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新造車鄙視鏈

韓寒說, “鄙視是上天賦予每一個平凡人的權力。 ”

他初出茅廬的那兩年, 大概就是本著這樣的底氣去鄙視世界的。

還是天真了。

鄙視不僅是種權力, 權力履行還是不履行是可選擇的;鄙視更是種基本生存的剛需。 人類通過鄙視, 才能完成自我身份的定位。 所以越平凡而迷茫的人, 越不可避免地鄙視與被鄙視。

甚至到了金字塔的最底層, 沒有負一樓可以鄙視的時候, 就開始互相鄙視。

比如正在爆發的造車新勢力們。

掐指一算出名的竟然也已有十幾二十家, 但無論聲量大小逼格高低, 嚴謹地說現在都是處在車圈的最底層。

成立不過五年的它們, 事實上稱之為車企都太膨脹了, 無一例外都掙扎在生存的紅線上, 還在竭盡全力地證明自己擁有成為一家車企的可能性。

這麼薛定諤的圈層, 埋藏著讓人不明覺厲的鄙視鏈。 今天我們就按照最核心的生存機會這條邏輯, 來八一八新造車鄙視鏈(微笑)。

新造車的生存機會, 主要取決於三件事:資本, 量產, 和產品力。

一、資本鄙視鏈

資本絕對是新造車的重頭戲, 它直接決定著你能否活到下一秒。

很多人會認為, 資本就是有錢沒錢、錢多錢少的問題, 可以用一張各種說不清具體金額的融資榜, 或者不知道誰做的獨角獸估值排位來說明鏈條順位——不能更粗糙。

資本, 其實是一種纖細的態度。

站在鄙視鏈頂端的態度, 叫“叔叔, 我們不約(融資)”。

這樣的情況, 要麼就像特斯拉那樣, 歷劫升仙IPO了;要麼就是背後有金主, 不需要融資的。

IPO當然有IPO的煩惱, 但IPO也是鄙視鏈的階層上升通道。 它讓特斯拉這種成立才十幾年的新企業, 股價最高的時候市值可以壓過百年的通用福特, 即使現在跌下神壇, 鄙視一下FCA也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 IPO可以說是頂端上的頂端了。

自帶金主出生的其實真不少。 比如今年3月在矽谷橫空出世的SF Motors, 背靠上市公司小康股份, 就殷實得可以不考慮這個問題。

不過, 造車的水深火熱, 會逐漸體現在投入半天沒有回報的焦慮上, 對一家本身市值才160多億的企業而言或許還是很重的負擔;同時, 造車所需的資金量還將越滾越大。

所以, 即使一時不需要, 之後也必然會逐漸向外面的資本開放。 比如前途汽車, 背靠長城華冠, 但也始終在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進行股權融資和銀行借款。

再比如零跑汽車, 背靠上市公司大華股份, 悶頭研發了兩年不差錢。 今年初Pre-A輪還是讓紅杉進來了。 優秀的投資者, 除了資金, 還會給予資源、戰略的扶持, 長久考慮遠比單打獨鬥強太多。

除非是像新特那樣, 由貴州貴安新區政府孵化的親生項目, 撥款70億配備整個新能源產業鏈, 倒是可以更高枕無憂一些。

次之, 是“叔叔, 我們不愁融資”。

往往必須有傲嬌的後半句:很多人搶著要投我們, 我們也不是誰的投資都接受的。

這就牽扯出投資機構/投資人的細分鄙視鏈——

首先是“國家隊”, 比如威馬有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 按照威馬創始人兼CEO沈暉的說法, 國家隊對於回報率看得比較嚴格保守, 所以投資行為本身是一層靠譜的背書。此外,是不是在很多環節能成為一張通行證,就諱莫如深了。

其次是重磅的戰略資本,比如各種混搶賽道的BAT;背景剛硬的車企,比如剛剛宣佈預備戰略投資拜騰B輪的一汽;還有與之平行的一流投資機構,除了之前提到的紅杉,還有3月領投車和家B輪的經緯中國。這是優秀機構調用資源規劃戰略的典型,它促成了車和家和滴滴合資組隊,合作來做電動共用出行。

再接下去便是一瀉千里的——二流投資機構、三流投資機構、不入流投資機構,等等等。

再次之,是沉寂了許久,問過去總以“融資正在順利進行,現在不便透露”的官方話術搪塞。話到這裡,其實已經有些難看了;憋足勁,卻融了一輪名不見經傳的幾億元融資,則是相當於默認真的不大順利。

如果隔了一年半載,還傳出一些微信群的截圖,上面說資金鏈斷裂開始默默裁員了……那就可以做好墊底的思想準備了——墊底的,當然是人人都知道你缺錢。比如Faraday Future。

窮缺錢的人設是自帶黑洞效應的,越缺錢就越融不到錢,熱錢都喜歡聚焦更有希望的頭部。大概有大半年時間,FF只能在傳聞中成功融資,被傳聞的物件也總是避之不及地迅速撇清關係。只見老賈扛住各方壓力,堅持遊說,才熬到現在恒大入股3億美元,然而據傳估值僅15億美元——還不如自行車。

二、量產鄙視鏈

絕大多數新造車,從PPT畢業的新造車,接下去就考量量產能力。威馬為此拉了一條flag,兩年十萬是新造車的生死線。

現在頭部和第二三四五六梯隊的距離已經甚是明顯,鄙視鏈即進度條:

正式開始大規模生產>小規模試製>工程樣車展示>概念車展示>PPT局部圖片>一張概念手繪圖

但是其中還纏繞著一條量產方式的隱藏鏈:

首先是完全自建工廠,說明不僅僅有供應鏈的自信、質的追求,最重要的是有生產資質;

而被資質/進度/其他卡著,就只能看誠意了——

代工+自建工廠

代工+預備自建工廠

預備自建工廠,幹拿了很多地皮,還沒有打過地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條鄙視鏈或許是倒過來看的。墊底的最可能輕鬆成為首富,重資本苦哈哈幹的卻未必。

三、產品力鄙視鏈

目前來看,這主要還反映的是PPT的精彩程度:

全新超酷炫概念>自動駕駛=5G=AR/VR……>超長續航里程>超短充電時間>性價比

但是目測半年之後,會變成這樣:

可靠性>維保費用>性價比>續航里程>使用體驗>可以向朋友炫耀的程度……

鄙視鏈是即時動態變化的。

此外,還有一些可有可無的要素。

比如研發中心的地址:

矽谷>德國>義大利=英國>歐洲其他國家>日本>北上廣深>國內其他地區……

比如銷售模式:

House>體驗店>手機APP>天貓——但我覺在兩年後應該會變成:大經銷商網點加盟+直營體驗店>天貓……沒有然後了。

再比如創始人的帥氣程度:

敝司的丸姐會覺得蔚來的李斌很帥,帥到想和他談婚外戀;

我覺得車和家李想很帥,主要是前兩天專訪沈暉,他說EX5公佈售價那晚上,他其實邀請了一堆新造車的創始人,結果只有李想一個人來了。“李想很不錯。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敢來還是怎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x10萬+)~”

從魔性的笑聲中,我似乎get到了鄙視鏈的頂端。雖然沈暉總說,我不和新造車比,我覺得最大的對手是傳統主機廠,他們現在一定超級想把我幹掉。

所以投資行為本身是一層靠譜的背書。此外,是不是在很多環節能成為一張通行證,就諱莫如深了。

其次是重磅的戰略資本,比如各種混搶賽道的BAT;背景剛硬的車企,比如剛剛宣佈預備戰略投資拜騰B輪的一汽;還有與之平行的一流投資機構,除了之前提到的紅杉,還有3月領投車和家B輪的經緯中國。這是優秀機構調用資源規劃戰略的典型,它促成了車和家和滴滴合資組隊,合作來做電動共用出行。

再接下去便是一瀉千里的——二流投資機構、三流投資機構、不入流投資機構,等等等。

再次之,是沉寂了許久,問過去總以“融資正在順利進行,現在不便透露”的官方話術搪塞。話到這裡,其實已經有些難看了;憋足勁,卻融了一輪名不見經傳的幾億元融資,則是相當於默認真的不大順利。

如果隔了一年半載,還傳出一些微信群的截圖,上面說資金鏈斷裂開始默默裁員了……那就可以做好墊底的思想準備了——墊底的,當然是人人都知道你缺錢。比如Faraday Future。

窮缺錢的人設是自帶黑洞效應的,越缺錢就越融不到錢,熱錢都喜歡聚焦更有希望的頭部。大概有大半年時間,FF只能在傳聞中成功融資,被傳聞的物件也總是避之不及地迅速撇清關係。只見老賈扛住各方壓力,堅持遊說,才熬到現在恒大入股3億美元,然而據傳估值僅15億美元——還不如自行車。

二、量產鄙視鏈

絕大多數新造車,從PPT畢業的新造車,接下去就考量量產能力。威馬為此拉了一條flag,兩年十萬是新造車的生死線。

現在頭部和第二三四五六梯隊的距離已經甚是明顯,鄙視鏈即進度條:

正式開始大規模生產>小規模試製>工程樣車展示>概念車展示>PPT局部圖片>一張概念手繪圖

但是其中還纏繞著一條量產方式的隱藏鏈:

首先是完全自建工廠,說明不僅僅有供應鏈的自信、質的追求,最重要的是有生產資質;

而被資質/進度/其他卡著,就只能看誠意了——

代工+自建工廠

代工+預備自建工廠

預備自建工廠,幹拿了很多地皮,還沒有打過地基……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條鄙視鏈或許是倒過來看的。墊底的最可能輕鬆成為首富,重資本苦哈哈幹的卻未必。

三、產品力鄙視鏈

目前來看,這主要還反映的是PPT的精彩程度:

全新超酷炫概念>自動駕駛=5G=AR/VR……>超長續航里程>超短充電時間>性價比

但是目測半年之後,會變成這樣:

可靠性>維保費用>性價比>續航里程>使用體驗>可以向朋友炫耀的程度……

鄙視鏈是即時動態變化的。

此外,還有一些可有可無的要素。

比如研發中心的地址:

矽谷>德國>義大利=英國>歐洲其他國家>日本>北上廣深>國內其他地區……

比如銷售模式:

House>體驗店>手機APP>天貓——但我覺在兩年後應該會變成:大經銷商網點加盟+直營體驗店>天貓……沒有然後了。

再比如創始人的帥氣程度:

敝司的丸姐會覺得蔚來的李斌很帥,帥到想和他談婚外戀;

我覺得車和家李想很帥,主要是前兩天專訪沈暉,他說EX5公佈售價那晚上,他其實邀請了一堆新造車的創始人,結果只有李想一個人來了。“李想很不錯。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敢來還是怎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x10萬+)~”

從魔性的笑聲中,我似乎get到了鄙視鏈的頂端。雖然沈暉總說,我不和新造車比,我覺得最大的對手是傳統主機廠,他們現在一定超級想把我幹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