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犯罪心理學教授告訴你:男孩為什麼要苦著養?

媽咪讀呀原創

最近看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玟瑾的採訪, 她提到自己童年時的經歷, 父母工作忙, 56天就把她送幼稚園。

她小學時就可以幫助大人做體力勞動, 吃過很多苦。 但她說:“從小吃過苦的孩子, 心理承受能力很強。 長大以後遇到事, 最多想不開訴諸暴力, 但絕對不會憂天憂地甚至想不開自殺。 ”她強調, 尤其是養兒子, 更要苦著養。 “如果你想養出一個逆子, 只需在他小時候百依百順。 ”這句話, 振聾發聵。

我在美國訪學的時候, 團隊裡有一個德國同學。 他告訴我, 德國的初中教育, 有一些學校要求, 學生必須在父母完全不支援一分錢的情況下, 獨立生活下去一個星期, 才能准許畢業。

我的一位好友Rafa, 現在在中國開創出自己的教育事業, 已經頗具規模。 他告訴我, 他的爸爸讓他年幼時就去家裡親戚的加油站打工。 “我非常不理解, 我還那麼小!”Rafa說。

Rafa一家是猶太人, 猶太家族尤其重視對子女吃苦耐勞和財商觀的培養。 Rafa一度連續多年在烈日暴曬的夏天打工, 但他現在成年後, 對父親的舉動相當感恩。 正是當年的吃苦, 鍛造了他現在的成就。

“你想讓男孩以後有多大的作為, 你就讓他小時候多吃苦。 ” 古人有雲:“苦盡甜來”、“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 ”

老祖宗留下來的古訓, 既是人生經驗的總結, 更是人生智慧的結晶, 蘊含著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自己的父親, 出身貧苦, 小時候靠自己挑一擔煤, 走幾十華里地賣掉。 其間為了節省時間, 還要和大人一起偷爬火車。 有一次饑寒交迫、身體無力, 頭暈目眩之際抓不穩扶手, 差點從火車上摔下車。 現在想起, 就是生死一瞬的過往。

可是, 父親獨立精神強, 孝敬自己的父母, 對家庭有極強的責任感。

父親不止一次告誡我, 培養孩子, 就要從吃苦開始, 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是根, 是育人之本。

因而, 養育男孩, 就要捨得讓他鍛煉, 先從自己的事自己做開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