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長們要警醒!這個4歲娃玩耍時吃乾果,不慎將乾果粒吸入氣管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4歲的嘟嘟(化名)一邊和弟弟玩耍, 一邊吃巴旦木, 不慎將未嚼碎的巴旦木碎粒吸入支氣管引起肺氣腫,

經手術取出巴旦木碎粒, 目前孩子恢復良好。

4月27日, 在烏魯木齊兒童醫院耳鼻喉科病房, 術後的嘟嘟正在和父親扳手腕比賽, 父親阿迪力·努爾買買提向記者介紹了事情的始末。

阿迪力是和田墨玉縣一家醫院五官科醫生。 4月25日23時許, 嘟嘟正和2歲的弟弟一邊吃巴旦木一邊玩耍, 期間嘟嘟大笑一聲後突然劇烈地咳嗽了幾聲, 阿迪力警覺地問到:“有沒有不舒服?”嘟嘟回答:“咽下去了, 沒事。 ”

“我擔心有異物進入氣管, 一直觀察他的變化。 ”阿迪力江回憶, 第二天早上, 孩子吃過飯後又開始咳嗽, 他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果然有巴旦木碎渣進入了嘟嘟的右側支氣管, 右側已經出現氣腫。

阿迪力江說, 兒童氣管異物手術風險大, 需要醫生具備嫺熟的操作技術,

當地醫院條件有限, 於是立即轉診至烏魯木齊兒童醫院。

當阿迪力一家奔赴機場時, 烏魯木齊兒童醫院已為嘟嘟開通綠色通道, 醫生護士待命等候。

21時30分, 嘟嘟抵達烏魯木齊兒童醫院, 直接進行術前檢查。 23時開始手術。

該院耳鼻喉科主任孫崗介紹, 手術需要用一根直徑約4毫米的冷光源支氣管鏡探至肺部, 用細長的鑷子小心地夾出異物。 低齡兒童的氣管教狹小, 操作過程中不能完全堵住氣管, 需要留有一定的呼吸空間, 因此醫生的操作空間也就在2毫米左右。

“在異物的刺激下管腔內分泌出痰液, 這要求醫生必須的操作必須又快又穩。 ”孫崗說, 手術歷時半小時, 成功從堵塞的氣管內取出3顆麥粒大小的巴旦木碎粒。

嘟嘟目前恢復良好, 再留院觀察兩天后即可出院。

“一年裡, 我們至少接診400多例氣管異物的患兒, 多見於3歲以下的兒童, 異物基本上都是瓜子、花生、大豆、筆帽頭、小飾品等等。 ”孫崗提醒廣大家長, 防止孩子誤食導致氣管異物, 最重要的是預防。 一旦發生誤食, 可讓患兒趴在兩腿間, 頭低腳高, 拍擊患兒兩肩胛骨間區域, 以期異物鬆動排出。 如無效, 則需立即送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