降兵在一夜之間活埋在新安城南——這是繼殺神白起埋殺40萬趙兵後的第二次大慘案。

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 今能入關破秦, 大善;即不能, 諸侯虜吾屬而東, 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 ”諸侯微聞其計,

以告項羽。 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 其心不服, 至關中不聽, 事必危, 不如擊殺之, 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 ”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出自《史記》。

項羽此舉, 天怒人怨, 大失民心。 與之相反, 漢王劉邦入關後,

秋毫無犯于百姓, 嚴正其軍, 漸漸得到民心。 古人雲, “得民心者得天下”, 項羽沒有遠慮, 殘暴的坑殺20降兵而失去民心, 乃一大敗筆也。

方才提到, 漢王劉邦入關後秋毫無犯。 但是項羽入關後, 行徑就完全不一樣。 項羽想到報仇, 竟然誅殺當時投降的秦王子嬰, 並且洗劫秦宮後一把大火燒之。 這場大火燒了整整3個月多, 將一座宏偉壯麗的皇宮, 燒得只剩碳灰。

居數日, 項羽引兵西屠咸陽, 殺秦降王子嬰, 燒秦宮室, 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人或說項王曰:“關中阻山河四塞, 地肥饒, 可都以霸。 ”項王見秦宮皆以燒殘破, 又心懷思欲東歸, 曰:“富貴不歸故鄉, 如衣繡夜行, 誰知之者!”

為了報私仇,不顧全大局,燒殺宮室,造成巨大的破壞,這是項羽在楚漢之爭前的第二大敗筆。從項羽的這兩件錯事中,可以看到項羽的整體格局,遠遠小於劉邦,這正是他會敗給劉邦的根本原因。只可惜項羽在臨死之時,還執迷不悟,高呼“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為了報私仇,不顧全大局,燒殺宮室,造成巨大的破壞,這是項羽在楚漢之爭前的第二大敗筆。從項羽的這兩件錯事中,可以看到項羽的整體格局,遠遠小於劉邦,這正是他會敗給劉邦的根本原因。只可惜項羽在臨死之時,還執迷不悟,高呼“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