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P8,一款混動車型背後的技術鬥爭

全球試駕報告, 我們只出品乾貨。

在去年的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正式亮相之後, WEY旗下的第三款車型顯然已經鎖定了這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新車P8。 在經過了半年多的準備之後, 在北京車展前夕, 全新的WEY P8也又一次通過碰撞測試的形式, 實現了上市, 補貼後的售價為25.98萬元到27.98萬元。

VV7和P8, 傻傻分不清楚?

的確, 如果僅僅從整車姿態的角度來看VV7和P8的話, 確實是分不清楚。 因為, WEY P8就是基於VV7的車身架構打造而來的。 而二者在外觀上的區別也只是局限在大嘴式的進氣格柵這個細節上。 不過, 當全世界的新能源車都在考慮怎麼取消進氣格柵的時候, P8反其道而行之的這個大嘴式造型倒是很有創意。

不過, 在這張大嘴背後, 並不只是“在一台VV7裡面塞進電機和電池”那麼簡單。

先來看一下P8的參數。

然後, 我們就來細細的聊聊吧。

P8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嗎?

這事得從十幾年前說起了。 在2006年, 當國內很多車企尚不知何為新能源時, 長城汽車就設立了自己的新能源研究中心, 當時的主攻方向為純電微型車。

仔細算來, 長城汽車在這方面也算得上是先來者了。 隨後, 隨著我國新能源政策法規的推行以及相關補貼的出臺。 在最近幾年裡, 我國的新能源產業變得很激進, 而且在市場的作用下, 變化也超過了此前的預期。

很快的, 長城汽車擴充了自己的新能源部門,

並且組成了一支國際化的團隊, 這其中不乏世界範圍的技術領軍人物。

曾士哲(Willy Zeng), 畢業于臺灣元智大學機械工程系, 曾在被稱為“電池王國”的德斯拜思(dSpace)和英國Ricardo供職, 擔任混動系統團隊的技術總監, 負責動力總成和底盤的控制單元的系統化測試, 自主電控系統的開發。

南逸凡(Yvan Le Neindre),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在PSA集團(標誌、雪鐵龍)負責發動機專案(汽油、柴油、混合動力),後轉入法雷奧集團,因部件供應才有機會與長城接觸,負責環保新形勢下混合動力產品的整體研發。

克萊門特(Clement Dextreit),先後畢業于法國阿維尼翁大學和英國考文垂大學,此前曾供職與捷豹路虎和?安汽車英國研究中心,電控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擔任長城海研發中心混動汽車控制和軟體主任工程師。

丹尼爾,曾就職於印度博世公司,電控程式設計領域的資深專家,現任長城印度研發中心負責電控系統的程式設計開發。

程才珍,先後畢業于吉林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在系統模擬及測試配套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先後供職于戴姆勒克萊斯勒、英國Ricardo、英國華威大學研究院、奧地利AVL(李斯特內燃機及測試設備公司),現負責長城新能源項目(EV、PHEV和48V)的模擬和匹配測試。

Roland Mader,畢業於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並任教,新能源系統安全領域中絕對的頭號專家,先後供職於西門子和AVL。在長城汽車奧地利研發中心負責混動系統的安全防護,P8的緊急斷電系統就是其成果。

在這樣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長城的新能源技術得到了穩步的發展並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以及第一手資料。

而在研發過程中,WEY P8不僅僅按照國內法規進行了研發,同時還參照了更多很多國際法規來打造更適合大眾的產品。

和很多粗製濫造的新能源車不同,P8把電池包放在遠離乘員艙的車尾,並且經過了反復的安全性測試來驗證這一結構的安全性。事實上,在發佈會現場進行了FMVSS 301法規下的尾部碰撞測試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Pi4是個什麼神仙?

這是一張現今各種混合動力技術的佈局解說圖,不難看出,長城Pi4平臺方案採取的是很典型的歐洲混聯式系統邏輯,也就是一套P0+P4架構組成的混動雙軸驅動技術。通過與發動機並列的BSG電機和後軸的驅動電機實現多種模式的混合動力輸出。

通俗地說就是在傳統前驅技術的基礎上,增加啟動時發電機的輕度混動技術,同時採用純電驅動的後橋。這也就意味著基於Pi4平臺打造的產品,不僅不用通過傳統的傳動軸便可實現前輪的驅動形式,還可以配合電動機的作用,實現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的驅動形式。再根據不同模式下的輸出態勢變化,WEU P8又能夠自由選擇5種駕駛模式,以及在四驅形勢下的三種越野模式。而制動能量回收利用率可高達65%,在正常四驅狀況下,前後輪的分配比為前輪52%,後輪48%,並且PHEV動力性可從常規的8%提升至30%。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解一下邁凱輪P1的動力配置和工作模式

Pi4可以充分利用電動後橋進行能量回收和低速行駛,前後軸扭矩的合理分配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發動機的效率,同時避免某一驅動軸因附著力不足而出現的打滑。依託Pi4平臺的車型不僅可以達到其他混合動力系統架構車型難以企及的整車效率,還能在乾燥瀝青路面實現60%最大爬坡度。

後橋的西門子永磁同步電機,配合 2 檔電動專用減速箱,在滿足 50km 的日常純電行駛的同時,還可以優化電機工作效率,帶來更低的電量消耗。與常規電動減速器相比, 2 檔減速器可以節省額外 2%電能消耗。

未來新能源到底是純電?混動?燃料電池?

這是一張較為理性的,對於未來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圖,不難看出,氫燃料電池車將會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而同時,燃油插電混動汽車也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得到進一步發展。

長城汽車作為目前中國最大SUV製造商,由於SUV產品本身特性,產品的燃油經濟性不高,在“雙積分”政策的嚴苛要求下,長城汽車選擇在新能源方向上,實現純電、插電式混動和氫燃料電池三條主線同步發展。

Pi4會是長城的未來嗎?

得益於Pi4的平臺佈局,使得整個動力系統不會受限於車身尺寸限制,而已有的技術也將在今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轉化。

P8作為Pi4技術架構下的一代產品,而相應的二代、三代、四代產品也已經在研發中,基於VV5車體的二代產品很快也將面世。

當然了,在我看來,雖然P8上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長城一貫的踏實和對待產品的認真態度,還是非常能讓人信服的。P8作為Pi4架構的試水產品,相信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用戶的信賴,也將為車城開出一片新的天地。作為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8是值得期待的。

自主電控系統的開發。

南逸凡(Yvan Le Neindre),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在PSA集團(標誌、雪鐵龍)負責發動機專案(汽油、柴油、混合動力),後轉入法雷奧集團,因部件供應才有機會與長城接觸,負責環保新形勢下混合動力產品的整體研發。

克萊門特(Clement Dextreit),先後畢業于法國阿維尼翁大學和英國考文垂大學,此前曾供職與捷豹路虎和?安汽車英國研究中心,電控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擔任長城海研發中心混動汽車控制和軟體主任工程師。

丹尼爾,曾就職於印度博世公司,電控程式設計領域的資深專家,現任長城印度研發中心負責電控系統的程式設計開發。

程才珍,先後畢業于吉林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在系統模擬及測試配套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先後供職于戴姆勒克萊斯勒、英國Ricardo、英國華威大學研究院、奧地利AVL(李斯特內燃機及測試設備公司),現負責長城新能源項目(EV、PHEV和48V)的模擬和匹配測試。

Roland Mader,畢業於奧地利格拉茨科技大學並任教,新能源系統安全領域中絕對的頭號專家,先後供職於西門子和AVL。在長城汽車奧地利研發中心負責混動系統的安全防護,P8的緊急斷電系統就是其成果。

在這樣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長城的新能源技術得到了穩步的發展並且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以及第一手資料。

而在研發過程中,WEY P8不僅僅按照國內法規進行了研發,同時還參照了更多很多國際法規來打造更適合大眾的產品。

和很多粗製濫造的新能源車不同,P8把電池包放在遠離乘員艙的車尾,並且經過了反復的安全性測試來驗證這一結構的安全性。事實上,在發佈會現場進行了FMVSS 301法規下的尾部碰撞測試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Pi4是個什麼神仙?

這是一張現今各種混合動力技術的佈局解說圖,不難看出,長城Pi4平臺方案採取的是很典型的歐洲混聯式系統邏輯,也就是一套P0+P4架構組成的混動雙軸驅動技術。通過與發動機並列的BSG電機和後軸的驅動電機實現多種模式的混合動力輸出。

通俗地說就是在傳統前驅技術的基礎上,增加啟動時發電機的輕度混動技術,同時採用純電驅動的後橋。這也就意味著基於Pi4平臺打造的產品,不僅不用通過傳統的傳動軸便可實現前輪的驅動形式,還可以配合電動機的作用,實現後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的驅動形式。再根據不同模式下的輸出態勢變化,WEU P8又能夠自由選擇5種駕駛模式,以及在四驅形勢下的三種越野模式。而制動能量回收利用率可高達65%,在正常四驅狀況下,前後輪的分配比為前輪52%,後輪48%,並且PHEV動力性可從常規的8%提升至30%。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解一下邁凱輪P1的動力配置和工作模式

Pi4可以充分利用電動後橋進行能量回收和低速行駛,前後軸扭矩的合理分配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發動機的效率,同時避免某一驅動軸因附著力不足而出現的打滑。依託Pi4平臺的車型不僅可以達到其他混合動力系統架構車型難以企及的整車效率,還能在乾燥瀝青路面實現60%最大爬坡度。

後橋的西門子永磁同步電機,配合 2 檔電動專用減速箱,在滿足 50km 的日常純電行駛的同時,還可以優化電機工作效率,帶來更低的電量消耗。與常規電動減速器相比, 2 檔減速器可以節省額外 2%電能消耗。

未來新能源到底是純電?混動?燃料電池?

這是一張較為理性的,對於未來汽車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圖,不難看出,氫燃料電池車將會是新能源的主流方向,而同時,燃油插電混動汽車也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得到進一步發展。

長城汽車作為目前中國最大SUV製造商,由於SUV產品本身特性,產品的燃油經濟性不高,在“雙積分”政策的嚴苛要求下,長城汽車選擇在新能源方向上,實現純電、插電式混動和氫燃料電池三條主線同步發展。

Pi4會是長城的未來嗎?

得益於Pi4的平臺佈局,使得整個動力系統不會受限於車身尺寸限制,而已有的技術也將在今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轉化。

P8作為Pi4技術架構下的一代產品,而相應的二代、三代、四代產品也已經在研發中,基於VV5車體的二代產品很快也將面世。

當然了,在我看來,雖然P8上仍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長城一貫的踏實和對待產品的認真態度,還是非常能讓人信服的。P8作為Pi4架構的試水產品,相信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用戶的信賴,也將為車城開出一片新的天地。作為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P8是值得期待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