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民為先 傳遞溫暖情懷

陽春三月, 在舒城縣南港鎮, 當地企業家樊浪生在農業種植基地忙碌著, 他利用所學專業和在外打拼掌握的銷售管道, 回到家鄉創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帶領當地群眾種植富硒農作物, 讓鄉親們的生活越過越好......這是我市近年來以“創業江淮”為統領, 加大創業扶持力度, 鼓勵科研人員、高校畢業生、企業技術人員返鄉創業的一個縮影。

悠悠萬事, 民生為先, 百姓至上。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期間, 就做好民生工作作出重要論述, 要求扎實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兩年來, 全市上下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明確重點、找准抓手, 扎扎實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不斷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

據瞭解, 2016年、2017年, 我市城鎮新增就業分別為6.1萬人、5.39萬人, 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城鎮登記失業率均低於4.5%的年度控制目標;全市開發公益性崗位分別為2272個、2312個, 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等工作成果, 傳遞著深厚的民生情懷。

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

就業直接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保障和改善民生, 是推動發展的根本目標。

陽春三月, 在金寨縣桃嶺鄉扶貧驛站, 機器運轉不斷發出“哢哢”聲, 工人們正在對竹工藝品進行剖絲、切絲、刮削、磨光等工序加工, 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 這是一家竹編廠, 正在車間做工的都是當地群眾,

他們通過在家門口打工, 既照顧了家庭, 又增加了收入, 這是我市開展的扶貧驛站建設的其中一家。 2017年以來, 我市作為全省建設就業扶貧驛站先行先試的市縣之一, 市人社局出臺了《六安市就業扶貧驛站建設實施方案》, 各縣區採取政府投資、幫扶單位捐建、企業自建等多種方式, 通過整合資源、疊加政策、優化服務等手段, 多措並舉推進扶貧驛站建設, 積極探索就業扶貧驛站規範化管理和可持續運營模式, 大力開發居家就業崗位和輔助性就業崗位, 鼓勵各驛站積極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電商服務, 特別是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

我市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

兩年來, 我市實施就業脫貧工程, 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就業脫貧工程實施方案》、《六安市勞務輸出促就業脫貧工作實施意見》等檔, 開展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摸底調查工作, 提出了精准識別、建庫立卡, 精准對接、加強協作, 精准培訓、提升技能, 精准服務、穩定就業, 精准施策、提供支撐等五項具體措施, 並引導我市熱心公益、待遇較高、交通便利國有及民營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 成為就業扶貧基地, 説明貧困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

2016年, 全市建立貧困勞動者就業脫貧和轉移就業資訊台賬26.1萬人, 幫扶勞動年齡段內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勞動者3.7萬人, 幫扶措施落實率100%, 已實現就業3.67萬人, 穩定就業29803人, 當年實現脫貧1.1萬人;2017年,

全年幫扶就業人數1.83萬人, 已實現就業脫貧人數為2.91萬人, 重點組織開展了就業扶貧驛站建設、居家就業、轉移就業、就業兜底、技能脫貧等八大專項行動計畫, 全市建設完成就業扶貧驛站292個, 帶動1667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全市範圍內招募就業扶貧基地193家, 提供崗位1.45萬個, 吸納1836 名貧困勞動者就業。

同時, 我市還積極鼓勵大眾創業, 2016年各類創業培訓達2000餘人, 兌付創業培訓補貼265.18萬元;2017年, 完善創業扶持政策, 鼓勵各類創業主體發展, 創業帶動就業成效明顯, 全市新登記私營企業11511戶、個體工商戶24222戶, 開展創業培訓2182人,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48億元, 惠及118個小微企業和8600余名個體創業者, 間接帶動就業1.84萬人。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就業是民生之本,

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是民生之基。

家住霍山縣諸佛庵鎮大嶺村的貧困戶張士國, 2016年被查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 由於家庭困難無錢治療。 在健康脫貧工程實施後, 張士國的擔憂已不再是個問題, 他於2017年5月在安醫附院進行了心臟搭橋手術。 在“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健康脫貧政策體系下, 基本醫保補償門檻大幅降低, 另外, 貧困人口一個年度內在縣、市、省醫療機構住院個人負擔不超過3000元、5000元、10000元;同時, 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 經“三保障一兜底”綜合醫保補償後, 剩餘合規費用還能由補充醫保再報銷80%。 張士國說:“看病治療用了18萬, 自己只掏了1萬, 沒有現如今的好政策, 我就做不了這個手術, 報銷不了十幾萬呢。”

2016年4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城鄉醫療保障制度,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和健康兜底保障“四位一體”的政策框架,“四位一體”保障“一站式”服務全面開通,在城鄉居民保險待遇均等化、健康扶貧精准化和服務群眾便捷化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兩年來,我市繼續以鞏固完善統籌城鄉醫保制度成果為抓手,以實施健康脫貧工程為突破口,謀發展、惠民生、出實招、增福祉。2017年1月1日兩項制度並軌實施以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穩步運行,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基金運行基本平穩,政策設計符合預期,實現了多方共贏,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共支付414.11萬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費用38.14億元,支付5.11萬人大病保險費2.35億元。

健康脫貧工程實施效果顯著,制定了常見慢性病評審標準和定額標準,明確普通門診報銷政策,配合有關部門出臺文件和配套政策,建立醫療救助、健康兜底保障資金正常撥付機制;在醫保資訊系統精准識別貧困人口,制定“一站式”結算辦法,提供一站式結算服務;建立了貧困人口基層首診、分級轉診和雙向轉診制度,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規範就醫診療行為,維護就醫秩序穩定。截止今年3月底,共為26.93萬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支付綜合醫療保障待遇12.27億元,支付13.81萬人次“180”補充醫保0.17億元。

我市還扎實推進居民醫保民生工程,制定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健康兜底“351”保障和貧困患者慢性病費用補充醫療保障“180”工程四項民生工程實施辦法,以及目標任務分解和責任落實工作;做好商保公司集中投保、大病保險費用運行分析、費用籌集、費用測算清算和大病保險賠付核查工作等。

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順利實現,在做好市級統籌“一卡通”和省內聯網即時結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跨省醫保費用結算工作,2017年7月1日,我市金保工程核心三版系統順利上線,成功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醫療。目前,已與省內、外8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聯網結算住院服務。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1426人次享受到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涉及醫療費用總計達3718萬元。

讓困難群眾得到更多關愛和救助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市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提升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醫療救助等各項救助水準,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努力讓困難群眾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愛和救助。

據瞭解,2016年中央和省級投入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資金共4.27億元;2017年中央和省級投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資金(包含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3.48億元,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3654萬元,社會救助資金(包含城鄉低保、城鄉醫療救助、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流浪乞討、臨時救助、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6894萬元。

截至今年3月,我市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和補助水準分別達到月人均500元、358元,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4.3萬人。農村低保達到月人均265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集中供養每人每年分別為3800元、5100元,全市22.03萬農村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實現了“政策性脫貧”,充分發揮了農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全市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6.54萬人,支出資金9.12億元。我市還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600元提升為每人每月900元,集中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000元提升為每人每月1300元,增幅分別達到50%、30%。

為最大限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支出負擔,我市重特大疾病或重症慢性病醫療救助範圍既可以按照“所患病種”確定,也可以按照患者個人自付的“醫療費用”確定。資助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貧困人口和低收入醫療救助對象參加當地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其中,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和貧困人口代其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參保資金。兩年來,實施醫療救助361142人次,其中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86892人次。

社會救助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為了讓困難群眾跟上邁向小康的步伐,社會救助必須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強規範管理。我市在認真落實申請受理、審核審批和加強業務培訓的基礎上,先後開展了低保整改任務自查、農村低保全面排查、社保兜底清理整頓等專項行動,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努力推動社會救助公平公正、陽光規範。

報銷不了十幾萬呢。”

2016年4月1日,我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城鄉醫療保障制度,2017年1月1日正式實施,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和健康兜底保障“四位一體”的政策框架,“四位一體”保障“一站式”服務全面開通,在城鄉居民保險待遇均等化、健康扶貧精准化和服務群眾便捷化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兩年來,我市繼續以鞏固完善統籌城鄉醫保制度成果為抓手,以實施健康脫貧工程為突破口,謀發展、惠民生、出實招、增福祉。2017年1月1日兩項制度並軌實施以來,城鄉居民醫保制度穩步運行,各項政策有效落實,基金運行基本平穩,政策設計符合預期,實現了多方共贏,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共支付414.11萬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費用38.14億元,支付5.11萬人大病保險費2.35億元。

健康脫貧工程實施效果顯著,制定了常見慢性病評審標準和定額標準,明確普通門診報銷政策,配合有關部門出臺文件和配套政策,建立醫療救助、健康兜底保障資金正常撥付機制;在醫保資訊系統精准識別貧困人口,制定“一站式”結算辦法,提供一站式結算服務;建立了貧困人口基層首診、分級轉診和雙向轉診制度,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規範就醫診療行為,維護就醫秩序穩定。截止今年3月底,共為26.93萬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支付綜合醫療保障待遇12.27億元,支付13.81萬人次“180”補充醫保0.17億元。

我市還扎實推進居民醫保民生工程,制定城鄉居民醫保、大病保險、健康兜底“351”保障和貧困患者慢性病費用補充醫療保障“180”工程四項民生工程實施辦法,以及目標任務分解和責任落實工作;做好商保公司集中投保、大病保險費用運行分析、費用籌集、費用測算清算和大病保險賠付核查工作等。

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順利實現,在做好市級統籌“一卡通”和省內聯網即時結算的基礎上,積極推進跨省醫保費用結算工作,2017年7月1日,我市金保工程核心三版系統順利上線,成功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醫療。目前,已與省內、外8000多家醫療機構提供聯網結算住院服務。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1426人次享受到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涉及醫療費用總計達3718萬元。

讓困難群眾得到更多關愛和救助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市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體系,持續提升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醫療救助等各項救助水準,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努力讓困難群眾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愛和救助。

據瞭解,2016年中央和省級投入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資金共4.27億元;2017年中央和省級投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資金(包含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臨時救助)3.48億元,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3654萬元,社會救助資金(包含城鄉低保、城鄉醫療救助、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流浪乞討、臨時救助、孤兒基本生活保障等)6894萬元。

截至今年3月,我市城市低保保障標準和補助水準分別達到月人均500元、358元,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對象4.3萬人。農村低保達到月人均265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集中供養每人每年分別為3800元、5100元,全市22.03萬農村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實現了“政策性脫貧”,充分發揮了農村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全市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16.54萬人,支出資金9.12億元。我市還提高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600元提升為每人每月900元,集中供養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費由原來的每人每月1000元提升為每人每月1300元,增幅分別達到50%、30%。

為最大限度減輕困難群眾醫療支出負擔,我市重特大疾病或重症慢性病醫療救助範圍既可以按照“所患病種”確定,也可以按照患者個人自付的“醫療費用”確定。資助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貧困人口和低收入醫療救助對象參加當地農村合作醫療或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其中,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和貧困人口代其繳納個人應負擔的全部參保資金。兩年來,實施醫療救助361142人次,其中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86892人次。

社會救助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為了讓困難群眾跟上邁向小康的步伐,社會救助必須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加強規範管理。我市在認真落實申請受理、審核審批和加強業務培訓的基礎上,先後開展了低保整改任務自查、農村低保全面排查、社保兜底清理整頓等專項行動,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努力推動社會救助公平公正、陽光規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