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聽經要轉為你人格的一部分

宋朝的大將, 曹彬他每攻下一個城門, 都要求部下不准亂殺無辜, 不准掠奪民財, 不能搶民女。 違者一律殺頭。 他的軍隊嚴明。 而且為人宅心仁厚, 有個部下犯錯, 本來要責罰, 他都推遲一年後。 原來這個部下新婚, 怕他家人覺得新婚女方克夫, 以後使她難以立足。 所以才婚後一年給他責罰。 記得曹彬在二十多歲時, 有個半仙看他面相, 說他活不過四十歲。 但他後來一直行善, 活了69歲。 子孫九人都很發達。

對於世間的忠義之士, 孝子, 貞婦等, 正義人士都應該保持一份敬仰。 古人讚揚關羽, 義薄雲天, 忠心蓋日月。 所以佛弟子, 可以多看聖賢錄, 看古代聖賢, 是如何保持內心的良知, 正義。 可以去除掉我們內心的陰影。

我講法的目的, 是為了修行, 淨化自己, 端正自己。 你聽法的目的, 也是如此。 要成為人格的一部分。 而不是為了聽了耳根舒服。 所以不要求大法, 應該看古聖賢怎麼做, 古代高僧怎麼做, 然後融入自己, 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這才是聽法的目的, 為了修行。

聽法, 不是增長知見, 而是融入修行。 不是表現文字, 表現自己懂得多, 而是修正過去的惡習, 而成就內心的善。 如果懂多了, 但人格卻沒有發生改變,

那不過是個活動的圖書館而已。

清紀曉嵐一輩子就編輯了四庫全書, 也不寫書。 也編輯了一部《略微草堂筆記》, 講因果, 講鬼神故事的。 人們問紀曉嵐, 怎麼不寫書。 他說, “該說的話, 古人都說了, 我說是多餘的。 ”我想, 修行路上, 要想講知見, 講知識, 講故事, 古人說的多了,

圖書太豐富了, 上網路一看, 高僧大德也在開示, 太多了, 那我說也是多餘的。 那我說, 是為了我說, 有個意義:我說這麼多, 是為了修正我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