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自私的孩子身邊都有個這樣的長輩,你是這樣的長輩嗎?

孩子的自私無禮, 從來都是家長的縱容造成的

今天寫下這篇文章, 是因為前兩天帶寶寶到超市幼兒遊樂場裡發生的事情。

允兒現在一歲半, 很開朗也很好動。 在遊樂場裡不論什麼遊樂項目都玩, 爬上爬下的玩得不亦樂乎。 從滑梯上下來, 坐在波波池裡的樣子顯然也是累了。 我把允兒抱出來, 讓她喝點水, 用小毛巾把汗擦乾再繼續讓她玩。

這時, 她看到了地上有兩個橡皮球, 一個紅色的, 一個白色的, 她就過去撿起來, 走到我身旁我陪她玩了起來。 過了幾分鐘, 一個稍大一點的女孩子, 兩歲左右, 是奶奶帶著她來玩的。

允兒在一旁繼續玩著, 那個女孩蹲在允兒旁邊看了十來秒, 突然伸手把紅色的球拿走了, 允兒蒙了一下, 反應過來就追那個女孩。 剛開始的時候, 我還在跟允兒說“我們玩白色的這個啊, 分享一個給姐姐玩。 ”但是這個時候, 女孩走過來把允兒手上白色的球也拿走了, 允兒開始哭了伸手要拿回小球, 追在那個女孩身後, 但那個女孩擺出的是一副“不給”的樣子。 那一刻我只是認為孩子不懂事, 沒想那個奶奶沒有制止女孩的行為, 還理所當然的表情對我說, 給孩子玩一下, 那邊還有其它的。

這樣說得就沒水準了, 讓人不愛聽。 什麼叫給孩子玩一下?什麼叫那邊還有其它的?允兒還在哭著要小球, 這時我特別特別特別的沒有風度, 也不會給這個家長好臉色, 我從孩子手裡把兩個球都拿回來, 還是控制好音調說:“這個是妹妹先玩的, 你找別的玩吧。 ”女孩這個時候哭了, 那個奶奶就不樂意了, 說我怎麼幫著孩子搶別人的玩具, 不懂教孩子, 這麼吝嗇!為了不在孩子面前引起爭吵,

我就說阿姨, 是你的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 你來這裡玩也有個先來後到, 我給你臉也希望你自重。 說完我也把孩子抱走到另一邊去玩, 而那個女孩竟然追上我在我腿上拍了一下。 我看了一眼她的家長, 不僅不勸阻孫子這種行為, 嘴裡還嘀嘀咕咕不知道還說著什麼。 事情就說到這裡, 我認為我自己面對這件事情的做法沒有不當的地方。

01.自私的定義

孩子天生都“自私”, 但是孩子的“自私”不是TA的錯。 對於一個孩子來講, 在TA眼前的一切玩具都是新鮮的, 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孩子吝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吝嗇, 而是害怕別人拿了就沒有了。 那麼相對的, 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 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搶, 只是TA覺得新鮮和新奇。 然而, 這一切都應該建立在教育之上。

02.懂得分享和感恩

父母的做法和教育尤為重要, 遇到孩子“吝嗇”和“霸道”應該教育孩子什麼是分享, 怎樣征得別人的同意一起玩耍, 如果別人給你玩具要懂得感謝也要懂得歸還, 而不是像上面那個家長不阻止、不教育反到將責任推在別人身上,

認為是別人侵犯了孩子。

03.不要責怪別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 哪裡容得下孩子受委屈?首先, 家長面對孩子之間發生小吵小鬧時不要問“誰欺負你了?”可以問“遇到什麼事情了?”孩子回答以後, 如果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也不要當著孩子面責怪別的孩子, 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開導, 例如:這鐘行為你不可以和TA一樣哦。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任務,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其實誰對是非對錯沒有一個很平衡的對待方法,只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不是要將孩子變成“小霸王”,而要給到孩子有識別是非的能力。你們覺得呢?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首要任務,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其實誰對是非對錯沒有一個很平衡的對待方法,只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這個問題上,不是要將孩子變成“小霸王”,而要給到孩子有識別是非的能力。你們覺得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