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來長沙必去的坡子街,外地人打卡聖地

從湘江中路一邁過坡子街的牌坊, 就可以看到右手邊的肆姐麵粉店。 肆姐是長沙的老字型大小, 店裡每天絡繹不絕, 人來人往。

而且還是24小時營業, 長沙的年輕人經常在解放西玩到三四點, 來肆姐吃一碗粉, 再加個蛋, 這才能叫生活。

來湖南必須吃粉, 而湖南各地有各地粉的特色。 在常德老闆會問你:“呷圓的呷扁的”。 而在長沙, 主流就是一碗豬油吊湯, 炒碼子份量十足的扁粉,

肆姐就是的長沙粉的代表之一。

肆姐的小炒黃牛肉粉用料霸道, 價格實惠, 足足有十幾塊大片厚實, 嚼勁十足的黃牛肉, 配上味道抓人的湯底和長沙特色扁粉, 吃起來都是幸福感!

走到坡子街和三王街的交叉口就可以看到百年老字型大小向群鍋餃。來長沙必吃名單裡一定有向群鍋餃,8元一兩的價格就能讓你吃到飽。

鍋餃一定要“趁熱吃”,皮炸得“很脆”,咬一口,能聽見“哢嚓”的聲音,裡面的餡兒也全都是肉,蘸上特製的辣椒醬,回味無窮。

買上一份,邊走邊吃,用長沙人的方式感受坡子街。

在坡子街德莊火鍋的斜對面,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的牌子高高掛著,極其打眼。

一邁進那個門檻,你就能感受到這家店傳來的濃濃懷舊復古氣息。一樓是乾淨但樸實的操作臺,牆上掛著的留言板仿佛就是我小學時候在課桌塗寫的大作。

樓上的桌椅裝潢就是小時候住在棚屋裡的感覺,好像嗲嗲就坐在旁邊的矮板凳上抽軟白沙配著檳榔,屋裡是娭毑在昏黃的煤油燈下為我唱歌謠。棚頂都是不經雕飾的棚屋板子,但反而有一種格外動人的美麗。

老長沙油炸社真是把細節做的很好,連點菜的單子都仿佛是我小時候抄筆記的本子。處處都滲透出長沙人最真實的生活,最勾人的細膩。

每個長沙人對油炸貨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懷在裡面。外地人口中的炸炸炸不是長沙人心裡的油炸貨,而老長沙油炸社在身體力行的用味道勾起大家的回憶。

來油炸社必點的就是這些油炸菜。香菜串特別的扎實,香菜和豆腐皮在油鍋裡遊走一圈,刷上油炸社獨有的辣醬,吸汁入味,唇齒留香。炸金針菇和藕片、黃瓜條在油炸貨裡有著缺一不可的地位,配上這些才不覺得單調。油炸貨怎麼能沒有肉!牛油掌中寶這些都是只有在長沙才吃得到的韻味。

油炸社的小黃魚在這裡必須要重點提一下,用“外酥裡嫩”來形容一點都沒有錯,完全吃不出腥味,一條魚有一個手掌那麼大,但刺卻很少,很多不喜歡吃魚的朋友來了都必點一條!是很原始很誠實的味道,但也唯獨是這個味兒,在其他油炸店子裡真的很難找到。

華燈初上的時候,挑個老長沙油炸社靠陽臺的位置,這裡可以說是俯瞰整個坡子街最好的觀景處了。

嘴裡品味著老長沙人忘不了的味道,眼下是坡子街的人間煙火。在這條街上美食歷久彌新,嘈雜中保留的都是經過歲月淘洗留下的真實,和心底的柔軟。

油炸社樓下就是文和友大香腸和文和友老長沙臭豆腐。吃完油炸社,再打包一份大香腸和臭豆腐,繼續坡子街的美食探險。

新華樓就在肆姐粉店的斜對面,巨大的門頭裡面藏著長沙小吃寶庫。新華樓創立於1953年,名頭十分響亮——中華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

真正的老口子到新華樓二話不說,直接來一份蒸餃。新華樓的蒸餃只要12塊,分量卻是外面蒸餃的兩倍大。

兩個人點一份刀削麵,加個蒸餃,再來一個糖油粑粑,酸甜辣鹹,盡情感受,一定讓你吃的特別滿足。

從坡子街岔到三王街,走不出50米,就能發現雙燕樓。雖然開在人潮洶湧的商業區,但是依然很多老長沙會選擇特意來這裡吃一碗餛飩,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雖然一碗鮮肉餛飩只要10塊錢,但是各個皮薄餡兒大,肉質肥美,喝湯還一定得配著酸菜,才叫真正的鮮。

“歡迎來到網紅店MĀMĀCHÁ”。

逛了一上午,一定得來一杯MĀMĀCHÁ讓自己爽一下。長沙的茶飲店雖然遍地都是,但MĀMĀCHÁ一定是來長沙必須要喝的茶飲店。

MĀMĀCHÁ其中一家就在解放西上,從坡子街走過去不到200米,就可以看到他充滿現代美學藝術感的大門。另外一家新店也會在江邊的海信廣場開業,飲品菜單也將全面升級 。

在店裡現代簡約的裝修風格中,也會摻雜著對於老長沙城真摯懷念的藝術裝置,充斥了人文氣息,可以感受到長沙人面對新與舊更替交疊的態度。

不要以為網紅店做的東西就會遜色,MĀMĀCHÁ能夠成為長沙招牌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令人駐足的裝修,最關鍵的還是它用產品留住了客人的心。

招牌產品烏龍添香用的都是真正純茶——福建鐵觀音,精心萃取原液,讓牛奶和其真正做到“水乳交融”。

西柚茶果樂是最近剛上的新品,最新鮮的西柚浸在裡面,果香與茶香盡情纏綿,簡直是夏天逛街必備。

能看得出MĀMĀCHÁ真的用心在做每一個細節,在店裡享受飲品的時候,飲品的杯子是你前所未見的大,連防倒的底座都是精心設計特製的。

逛了一天的你,最適合選擇在MĀMĀCHÁ解放西店的寬闊露天平臺享受5月長沙溫柔的風,看著解放西的燈火通明,是真切的在感受長沙,而不是他們口中的“遊客”。

走出三興街牌坊,正對面就是黃姐小吃,店面雖小,但供應的品類繁多,品質相當穩定,每天的食客絡繹不絕。

長沙人在中國吃辣排行榜上絕對得排前三,說起辣這個事兒最有發言權。老口子們熱衷於辣的酸爽、辣進心脾的口味,剛好黃姐小吃都有。

客人點得最多的是牛肉碼子的湯米皮,用料是湖南人最愛吃的牛肉碼子,選用的是48塊錢一斤的牛肉,每天早上在隔壁菜市場現殺現買。牛肉碼子分量很足,每一塊都很大片,比很多粉店的牛肉碼子還要好吃。

十幾年來,黃姐小吃見證長沙最繁華之處的日益變遷,在周圍的店子換了一撥又一撥的時候,依然屹立不倒,從小吃黃姐的孩子也從“細伢子”變成了別人口中的“滿哥”

在坡子街進悅方從後門出來就到了人民西路,彭記肉丸店就藏在悅方旁邊的小巷子裡,是大家真正想找的“蒼蠅館子”。

8年來從沒做過小小的店面門口看起不來不大,但是一走進去卻綿延到了後面的整條巷子,並且經常座無虛席,飯點兒門口圍滿了人都是來等位的。

店裡的招牌就是這一鍋肉丸湯,可以說是每桌必點。滿滿一鍋的純手工肉丸配上小蘑菇和蔥花,在酒精爐的文火下細膩燉煮,飄香四溢。肉丸入口不散,富有彈性,湯汁鮮美濃郁。

這麼多年來一直口口相傳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真的能吃出“家的味道”。

斯利美是長沙老牌的綿綿冰店,就在雙燕樓的斜對面。五月的長沙早已是炎炎夏日氣息,在坡子街溜達了一天的你最需要的怕是一份冰涼可口的綿綿冰了。

斯利美整體裝修環境主打的是時尚現代風,但是出品的綿綿冰卻有著像長沙人性格一樣的實在品質。39元一份的綿綿冰足夠兩三個人吃,用料非常的扎實,芒果果肉又很新鮮,配上果醬香甜可口。

斯利美的綿綿冰相比與其他品牌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他保留了冰的顆粒感,吃進嘴裡冰沙沙的,有些吃刨冰的感覺。開了幾年的斯利美到今天依然保持著很好的水準,並且絕不抽條。

長沙人喜歡在夜裡創造屬於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煙火氣,也只有在夜裡,你才能見到這個城市和白天與眾不同的一面。當坡子街上的胡嗲單車燒烤亮起了招牌開了門,坡子街的夜也才算真正拉開帷幕。

說起胡嗲單車燒烤,可以說是真正的長沙老字型大小。36年前,年僅19歲的胡嗲推著單車,在單車後面駕著燒烤架,走街串巷烤串,長沙燒烤就在他的單車上萌芽啟發。

來了胡嗲吃燒烤,一定要點的就是店裡的烤排骨。據說長沙烤排骨,胡嗲是頭一家。新鮮的仔排串到單車簽上,上炭火炙烤,撒滿噴香的佐料,入口滿滿的肉香。

長沙人喜歡吃蛇,口味重,口感好,胡嗲單車燒烤就有你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烤蛇,烤熟的蛇肉,表皮焦脆,蘸著胡嗲秘制的辣椒醬,絲絲入味,滿嘴辣爽。

夏天的時候在路邊,約起幾個朋友圍坐在一起,吃烤串,喝啤酒,這很長沙。

長沙是座有情懷的城市,在長沙,人們願意“港長沙話”,當“老口子”,交“聊撇”的朋友,呷最有味的館子,用身體力行來播散這座古老城市的年輕魅力,而坡子街就是這座城市最透徹的縮影。

希望你能跟著這份坡子街美食圖鑒,先讓長沙美食抓住你的味,再讓長沙文化留住你的心。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羅楚風

編輯:兔小小 攝影:熊大大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俊男律師

走到坡子街和三王街的交叉口就可以看到百年老字型大小向群鍋餃。來長沙必吃名單裡一定有向群鍋餃,8元一兩的價格就能讓你吃到飽。

鍋餃一定要“趁熱吃”,皮炸得“很脆”,咬一口,能聽見“哢嚓”的聲音,裡面的餡兒也全都是肉,蘸上特製的辣椒醬,回味無窮。

買上一份,邊走邊吃,用長沙人的方式感受坡子街。

在坡子街德莊火鍋的斜對面,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的牌子高高掛著,極其打眼。

一邁進那個門檻,你就能感受到這家店傳來的濃濃懷舊復古氣息。一樓是乾淨但樸實的操作臺,牆上掛著的留言板仿佛就是我小學時候在課桌塗寫的大作。

樓上的桌椅裝潢就是小時候住在棚屋裡的感覺,好像嗲嗲就坐在旁邊的矮板凳上抽軟白沙配著檳榔,屋裡是娭毑在昏黃的煤油燈下為我唱歌謠。棚頂都是不經雕飾的棚屋板子,但反而有一種格外動人的美麗。

老長沙油炸社真是把細節做的很好,連點菜的單子都仿佛是我小時候抄筆記的本子。處處都滲透出長沙人最真實的生活,最勾人的細膩。

每個長沙人對油炸貨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懷在裡面。外地人口中的炸炸炸不是長沙人心裡的油炸貨,而老長沙油炸社在身體力行的用味道勾起大家的回憶。

來油炸社必點的就是這些油炸菜。香菜串特別的扎實,香菜和豆腐皮在油鍋裡遊走一圈,刷上油炸社獨有的辣醬,吸汁入味,唇齒留香。炸金針菇和藕片、黃瓜條在油炸貨裡有著缺一不可的地位,配上這些才不覺得單調。油炸貨怎麼能沒有肉!牛油掌中寶這些都是只有在長沙才吃得到的韻味。

油炸社的小黃魚在這裡必須要重點提一下,用“外酥裡嫩”來形容一點都沒有錯,完全吃不出腥味,一條魚有一個手掌那麼大,但刺卻很少,很多不喜歡吃魚的朋友來了都必點一條!是很原始很誠實的味道,但也唯獨是這個味兒,在其他油炸店子裡真的很難找到。

華燈初上的時候,挑個老長沙油炸社靠陽臺的位置,這裡可以說是俯瞰整個坡子街最好的觀景處了。

嘴裡品味著老長沙人忘不了的味道,眼下是坡子街的人間煙火。在這條街上美食歷久彌新,嘈雜中保留的都是經過歲月淘洗留下的真實,和心底的柔軟。

油炸社樓下就是文和友大香腸和文和友老長沙臭豆腐。吃完油炸社,再打包一份大香腸和臭豆腐,繼續坡子街的美食探險。

新華樓就在肆姐粉店的斜對面,巨大的門頭裡面藏著長沙小吃寶庫。新華樓創立於1953年,名頭十分響亮——中華老字型大小餐飲名店。

真正的老口子到新華樓二話不說,直接來一份蒸餃。新華樓的蒸餃只要12塊,分量卻是外面蒸餃的兩倍大。

兩個人點一份刀削麵,加個蒸餃,再來一個糖油粑粑,酸甜辣鹹,盡情感受,一定讓你吃的特別滿足。

從坡子街岔到三王街,走不出50米,就能發現雙燕樓。雖然開在人潮洶湧的商業區,但是依然很多老長沙會選擇特意來這裡吃一碗餛飩,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雖然一碗鮮肉餛飩只要10塊錢,但是各個皮薄餡兒大,肉質肥美,喝湯還一定得配著酸菜,才叫真正的鮮。

“歡迎來到網紅店MĀMĀCHÁ”。

逛了一上午,一定得來一杯MĀMĀCHÁ讓自己爽一下。長沙的茶飲店雖然遍地都是,但MĀMĀCHÁ一定是來長沙必須要喝的茶飲店。

MĀMĀCHÁ其中一家就在解放西上,從坡子街走過去不到200米,就可以看到他充滿現代美學藝術感的大門。另外一家新店也會在江邊的海信廣場開業,飲品菜單也將全面升級 。

在店裡現代簡約的裝修風格中,也會摻雜著對於老長沙城真摯懷念的藝術裝置,充斥了人文氣息,可以感受到長沙人面對新與舊更替交疊的態度。

不要以為網紅店做的東西就會遜色,MĀMĀCHÁ能夠成為長沙招牌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令人駐足的裝修,最關鍵的還是它用產品留住了客人的心。

招牌產品烏龍添香用的都是真正純茶——福建鐵觀音,精心萃取原液,讓牛奶和其真正做到“水乳交融”。

西柚茶果樂是最近剛上的新品,最新鮮的西柚浸在裡面,果香與茶香盡情纏綿,簡直是夏天逛街必備。

能看得出MĀMĀCHÁ真的用心在做每一個細節,在店裡享受飲品的時候,飲品的杯子是你前所未見的大,連防倒的底座都是精心設計特製的。

逛了一天的你,最適合選擇在MĀMĀCHÁ解放西店的寬闊露天平臺享受5月長沙溫柔的風,看著解放西的燈火通明,是真切的在感受長沙,而不是他們口中的“遊客”。

走出三興街牌坊,正對面就是黃姐小吃,店面雖小,但供應的品類繁多,品質相當穩定,每天的食客絡繹不絕。

長沙人在中國吃辣排行榜上絕對得排前三,說起辣這個事兒最有發言權。老口子們熱衷於辣的酸爽、辣進心脾的口味,剛好黃姐小吃都有。

客人點得最多的是牛肉碼子的湯米皮,用料是湖南人最愛吃的牛肉碼子,選用的是48塊錢一斤的牛肉,每天早上在隔壁菜市場現殺現買。牛肉碼子分量很足,每一塊都很大片,比很多粉店的牛肉碼子還要好吃。

十幾年來,黃姐小吃見證長沙最繁華之處的日益變遷,在周圍的店子換了一撥又一撥的時候,依然屹立不倒,從小吃黃姐的孩子也從“細伢子”變成了別人口中的“滿哥”

在坡子街進悅方從後門出來就到了人民西路,彭記肉丸店就藏在悅方旁邊的小巷子裡,是大家真正想找的“蒼蠅館子”。

8年來從沒做過小小的店面門口看起不來不大,但是一走進去卻綿延到了後面的整條巷子,並且經常座無虛席,飯點兒門口圍滿了人都是來等位的。

店裡的招牌就是這一鍋肉丸湯,可以說是每桌必點。滿滿一鍋的純手工肉丸配上小蘑菇和蔥花,在酒精爐的文火下細膩燉煮,飄香四溢。肉丸入口不散,富有彈性,湯汁鮮美濃郁。

這麼多年來一直口口相傳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真的能吃出“家的味道”。

斯利美是長沙老牌的綿綿冰店,就在雙燕樓的斜對面。五月的長沙早已是炎炎夏日氣息,在坡子街溜達了一天的你最需要的怕是一份冰涼可口的綿綿冰了。

斯利美整體裝修環境主打的是時尚現代風,但是出品的綿綿冰卻有著像長沙人性格一樣的實在品質。39元一份的綿綿冰足夠兩三個人吃,用料非常的扎實,芒果果肉又很新鮮,配上果醬香甜可口。

斯利美的綿綿冰相比與其他品牌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他保留了冰的顆粒感,吃進嘴裡冰沙沙的,有些吃刨冰的感覺。開了幾年的斯利美到今天依然保持著很好的水準,並且絕不抽條。

長沙人喜歡在夜裡創造屬於這個城市獨一無二的煙火氣,也只有在夜裡,你才能見到這個城市和白天與眾不同的一面。當坡子街上的胡嗲單車燒烤亮起了招牌開了門,坡子街的夜也才算真正拉開帷幕。

說起胡嗲單車燒烤,可以說是真正的長沙老字型大小。36年前,年僅19歲的胡嗲推著單車,在單車後面駕著燒烤架,走街串巷烤串,長沙燒烤就在他的單車上萌芽啟發。

來了胡嗲吃燒烤,一定要點的就是店裡的烤排骨。據說長沙烤排骨,胡嗲是頭一家。新鮮的仔排串到單車簽上,上炭火炙烤,撒滿噴香的佐料,入口滿滿的肉香。

長沙人喜歡吃蛇,口味重,口感好,胡嗲單車燒烤就有你前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烤蛇,烤熟的蛇肉,表皮焦脆,蘸著胡嗲秘制的辣椒醬,絲絲入味,滿嘴辣爽。

夏天的時候在路邊,約起幾個朋友圍坐在一起,吃烤串,喝啤酒,這很長沙。

長沙是座有情懷的城市,在長沙,人們願意“港長沙話”,當“老口子”,交“聊撇”的朋友,呷最有味的館子,用身體力行來播散這座古老城市的年輕魅力,而坡子街就是這座城市最透徹的縮影。

希望你能跟著這份坡子街美食圖鑒,先讓長沙美食抓住你的味,再讓長沙文化留住你的心。

出品:頭等傳媒·十分傳播

主編:羅楚風

編輯:兔小小 攝影:熊大大

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法律顧問:人和人律所 • 陳俊男律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