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散文|中山櫻雨

歡迎點擊上方“撿拾光陰的碎片”關注我們!

中山櫻雨

文:風剪雲

青島的櫻花, 自從日本佔領時便被引植, 或許那時的侵略者也是孤獨而思念家鄉的, 因此, 便將他們崇為國花的櫻花樹種在他們殖民的地方聊以自慰(實際上櫻花原生還是中國)。 從此, 青島那一樹樹的櫻花, 便成了侵略者罪行的見證, 也成了對那段歷史恥辱的提醒。

櫻花開, 記憶也打開, 賞花便有了更深的意味。

就櫻花本身來說, 是美的, 雖有花語, 卻也無罪, 無論花開花謝開在何處謝在何處, 僅僅是樹木該有的四季輪回。 在青島, 櫻花當數中山公園裡的植株最老,

盛開最為壯觀。 每至四月, 去公園賞櫻便成了民眾最為愜意的事情。

中山公園得名于二十世紀初。 原為會前村村址, 有360餘戶以漁業為生的村民。 1898年德國強佔膠州灣後, 於1902至1905年間將原村落拆除, 建為植物試驗場, 取名森林公園。

1914年日德戰爭後, 日本代替德國統治青島, 便在公園內擴種櫻花, 形成了一條長一公里, 貫通公園南北的櫻花長廊, 公園也更名為“會前公園”“旭公園”。 1922年民國時收回青島主權, 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將公園更名為中山公園並沿用至今。

公園構建於青島著名景區八大關的西北角, 東鄰植物園、湛山寺, 背靠信號山, 西接小魚山, 南瞰黃海, 整個地貌成北高南低的簸箕形狀, 真應了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的句子。

近得園來, 門前有三兩棵兩人合抱的銀杏樹, 同樣是公園年輪的名片, 近之頓覺一種有史而又綿長的古樸韻味。 進得園內, 首先躍入眼簾的是一處人造的圓形噴水池, 不是常年噴水, 但池周有冬青等常綠植物掩映, 倒也顯得不造作。

繞池放眼環顧, 園內高大樹木青翠於眼, 多為松柏、青樸, 偶有翠竹隱於樹下輝映, 如若丹青卷明暗有秩。 左手是眾樂園, 右手是小森林, 正前方便是一條稍顯筆直的主道順勢而上。 這條道路便是原先日寇強佔時建成的櫻花大街, 近萬株櫻花樹夾道而立, 尚有一些紫薇、迎客松、冬青等往縱深擴展, 將整個公園打扮成主題分明的特色景觀。

由於公園三面環山, 南朝大海的獨特位置, 公園裡的植物在地理環境上便也占盡了優勢。 每到入春, 園內的玉蘭、迎春、耐冬等便在雖寒尤暖的公園裡競相爭芳, 黃的、紅的、紫的、白的, 將春色盡綴園內, 好一派鬧春景象。 數花之中, 當數櫻花最有氣勢, 進入四月, 僅僅三四日暖陽, 便有了滿枝的花蕾, 一兩場春雨後, 那些如豆大小的蕾便伸開了懶腰, 經不住幾縷春風稍事撩撥便會春心蕩漾, 順勢露出華美的容顏, 白的素淨俏麗, 粉的笑靨含羞, 點點花蕊如同日本女人的彩妝, 綴在或粉或白打底的臉上, 如同一塊香甜的糕點上點綴的幾粒芝麻和果仁碎屑,

勾起人們親近之的無限欲望。 待到四月中下旬櫻花旺期, 所有的櫻花悉數綻開, 素白色的單櫻、淺粉紅的重瓣櫻花堆滿樹枝, 眾芳雲集, 燦若雲霞, 整個公園如同進入一個夢幻的迷人世界。 只在瞬間, 便以一場盛會掩了那些零星的花兒。

著名文學家何為先生曾作《櫻花之憶》一文描述, 文中寫道:“那一大片一大片豔麗奪目的櫻花, 像桃色的雲, 像迷茫的霧, 像透明的泡沫, 比飛絮更輕柔, 比雪花還要耀眼。 它好像是在人們不經意之中突然燦爛起來, 容光煥發, 嫵媚動人, 給每個遊人以無盡的喜悅。 繁花似錦, 就壓在你的頭上, 你仿佛感到整個身體輕盈地浮泛在櫻花的海洋裡。 溫柔的櫻花似乎要把你輕輕地從地面上托起來。 ”寥寥數語,便把中山公園的櫻花盛事描繪得淋漓盡致。

一到櫻花盛開季,公園裡萬頭攢動,人擁如潮,似乎島城的人已經傾巢而出,人比花多,可謂“花事動京城”。

我不喜歡這種萬人齊聚的場面,其時已經不是賞花了,在喧鬧擁擠的環境裡,那份賞花的心境和氛圍已然失卻,剩下的只有跟行與煩躁。

有時我想,櫻花的花期,與節氣似乎很有契合,尤其是素白的單櫻,總是在農曆的清明節左右率先綻放,無管風雨冷暖。因此,我對單櫻的感覺要勝過其它品種。那種單薄淡雅的小花瓣,將一樹枝椏打扮的白白淨淨,不張揚不妖豔,似乎在默默地寄託著某種哀思。

因此,我總是選擇在天氣不夠好的時候去賞那櫻花,如果再飄幾點寒絲絲的雨更好,這樣,僅有那麼仨倆懂花之人在稍顯冷寂的氣氛中,漫步在單櫻如練的公園小道,總讓你對這腳下的土地記憶的過往多一點時間靜靜去沉思。

若是再稍稍有一陣風來,那單櫻的花瓣便如雪花般輕輕盈盈地,在空中上下翻飛,旖旖旎旎地飄落,將一場前世的記憶,灑在你的發梢、眉前、腳下,有時又不知不覺地將歷史的畫面落你滿懷,讓你不得不停步,伸出雙手去接納那些無辜的墜落與凋零,更有一些觸動心靈深處的情愫隨落英而殤。

有時我看著那和雨的落英,仿佛是那東瀛蠻夷無辜的女人長留異國的淚滴,在每一個清明節的到來之際,以一場花事的形式,來重提那段不光彩的歷史,以一場花雨的形式,來祭奠和告慰當年那些冒然走進他國傷害鄰邦的強盜之舉丟了性命的不值,每一次花開便是一次悄悄的凝思和釋然,每一次花開也是一次深記和提醒,那些被霸權和貪欲遺棄在他鄉的亡魂,唯有借異國花開的方式來告知世界同享和諧方為蒼生福祉。

一次花開,便是一次回憶,或許時間可以拋棄一切,但總抹不去歷史的痕跡,歷史也許不會重演的。就像當年,日寇強佔青島時建在中山公園東南的日軍司令部一樣,那些因侵略而命喪此地的亡魂,何曾想到當年他們在異國炫耀武力的處所,如今倒成了我海軍的指揮機關呢?歷史往往不以人的意志所改變的,不是你的終不是你的,你若強求必然會付出讓己痛心的代價,因而,歷史當謹記,否則很有可能就會重蹈覆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像日本侵華時擴種的櫻花,只不過在漢唐時期遠嫁了東瀛,之後再次回轉,回到了文明而善良的中華大地,始終沒有失卻這方土地善良而友好的本性,從而開得更為絢麗和涵養。有人說,在中國的櫻花,比日本的櫻花更為活力和多姿,花事更為濃郁,我想說,那是因為本性的返真。

中山櫻雨,一次落英便是一段歷史的直白,無論是花開還是花落,請以一顆友善的心看待。

作者:風剪雲,我在詞句中找你的影子,你的影子卻印成了我的字……

”寥寥數語,便把中山公園的櫻花盛事描繪得淋漓盡致。

一到櫻花盛開季,公園裡萬頭攢動,人擁如潮,似乎島城的人已經傾巢而出,人比花多,可謂“花事動京城”。

我不喜歡這種萬人齊聚的場面,其時已經不是賞花了,在喧鬧擁擠的環境裡,那份賞花的心境和氛圍已然失卻,剩下的只有跟行與煩躁。

有時我想,櫻花的花期,與節氣似乎很有契合,尤其是素白的單櫻,總是在農曆的清明節左右率先綻放,無管風雨冷暖。因此,我對單櫻的感覺要勝過其它品種。那種單薄淡雅的小花瓣,將一樹枝椏打扮的白白淨淨,不張揚不妖豔,似乎在默默地寄託著某種哀思。

因此,我總是選擇在天氣不夠好的時候去賞那櫻花,如果再飄幾點寒絲絲的雨更好,這樣,僅有那麼仨倆懂花之人在稍顯冷寂的氣氛中,漫步在單櫻如練的公園小道,總讓你對這腳下的土地記憶的過往多一點時間靜靜去沉思。

若是再稍稍有一陣風來,那單櫻的花瓣便如雪花般輕輕盈盈地,在空中上下翻飛,旖旖旎旎地飄落,將一場前世的記憶,灑在你的發梢、眉前、腳下,有時又不知不覺地將歷史的畫面落你滿懷,讓你不得不停步,伸出雙手去接納那些無辜的墜落與凋零,更有一些觸動心靈深處的情愫隨落英而殤。

有時我看著那和雨的落英,仿佛是那東瀛蠻夷無辜的女人長留異國的淚滴,在每一個清明節的到來之際,以一場花事的形式,來重提那段不光彩的歷史,以一場花雨的形式,來祭奠和告慰當年那些冒然走進他國傷害鄰邦的強盜之舉丟了性命的不值,每一次花開便是一次悄悄的凝思和釋然,每一次花開也是一次深記和提醒,那些被霸權和貪欲遺棄在他鄉的亡魂,唯有借異國花開的方式來告知世界同享和諧方為蒼生福祉。

一次花開,便是一次回憶,或許時間可以拋棄一切,但總抹不去歷史的痕跡,歷史也許不會重演的。就像當年,日寇強佔青島時建在中山公園東南的日軍司令部一樣,那些因侵略而命喪此地的亡魂,何曾想到當年他們在異國炫耀武力的處所,如今倒成了我海軍的指揮機關呢?歷史往往不以人的意志所改變的,不是你的終不是你的,你若強求必然會付出讓己痛心的代價,因而,歷史當謹記,否則很有可能就會重蹈覆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像日本侵華時擴種的櫻花,只不過在漢唐時期遠嫁了東瀛,之後再次回轉,回到了文明而善良的中華大地,始終沒有失卻這方土地善良而友好的本性,從而開得更為絢麗和涵養。有人說,在中國的櫻花,比日本的櫻花更為活力和多姿,花事更為濃郁,我想說,那是因為本性的返真。

中山櫻雨,一次落英便是一段歷史的直白,無論是花開還是花落,請以一顆友善的心看待。

作者:風剪雲,我在詞句中找你的影子,你的影子卻印成了我的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