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深閱讀」馬克思究竟“厲害”在哪兒

在人類思想史上, 還沒有哪一種學術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整個世界社會歷史發展和變革發生如此深刻的影響。

為何產生於100多年前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沒有“過時”,

而且至今還仍然有如此旺盛的強大生命力呢?

馬克思究竟“厲害”在哪兒?

《資本論》出版的19世紀60年代,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實際上只在英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可見, 資本主義在歐洲(更遑論全世界)還處於上升期。

但馬克思選擇成為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者。 他首先看到了資本對於現代社會的主導性地位, 看到了資本主義這種經濟運動的方式、邏輯和規律, 進而科學地指出資本主義經濟運動的內在矛盾, 指出經濟危機形成的機制和必然性。 這是資本主義所蘊含的自我否定的辯證法。

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現象不斷被人們重複揭示, 最近在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中再次得到堅強的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危機, 不斷被資產階級的實業家、政治家和學者們所承認, 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仍然困擾著資本主義世界。 而馬克思的“厲害”之處就在於, 不僅僅是實證主義地概括兩方面的現象和結果, 而且揭示了從生產力—生產關係的基本建制生髮出的必然聯繫。

根源於“資本—勞動”對立的“有產—無產”兩極分化, 使得資本主義市場體系無法同大工業的生產力所提供的豐富產品形成平衡, 從而造成經濟矛盾和危機。

既然馬克思是基於資本主義自身所設定的前提和運行機制, 從中匯出其自我的矛盾, 那麼只要我們堅持抓住這個基本分析方法, 就可以清楚地判斷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新變化因素。 例如, 對於一系列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調整, 包括今天頗為流行的“工業4.0”等, 我們就不能僅從使用價值的角度著眼, 認為它們帶給人們便利和舒適、影響工人階級的規模和結構、削弱了人們對資本主義的反感程度和反抗力量。 相反, 既然資本主義本身是從價值特別是剩餘價值的角度看問題,

那麼在不改變“資本—勞動”條件下, 生產力越發達, 本質上也就越加激化兩極分化的生產關係矛盾, 加劇生產的相對過剩。

現實清楚地告訴人們:儘管資本主義在進行改良, 但當今資本主義所出現的一些新變化, 使馬克思當年對資本主義的診斷和判決更具有說服力, 更具有客觀現實性。 資本主義的平靜只是表面的。

馬克思之前的空想社會主義者, 乃至人類自古以來對美好社會的暢想者, 都無法理解和解釋歷史發展狀況的原因和條件。 他們最多能對現存狀況作一些激烈的道德、文化和意識形態批判, 卻無法找到通達大同社會和烏托邦的道路, 並因此陷入某種道德目標的懸設和現實中的無所作為。

而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 是對資本主義的揚棄, 看到資本主義是一定條件下人們進行現實生活的必要形式, 是經濟社會形態的一個必然階段, 從而社會主義也就必然是在更高的時代條件下, 繼承資本主義時代積極文明成果而形成的。

儘管沒有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具體細節,但馬克思合理地預見了未來新社會的基本原則。馬克思不局限於對資本主義的理論批判,而是參與和領導了一系列革命組織的活動,密切關注無產階級在現實運動中的經驗教訓,還積極觀察分析資本主義的微觀運行方式,從中構想出新社會的基本組織原則。他認為,勞動者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基本目的,而勞動者的聯合特別是聯合控制生產力是基本手段,從中可以再得出相應的分配制度、民主制度等。

馬克思為人類描繪共產主義的藍圖,是一個半世紀以前的事。但直到現在,共產主義依然是引領人類前進的一個崇高目標。一首90後創作的說唱歌曲《馬克思是個九零後》曾在朋友圈熱傳。正如歌中所吟唱的那樣:對於共產主義這一目標,世界可能已經準備好,馬克思已經不是“備用方案”。

上世紀後半葉以來,整個世界的生活方式開始趨同,大家都過著同一種生活,即以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現實主義、享受主義為主要標誌的生活。但現在許多人領悟到:這樣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表面上看來安樂、幸福,其實很多人依然痛苦或者不那麼幸福。退一步講,即便這樣的生活帶來了幸福,卻是以消耗大量資源、能源為前提的,已經快達到地球生態容量的底線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改變目前人的生活方式,創建一種新的存在狀態。

如何創建新的生活方式?顯然,需要正確的理論引導。實際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包括了對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批判。馬克思批判和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是為了使在資本主義下的那種“人從屬於物”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實現,而是為了創建一種新的人的生活方式。

具體來看,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兩個著名的論斷:一是人類社會必須組織成“自由人的聯合體”;二是在這個聯合體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恩格斯後來特意指出,再也找不出比這更合適的用以表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新社會的主要特徵。

此外,馬克思本人也具有極大的人格魅力。他用自己一生的實踐,真實地向世人展示了人怎樣生活才是有意義的。《馬克思是個九零後》很多內容就是讚頌馬克思的人格和生活方式的。例如,不為了權不為了錢;為了信仰一往無前,到死也不放棄;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像他一樣疾惡如仇,像他一樣不屑權謀,等等。這不正是當今人類應當尊重、確立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嗎?

中國人民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危難時刻,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了空前的挫折。當時,“社會主義失敗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已經終結”等說法甚囂塵上。對此,中國共產黨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帶領中國人民經受住了嚴峻挑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靠的是什麼?其中離不開對科學理論資源的吸收與應用,而在各種理論資源中,馬克思主義無疑具有特殊地位。中國的成功既有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成分,也有值得借鑒的西方思潮因素,但主要是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理論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新時期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柱。平心而論,只要認真分析和研究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就可以發現它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取向,創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新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的各個地方都在展現自己的價值,但最能體現其意義的就是在中國。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尋找和發現馬克思,希望從他那裡汲取智慧。當我們審視和反思這個時代時,都無法繞開馬克思主義的思考角度和問題範式。這本身就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性和力量”,也即證明了馬克思確實具有無法取代的“厲害”之處。

儘管沒有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規定具體細節,但馬克思合理地預見了未來新社會的基本原則。馬克思不局限於對資本主義的理論批判,而是參與和領導了一系列革命組織的活動,密切關注無產階級在現實運動中的經驗教訓,還積極觀察分析資本主義的微觀運行方式,從中構想出新社會的基本組織原則。他認為,勞動者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基本目的,而勞動者的聯合特別是聯合控制生產力是基本手段,從中可以再得出相應的分配制度、民主制度等。

馬克思為人類描繪共產主義的藍圖,是一個半世紀以前的事。但直到現在,共產主義依然是引領人類前進的一個崇高目標。一首90後創作的說唱歌曲《馬克思是個九零後》曾在朋友圈熱傳。正如歌中所吟唱的那樣:對於共產主義這一目標,世界可能已經準備好,馬克思已經不是“備用方案”。

上世紀後半葉以來,整個世界的生活方式開始趨同,大家都過著同一種生活,即以消費主義、個人主義、現實主義、享受主義為主要標誌的生活。但現在許多人領悟到:這樣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表面上看來安樂、幸福,其實很多人依然痛苦或者不那麼幸福。退一步講,即便這樣的生活帶來了幸福,卻是以消耗大量資源、能源為前提的,已經快達到地球生態容量的底線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改變目前人的生活方式,創建一種新的存在狀態。

如何創建新的生活方式?顯然,需要正確的理論引導。實際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包括了對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批判。馬克思批判和改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是為了使在資本主義下的那種“人從屬於物”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實現,而是為了創建一種新的人的生活方式。

具體來看,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了兩個著名的論斷:一是人類社會必須組織成“自由人的聯合體”;二是在這個聯合體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恩格斯後來特意指出,再也找不出比這更合適的用以表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新社會的主要特徵。

此外,馬克思本人也具有極大的人格魅力。他用自己一生的實踐,真實地向世人展示了人怎樣生活才是有意義的。《馬克思是個九零後》很多內容就是讚頌馬克思的人格和生活方式的。例如,不為了權不為了錢;為了信仰一往無前,到死也不放棄;為了別人犧牲自己;像他一樣疾惡如仇,像他一樣不屑權謀,等等。這不正是當今人類應當尊重、確立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嗎?

中國人民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於危難時刻,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劇變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了空前的挫折。當時,“社會主義失敗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已經終結”等說法甚囂塵上。對此,中國共產黨人保持清醒的頭腦,帶領中國人民經受住了嚴峻挑戰,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靠的是什麼?其中離不開對科學理論資源的吸收與應用,而在各種理論資源中,馬克思主義無疑具有特殊地位。中國的成功既有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成分,也有值得借鑒的西方思潮因素,但主要是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應用。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理論的靈魂,是中國共產黨人新時期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精神支柱。平心而論,只要認真分析和研究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就可以發現它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取向,創造性地提出了很多新觀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在當今世界的各個地方都在展現自己的價值,但最能體現其意義的就是在中國。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正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尋找和發現馬克思,希望從他那裡汲取智慧。當我們審視和反思這個時代時,都無法繞開馬克思主義的思考角度和問題範式。這本身就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性和力量”,也即證明了馬克思確實具有無法取代的“厲害”之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