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家族的恩怨,為什麼說沒有諸葛家,司馬家無法稱帝?

三國的歷史, 魏蜀吳的鬥爭耳熟能詳。

但是從曹魏到晉朝這一段歷史, 大家都比較陌生。 很多人都不知道三國最後為什麼就被晉朝統一了。

之前《虎嘯龍吟》熱播, 這段歷史被受熱議。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司馬家、曹家和諸葛家族之間的恩怨, 這段歷史比古裝言情劇還精彩。

安排進常委

司馬家和曹家的關係, 很早就有淵源。 特別是曹丕托孤時, 司馬懿是四位顧命大臣之一。

因為曹丕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 兒子還小, 就需要安排大臣輔助。

這四人是:曹真、曹休、司馬懿、陳群。

其中曹真和曹休是宗親, 司馬懿和陳群是功臣。 軍權安排在宗親手裡, 不怕被別人篡位。

而功臣則可以制衡宗親, 還可以幫助治理國家, 這樣兩派相互平衡, 皇帝的位置就穩了。

這是一種鬥爭性的人事結構, 方便皇帝控制屬下, 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有個缺陷, 就是老皇帝安排的大臣權力太大,

很容易和新皇帝形成矛盾。

好在司馬懿人精, 活了下來。 因為新領導曹叡英明神武, 司馬懿還沒形成威脅, 就已經被他搞定。

司馬懿命真長, 其他三人曹真、曹休和陳群都相繼去世, 連新皇帝曹叡都走在司馬懿前面, 比他爹曹丕還短命。

太子曹芳只有八歲, 曹叡只好托孤。

司馬懿作為功臣, 再次接受託孤, 這邊掌兵權的宗親就是曹爽。

新一輪的權力pk, 又開始了。

拿“草包”練級真爽

曹叡的托孤策略, 延續他老爸的意思, 讓宗室和功臣相互制衡。

但曹爽是曹家, 難得出現的草包, 做事虎頭蛇尾。

作為權力擁有者, 想要自己安全, 只能有兩種情況:

一、尊重別人的權力範圍, 反過來別人也會尊重自己的權力;

二、把事做絕, 不讓別人有還手之力;

曹爽蠢就蠢在, 他把所有人的利益都動了一遍, 又給每個人都留下機會, 把政敵都擠到一塊去。

逼著垂簾聽政的太后和皇帝分開, 方便自己控制小皇帝。

接著又扶持跟自己關係好的人做官, 排斥朝中重臣, 還讓自己的弟弟掌握朝廷禁軍。

特別是排斥司馬懿,

在司馬懿的嫡系部隊裡, 都安插了自己人進去, 想瓦解司馬懿的軍權。

司馬懿也不傻, 作為交換, 讓兒子司馬師掌管了宮廷禁軍中的一支。

兩邊互做交換, 但實際情況是, 曹爽吃虧了, 還是致命的虧。

之前曹爽的做法, 就把很多人得罪光了, 這就給司馬懿私下聯合大家的機會。

接著司馬懿又假裝中風, 把曹爽給矇騙了。

曹爽一看, 司馬懿都快死了, 沒人能跟自己爭權, 就帶著掌管禁軍的弟弟和小皇帝一起去高平陵祭祖。

司馬懿得知情況, 立馬從床上跳起來, 帶領家裡的死士, 加上司馬師的禁軍, 控制了皇宮。

而太后早就看曹爽不順眼, 就半推半就配合司馬懿, 下昭廢除曹爽。

這就是著名的高平陵之變, 在此之後司馬懿完全控制了朝廷政權。

這裡要另外提到一個人, 這個人叫桓範, 這人是支持曹爽的。

很早桓范就告訴曹爽, 兄弟兩人不要同一時間出城, 免得人家在背後搞事還不知道。

但草包曹爽不聽, 才讓司馬懿的計謀得逞。

桓范在聽說司馬懿開始行動之後, 馬上騙開城門,去找曹爽報信。

有人擔心桓范會給曹爽出計策,司馬懿冷靜地告訴大家,曹爽這傻子是不會聽桓範的,最後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的判斷。

桓範確實也想出了很好的計策,就是讓曹爽帶著皇帝到鄴城,然後發詔,召集天下兵馬勤王剿滅司馬懿。

司馬懿當時就控制洛陽一座孤城,兵力和糧草不夠。

加上桓范有大司農印章,可以調集天下的糧草,不用幾天就能滅掉司馬懿。

這計策要是曹爽聽從,後面估計就沒司馬懿什麼事了。

但曹爽不聽,乖乖交出兵權,桓範氣瘋了,就差當場吐血。

回去洛陽,就是死路一條,沒多久曹爽兄弟就被殺了,桓範也被誅滅三族。

有意思的是,桓范有一個兒子逃脫了誅殺,隱姓埋名,在東晉謀生。

桓家後代有一個叫桓溫的人,位極人臣,他的兒子桓玄還篡位,親手將司馬家送上終點。

這也算是給祖先報了一箭之仇。

用敵人成就自己

司馬家族和諸葛家族,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綿戲。

說到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恩怨,關係更是錯綜複雜,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誕還在魏國任職。

諸葛亮數次北伐,司馬懿都會被曹魏重用,用來對付諸葛亮。

所以司馬懿能夠在軍中建立威望,還得感謝諸葛亮幫他爭取機會。

而來到司馬懿兒子司馬師時期,原本司馬師沒什麼戰功,因為東吳統帥諸葛恪來攻打曹魏,司馬師打贏了,才穩固了自己的位置。

之後司馬師病死,輪到司馬昭繼位,司馬昭就派出鄧艾和鐘會前去滅蜀。

最終鄧艾出奇招,順利滅亡蜀漢,司馬昭軍功盛極一時。

可以說從司馬懿、司馬師到司馬昭,諸葛亮家族都助力司馬家走上權力之巔。

這才有了諸葛亮和司馬懿惺惺相惜的結果,兩個人互相塑造,互相成就。

利用外部資源幫助自己建立內部優勢,用敵人成就自己的事業,這一步司馬家走的妙。

所謂最強的敵人,也是朋友,就是這個道理吧?

馬上騙開城門,去找曹爽報信。

有人擔心桓范會給曹爽出計策,司馬懿冷靜地告訴大家,曹爽這傻子是不會聽桓範的,最後事實證明了司馬懿的判斷。

桓範確實也想出了很好的計策,就是讓曹爽帶著皇帝到鄴城,然後發詔,召集天下兵馬勤王剿滅司馬懿。

司馬懿當時就控制洛陽一座孤城,兵力和糧草不夠。

加上桓范有大司農印章,可以調集天下的糧草,不用幾天就能滅掉司馬懿。

這計策要是曹爽聽從,後面估計就沒司馬懿什麼事了。

但曹爽不聽,乖乖交出兵權,桓範氣瘋了,就差當場吐血。

回去洛陽,就是死路一條,沒多久曹爽兄弟就被殺了,桓範也被誅滅三族。

有意思的是,桓范有一個兒子逃脫了誅殺,隱姓埋名,在東晉謀生。

桓家後代有一個叫桓溫的人,位極人臣,他的兒子桓玄還篡位,親手將司馬家送上終點。

這也算是給祖先報了一箭之仇。

用敵人成就自己

司馬家族和諸葛家族,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纏綿戲。

說到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恩怨,關係更是錯綜複雜,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誕還在魏國任職。

諸葛亮數次北伐,司馬懿都會被曹魏重用,用來對付諸葛亮。

所以司馬懿能夠在軍中建立威望,還得感謝諸葛亮幫他爭取機會。

而來到司馬懿兒子司馬師時期,原本司馬師沒什麼戰功,因為東吳統帥諸葛恪來攻打曹魏,司馬師打贏了,才穩固了自己的位置。

之後司馬師病死,輪到司馬昭繼位,司馬昭就派出鄧艾和鐘會前去滅蜀。

最終鄧艾出奇招,順利滅亡蜀漢,司馬昭軍功盛極一時。

可以說從司馬懿、司馬師到司馬昭,諸葛亮家族都助力司馬家走上權力之巔。

這才有了諸葛亮和司馬懿惺惺相惜的結果,兩個人互相塑造,互相成就。

利用外部資源幫助自己建立內部優勢,用敵人成就自己的事業,這一步司馬家走的妙。

所謂最強的敵人,也是朋友,就是這個道理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