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爸考媽助力高考

話題

如何選擇大學和專業?這是擺在考生和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 家長自覺在學習上不能給予孩子幫助, 於是把目光投向大學擇校和專業選擇上, 卯足幹勁, 緊鑼密鼓地篩選和琢磨資料, 希望為孩子挑選最適合的學校及專業。

大學擇校、選專業, 這與高中生涯規劃相關。 選擇大學和專業時, 誰來做主?這個問題不能簡單地回答家長或是孩子, 而是要有一個“匹配”的概念。

何為高中生涯規劃

生涯規劃分為四個方面——自我探索、環境分析、評估匹配、適時調整。 比較科學的專業選擇應該是在自我瞭解和環境分析之後, 評估匹配兩者的適配情況後再作出合理的選擇。

自我探索。 大致要包含興趣、愛好、價值觀、能力、性格等方面, 可以通過自我分析、專業測評、他人評價等多方面綜合瞭解自我。

環境分析。 包括大學與專業、專業學習課程、就業情況、社會環境、行業環境、企業環境、工作內容等。

作適當的自我評估

舉個例子:小A是一名男生, 自小喜歡動手拆卸一些小器械, 動手能力比較強, 性格偏於安靜, 將來也較想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 那麼, 他需要選擇什麼專業來匹配自己呢?這時小A的父母就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搜集資訊,

瞭解機械類相關的專業, 並且要是側重操作而非理論的, 如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看起來跟小A的興趣接近, 但這個專業偏向的是設計、研發和應用, 而非操作。 這就要求家長對專業做充分瞭解, 避免只觀察表像就下決定的武斷選擇。

再舉個例子:小B喜歡唱歌或者表演, 未來希望從事相關的行業, 然而自己的優長點並不在此, 此矛盾會給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就業帶來諸多困難。 所以, 家長在進行興趣、愛好與專業匹配後, 不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性格作出匹配。

學校VS專業

家長和學生都以學校的知名程度作為選擇的標準, 這是一個誤區, 名校固然不錯, 但也不能光環效應。 我認為還是要依據孩子的成績、選擇的專業來綜合衡量和選擇大學。

考生忙於攻克學習難關, 關於學校和專業的選擇, 需要依賴家長。 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想學習的專業做調查報告, 將該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學排名(建議按錄取批次分類)、往年錄取分數、專業設置、就業出口情況、行業情況(行業前景、薪資情況等)。

有了這份調查報告, 孩子就可以很從容地參加考試。 因為往往考生壓力大, 是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掌控感, 覺得自己如果考砸了, 人生就完了。

舉個例子:小C想從事心理諮詢工作或從事相關的職業, 她平時的成績介於重本和本A之間。 如果有這樣一份報告, 她會知道今年的高校學科評估中, 心理學A+的有北大、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 這3所院校都有諮詢專業, 側重或有不同, 但都可以接受。 這時小B就不會偏執地要求自己必須要考到什麼成績, 壓力降下來了, 發揮也許反而更好。 (舉例只為說明, 學習相關的具體情況請自行調查)

生涯規劃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需要孩子和父母多一些耐心、思考和準備。希望通過父母的助力讓孩子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將來從事自己心愛的職業,幸福一生。

專家介紹——李巍

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心理教師、心理備課長。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小學心理健康A證。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協會(ISST)發展小組成員,國際心理分析協會(IAAP)發展小組成員,廣東省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專委會心理諮詢工作室“心靈之約”諮詢師。譯著《理性情緒》。

記者:李坤媛

通訊員:何偉娥

編輯:王鎮強

需要孩子和父母多一些耐心、思考和準備。希望通過父母的助力讓孩子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專業,將來從事自己心愛的職業,幸福一生。

專家介紹——李巍

廣東實驗中學附屬天河學校心理教師、心理備課長。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小學心理健康A證。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協會(ISST)發展小組成員,國際心理分析協會(IAAP)發展小組成員,廣東省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首批會員,專委會心理諮詢工作室“心靈之約”諮詢師。譯著《理性情緒》。

記者:李坤媛

通訊員:何偉娥

編輯:王鎮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