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最牛狀元:不僅怒懟和珅,還公然罰皇子下跪,卻深得乾隆賞識

清朝皇帝在挑選太子的時候, 並非採用嫡長子繼承制, 也就是說, 在皇帝臨死之前, 不能確定下一位皇帝是誰, 每個皇子都有機會。 為了培養眾皇子的才能, 皇帝會安排才華出眾的大臣, 讓他們分別教皇子讀書。 多數大臣都不敢對皇子太過嚴厲, 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未來的皇帝, 但凡事總有例外, 有位大臣敢讓太子下跪, 不僅沒有因此受到懲罰, 反而被皇帝提拔重用。

王傑, 雍正年間陝西韓城人, 家境較為貧寒, 但他從小就心懷大志, 想要通過科舉之路改變命運。 經過多年的寒窗苦讀, 先是在鄉試中考取第一, 又在後來的殿試中蟾宮折桂, 被乾隆皇帝欽點為狀元。 在殿試的過程中, 出現了一件趣事, 原本王傑只是第三名, 也就是探花, 當時南方才子考中進士的很多, 乾隆就想儘量多選幾個北方的人才, 於是大筆一揮, 王傑就成了當科狀元。

由於才華突出,

王傑的仕途極為順暢, 歷任刑部侍郎、右都禦史, 並於乾隆五十一年成為位高權重的軍機大臣。 沒多久, 乾隆讓王傑去擔任十五皇子顒琰的老師, 傳授他學業和治國之道, 雖然當時的顒琰沒有被冊立為太子, 但朝廷大臣都看得出來, 乾隆已經把他當作太子來培養, 王傑對此也心知肚明。

王傑性格非常耿直, 認為皇帝把這麼重要的任務交給他, 是出於對他的信任, 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 每一次教顒琰讀書時, 王傑都十分嚴厲, 顒琰稍有不足之處, 就會被王傑指責。 有一天, 乾隆在處理完奏摺之後, 就決定要一下皇子顒琰最近的學習情況。

巧合的是, 當時顒琰沒有完成王傑佈置的學習內容, 王傑氣得不行, 二話不說就罰他跪在地上, 這一幕正好被乾隆帝看到了。 乾隆勃然大怒, 認為王傑太倡狂了, 居然敢讓皇子下跪, 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劈頭蓋臉把他痛駡一頓。 等皇帝罵聲停止後, 王傑義正言辭地說了9個字:“教者堯舜, 不教者桀紂。 ”

他的意思是, 我之所以對皇子如此苛刻, 是想讓皇子日後成為堯舜那樣的明君, 難道皇帝想讓他變成桀紂那樣的昏君嗎?聽完王傑的這句話, 乾隆瞬間轉怒為喜, 稱讚他是難得的忠臣, 隨後還提拔他為東閣大學士, 王傑在朝中的地位僅次於寵臣和珅。

當時和珅是乾隆身邊第一大紅人, 滿朝文武沒有敢得罪他的, 唯獨王傑不怕, 他經常在朝堂之上怒懟和珅。 久而久之, 和珅就非常鬱悶, 一直想找機會教訓一下王傑, 但王傑為官清廉, 和珅找不到任何把柄, 就改變了策略, 每次見到王傑都笑臉相迎, 想以此來套近乎, 而王傑卻不搭理他。 縱觀王傑的一生,稱得上傳奇,甚至可以說是清朝最牛狀元,令後人欽佩不已。

縱觀王傑的一生,稱得上傳奇,甚至可以說是清朝最牛狀元,令後人欽佩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