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婚姻敏感期,隱藏著孩子未來幸福的密碼,你讀到了嗎?

引文:有關婚姻家庭的認知與能力, 就隱藏在童年的敏感期裡。 孩子今後幸福的鑰匙, 也攥在父母的手裡。

作者:皎潔的後青春時代

早餐時間, 冰兒一邊吃著媽媽新烤的藍莓椰蓉麵包, 一邊問媽媽:“我和爸爸你最愛誰?”

媽媽笑著說:“你和爸爸我都愛。 ”

冰兒不依不饒地接著問:“我是說你第一愛的是誰?”然後得意洋洋地等著媽媽說出那句他最喜歡聽的話。

不料, 媽媽望了一眼正在洗漱的爸爸, 毫不遲疑地說:“我最愛的人, 排名第一的是爸爸。 ”

冰兒失望地說:“為什麼不是我?”

媽媽笑著說:“因為爸爸是我老公啊!媽媽愛爸爸,

爸爸愛媽媽, 爸爸和媽媽一起愛冰兒。 ”

冰兒恍然大悟:“奧, 我明白了, 將來第一愛我的是我的妻子, 我也第一愛我的妻子, 對吧?”媽媽爸爸相視一笑。

到了三四歲, 孩子會不時冒出一句跟婚姻有關的話。 “我要跟爸爸(媽媽)結婚”, “我喜歡幼稚園的丫丫, 我要她做我的女朋友”……

面對孩子一本正經地說出有關婚姻的話題, 作為家長, 你該怎樣反應?

也許你會當做小屁孩的玩笑話, 一笑置之;

也許你會覺得孩子有所冒犯, 沖孩子一瞪眼:“胡說八道”;

也許你會覺得小孩子開口閉口結婚, 是不學好;

也許, 你會坐下來跟孩子聊一聊關於婚姻和家庭的事……

如果你屬於第四種家長, 那麼, 恭喜你, 做對啦!

按照兒童發展心理過程, 三四歲的孩子, 開始進入婚姻敏感期。

這是一個單純的情感培養和發展的過程, 跟人倫道德無關。 但是跟孩子後續的戀愛婚姻有很大關係。

敏感期是孩子一生的預演。 以婚姻敏感期為例, 如果在家長正確引導下順利度過, 就為孩子的婚姻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果遭遇家長的粗暴碾壓或不正確引導,

孩子的內心深處, 會留下陰影, 將來的婚姻也會受到影響。

電視劇《雙面膠》裡農村出身的王傳志, 從小在母親耳濡目染下, 形成了直男婚姻觀, 把大家庭看得比小家庭重, 母子關係置於夫妻關係之上, 常常配合放任母親刁難城市出身的妻子, 婚姻成了刀光劍影的戰場, 導致孩子夭折婚姻解體。

如果他對婚姻的認知一直停留在原生家庭的理念上, 即使再結一百次婚, 也無法獲得幸福。

有關婚姻家庭的認知與能力, 就隱藏在童年的敏感期裡。 孩子今後幸福的鑰匙, 也攥在父母的手裡。

那麼,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順利度過婚姻敏感期呢?

建議一:幫孩子建立正確的婚姻底層邏輯

冰媽沒有迎合孩子的熱望, 毅然決然說出:“媽媽最愛的是爸爸, 因為他是我的老公”。 這句話, 準確無誤在孩子心中刻下了“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的烙印, 對孩子以後妥善處理婚姻關係塗上了一層溫暖的底色。 同時不動聲色埋下親子終將分離的伏筆, 跟孩子隱隱劃出界限,

避免戀母(父)情結以及媽寶男現象出現。

建議二:讓孩子體驗愛, 習得愛的能力。

小孩子之間看似隨性的戀愛結婚遊戲, 暗含著成人生活的全部密碼, 小孩子就在漫不經心中提升著處理兩性關係的能力。

圖圖每天把自己那塊巧克力帶到幼稚園, 送給妮妮吃。 這是孩子在嘗試著去愛別人;

方方喜歡君君, 可是君君喜歡的是圓圓。 媽媽安慰他說, 你可以去喜歡別的女孩啊。 這件事讓方方體會到愛而不得, 可以轉移目標, 不必死磕;

丟丟把心愛的毛絨抱枕送給環環, 卻遭嫌棄。 老師告訴他, 環環最怕面目兇惡的大灰狼。 丟丟才知道, 喜歡一個人, 要去按照那個人的心意去做;

通過“過家家”式的愛與被愛的練習, 孩子們在一系列啼笑玩鬧遭遇中, 體會幸福與眼淚的滋味,探索習得愛的能力,成為情感的主人。

建議三:推而廣之,學習與人相處。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情感發展的試水,也是人際關係技能的實踐。

通過與喜歡的異性的交往,孩子也會不斷領悟人際交往的訣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被突然襲擊,被打斷,被搶玩具,也不要對別人做類似事情;

關心冷暖,常常陪伴,主動幫助。既適合於自己喜歡的人,也適合其他朋友;

投其所好。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和物品表達喜愛,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摟抱,親吻,觸摸);

有的家長擔心這麼早就和孩子討論婚姻和“撩漢”,“泡妞”的技巧,是否會引發孩子們早戀,有誨淫誨盜之嫌。

錯!

孩子感情的發展,就像小草小花一樣自然而來,你正面引導,就會往健康方向發展。你不理不睬,就會像野草般雜亂無章。你隱晦曖昧,就會導致扭曲畸形。

理性的家長,應該把婚姻敏感期看做一個好機會,用心跟孩子探討一回,演練一番,為孩子未來的幸福打下堅實基礎。

也許你應該想到,父母相親相愛,和諧相處的背影,才是孩子婚姻敏感期最真切最鮮活的教材……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體會幸福與眼淚的滋味,探索習得愛的能力,成為情感的主人。

建議三:推而廣之,學習與人相處。

婚姻敏感期,是孩子情感發展的試水,也是人際關係技能的實踐。

通過與喜歡的異性的交往,孩子也會不斷領悟人際交往的訣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喜歡被突然襲擊,被打斷,被搶玩具,也不要對別人做類似事情;

關心冷暖,常常陪伴,主動幫助。既適合於自己喜歡的人,也適合其他朋友;

投其所好。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和物品表達喜愛,而不是用自己的方式(摟抱,親吻,觸摸);

有的家長擔心這麼早就和孩子討論婚姻和“撩漢”,“泡妞”的技巧,是否會引發孩子們早戀,有誨淫誨盜之嫌。

錯!

孩子感情的發展,就像小草小花一樣自然而來,你正面引導,就會往健康方向發展。你不理不睬,就會像野草般雜亂無章。你隱晦曖昧,就會導致扭曲畸形。

理性的家長,應該把婚姻敏感期看做一個好機會,用心跟孩子探討一回,演練一番,為孩子未來的幸福打下堅實基礎。

也許你應該想到,父母相親相愛,和諧相處的背影,才是孩子婚姻敏感期最真切最鮮活的教材……

作者:教育達人,頭條號簽約作者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