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因為欺負小國,一個昔日的宗主國瞬間變成人人喊打的無賴國

毫無疑問, 齊國是一個大國。 按照戰國七雄的排名, 齊國是第一, 而秦國只排第七。

本來, 在其他六國眼裡, 秦國基本就是一個化外番邦。

蘇秦曾經掛六國相印, 組織六國合縱對付齊國。 可是後來, 齊國做了一件事, 居然讓秦國與齊國的位置來了一個對調。

事情的起因要從燕國說起。

當時, 燕國的國王叫姬噲。 燕國的相國叫子之。

子之挺能忽悠。 沒事就跟燕王一起談論堯天舜日。 姬噲動心了,

就說, 要不咱也學學堯王與舜王, 來一個禪讓吧。

子之一聽, 好啊好啊, 大王太英明了。 那就把王位禪讓給我吧。

姬噲是個急性子, 說禪就禪。 結果, 子之成燕王了。 而姬噲則當著滿朝文武的面, 宣佈下野。

姬噲是下野了, 子之也當上了燕王。 可這其中有一個受害者, 他就是姬噲的兒子姬平。

本來, 姬平好端端當著太子, 突然一覺醒來, 傳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 老王讓位了;壞消息是, 新國王不是我。

姬平越想越覺得憋屈, 於是他就造反了。

子之當然也不怕姬平。 就這樣, 燕國爆發了內亂。

既然燕國亂了, 那麼作為昔日五霸之首的齊國, 自然要維護一下世界和平。

這個時候齊國的國王是齊宣王。 齊宣王可是一個戰國名人,

他的著名事蹟有三件。

第一件是無鹽皇后的故事。 有事鐘離豔, 無事夏迎春, 說的就是齊宣王的典故。 不過這個鐘離豔可不是一般人物, 一種說法她是驪山老母的弟子, 另一種說法她是鬼穀子門人。 也就是與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為同門。

他的第二個故事就是濫竽充數。

對, 就是那個南郭先生的事情。 其實曾經有人跟齊宣王說起過南郭先生的事兒。 不過他說, 水至清則無魚, 人至察則無徒。 哪裡還沒有幾個吃閒飯混日子的人啊。 他身邊那麼多吹簫的同行都不說, 咱們何必點破呢。

他的第三個故事就是稷下學宮。 這可是戰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園地。 稷下學宮的鼎盛時期, 彙集天下賢士多達千人左右。 其中最著名的學者有:孟子、鄒衍、田駢、慎到、申不害、荀子等七十六人, 合稱“七十六士”。

孟子在稷下學宮擔任老師, 後來又被齊宣王聘為客卿。

就在這個時候, 燕國亂了。 齊宣王就問孟子, 咱們要不要去討伐一下燕國呀?

孟子說, 齊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當然應該討伐了。

於是, 齊宣王派兵去攻打燕國了。

燕國自然不是齊國的對手。 很快, 子之被殺死了, 姬噲也被殺死了。 齊國基本上就把燕國給滅了。

這時候, 另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機會來了, 這就是秦國。 以往, 都是其他六國一起討伐秦國, 這次, 秦國可抓住了理。 他糾集趙國、韓國等國家, 一起去討伐齊國。 結果齊國大敗, 燕國也因此複了國。

齊國失敗了。 齊宣王馬上找孟子問罪。 當時你說可以討伐燕國, 本來我們是興仁義之師, 怎麼現在倒成了不義之師了呢?

孟子說:當時我是說可以討伐。 可是如果我們叫上趙國、韓國一起去討伐, 不就是仁義之師了嗎?

面對孟子的狡辯, 齊宣王很不高興。 孟子一看, 既然人家不高興了, 自己也就別賴在這裡了。 後來孟子就離開了齊國。

再說燕國。燕國複國之後的國王是燕昭王。燕昭王時刻都沒有忘記要找齊國報仇。他在易水築了一座著名的易水台,招攬天下名士。

於是,一個諸葛亮超級崇拜的人物登場了,他就是樂毅。

樂毅跟燕昭王說:大王,齊國是一個大國,咱們一個國家哪打得過他呀。需要多找幾個幫手。

於是,樂毅到趙國聯繫平原君趙勝。趙勝答應出兵,帶隊的是戰國著名的戰神廉頗。

樂毅又找到秦國。秦國這時候執政的是誰呢?正是著名的羋八子羋月。其實她的官號是宣太后。宣太后剛剛派司馬錯與白起滅了蜀國。古語說,得蜀者得天下。宣太后正尋找機會擴大地盤呢,結果樂毅就來了。一聽說征討齊國,宣太后說,齊國無道,朕早就想討伐他了。

於是,秦國也派出了一支討齊大軍。帶隊的正是歷史上有著“戰國人屠”之稱的白起。

接著,樂毅又聯繫了魏國、韓國,大家都答應出兵。

就這樣,一支五國討齊大軍組成了。

大帥是樂毅。秦國白起,趙國廉頗,韓國暴鳶,魏國晉鄙,都到了樂毅麾下聽令。

樂毅指揮的這支隊伍應該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豪華組合。白起,廉頗,晉鄙,個個都是當世名將。

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齊國基本到了滅國的邊緣,就剩下即墨等兩座城市了。要不是後來齊國田單先施展反間計、再施展火牛陣,齊國可能就提前退出歷史舞臺了。

那麼經過樂毅伐齊,齊國元氣大傷。最重要的是,齊國因為伐燕事件導致在五國之中威信掃地,大家再也不相信齊國了。

齊國一看,五國都不跟自己聯盟了。正不知所措的時候,秦國的使節來了。咱們兩個大國聯盟吧。這就是秦國的遠交近攻,也稱為連橫策略。

後來,其它五國被秦國逐漸蠶食掉,每滅掉一國,齊國都派人去向秦國道賀。直到最後自己也被滅掉了。

看來,大國必須要有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不能恃強淩弱,也不能師出無名。即使是秦國,討伐燕國也是以荊軻刺秦王為理由的。無故出兵攻打小國,必定遭眾人唾棄,失了在眾人心中的威信,也就失去了大國之風範。

作者:風林秀

特此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後來孟子就離開了齊國。

再說燕國。燕國複國之後的國王是燕昭王。燕昭王時刻都沒有忘記要找齊國報仇。他在易水築了一座著名的易水台,招攬天下名士。

於是,一個諸葛亮超級崇拜的人物登場了,他就是樂毅。

樂毅跟燕昭王說:大王,齊國是一個大國,咱們一個國家哪打得過他呀。需要多找幾個幫手。

於是,樂毅到趙國聯繫平原君趙勝。趙勝答應出兵,帶隊的是戰國著名的戰神廉頗。

樂毅又找到秦國。秦國這時候執政的是誰呢?正是著名的羋八子羋月。其實她的官號是宣太后。宣太后剛剛派司馬錯與白起滅了蜀國。古語說,得蜀者得天下。宣太后正尋找機會擴大地盤呢,結果樂毅就來了。一聽說征討齊國,宣太后說,齊國無道,朕早就想討伐他了。

於是,秦國也派出了一支討齊大軍。帶隊的正是歷史上有著“戰國人屠”之稱的白起。

接著,樂毅又聯繫了魏國、韓國,大家都答應出兵。

就這樣,一支五國討齊大軍組成了。

大帥是樂毅。秦國白起,趙國廉頗,韓國暴鳶,魏國晉鄙,都到了樂毅麾下聽令。

樂毅指揮的這支隊伍應該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豪華組合。白起,廉頗,晉鄙,個個都是當世名將。

大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齊國基本到了滅國的邊緣,就剩下即墨等兩座城市了。要不是後來齊國田單先施展反間計、再施展火牛陣,齊國可能就提前退出歷史舞臺了。

那麼經過樂毅伐齊,齊國元氣大傷。最重要的是,齊國因為伐燕事件導致在五國之中威信掃地,大家再也不相信齊國了。

齊國一看,五國都不跟自己聯盟了。正不知所措的時候,秦國的使節來了。咱們兩個大國聯盟吧。這就是秦國的遠交近攻,也稱為連橫策略。

後來,其它五國被秦國逐漸蠶食掉,每滅掉一國,齊國都派人去向秦國道賀。直到最後自己也被滅掉了。

看來,大國必須要有大國的責任和擔當。不能恃強淩弱,也不能師出無名。即使是秦國,討伐燕國也是以荊軻刺秦王為理由的。無故出兵攻打小國,必定遭眾人唾棄,失了在眾人心中的威信,也就失去了大國之風範。

作者:風林秀

特此聲明:本文由「魚羊秘史」製作出品,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