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慶齡臨終前想見妹妹一面,宋美齡冷冷回了6個字,字字戳心

宋靄齡、宋 慶 齡、宋美齡是近代著名的“宋氏三姐妹”, 是近代中國最顯耀的姐妹組合。 慶齡嫁給中山先生, 她一生愛國愛民, 萬民景仰;美齡嫁給蔣介石, 她權勢顯赫, 呼風喚雨;藹齡聯姻孔祥熙, 她善於積財, 富甲天下。 宋氏三姐妹對20世紀的中國擁有不可思議的影響力, 在一定程度上, 影響了歷史的進程。

在兄弟姐妹中, 美齡和慶齡的關係是最好的。 比起大姐靄齡, 慶 齡的性格更為謙和, 在年齡上, 美齡與其也更為接近。 姐妹二人曾共同赴美求學, 一起生活、學習, 慶齡給妹妹許多關心照顧, 二人的感情非常的深。 在中山先生和慶齡的婚事上, 當時, 宋家大部分人都是反對之聲, 唯有美齡是堅決支持慶齡的。 而成為大總統夫人後, 慶齡更成為了妹妹美齡的“偶像”。

而在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婚姻, 姐姐慶齡是持有一些反對意見的, 這使得姐妹間產生了一些誤解。

再加上, 在中山先生逝世後, 蔣介石沒有遵循中山先生的“聯俄, 聯共, 扶助農工”的新三民主義的遺訓。 自此, 姐妹二人的關係開始逐漸疏遠。

儘管如此, 在1949年之前, 姐妹間還是有情義的, 她們經常的聯繫、往來。 在抗戰時期, 姐妹二人對反抗日本侵略, 都表達出了堅定的立場,

還多次為抗日救國, 而共同的奔走呼喊。 有一次, 美齡在得知老蔣有對姐姐不利的舉動後, 她還警告老蔣“不要胡來”。

內戰期間, 慶齡徹底看清了老蔣的險惡嘴臉。 她開始反對內戰, 還多次呼籲美國人民反對美政府對蔣介石進行援助, 這使她和妹妹美齡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疏遠。

1949年, 蔣介石兵敗如山倒, 帶領夫人宋美齡和一批殘兵敗將敗退到了中國的台省。 自此, 慶齡與美齡, 這對20世紀中國最耀眼的姐妹組合因為信仰不同, 在49年後, 就雲水相阻, 天各一方, 姐妹間再也沒有見過面。

1975年4月5日, 蔣介石在臺北病逝。 此後, 宋美齡長期居住在美國。 1980年12月, 已經87歲的慶齡病倒了, 自感時日不多的她, 在病床上想到了親妹妹宋美齡, 她想在有生之年能再見自己的妹妹一面。

於是, 在重病中的她, 就讓曾出任美空軍援華“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將軍的夫人陳香梅女士, 帶一封信給遠在萬里之遙美國的宋美齡。 慶齡讓陳香梅帶這封信給美齡有兩個意思:一是, 自己想在有生之年,

想在臨終前, 再見宋美齡一面;二是, 希望美齡那裡的有幾封中山先生的親筆信能夠還給她。

宋慶齡臨終前想見妹妹一面, 宋美齡冷冷回了6個字, 字字戳心。

陳香梅女士, 此時出任白宮出口委員會副主席, 是共和黨亞裔委員會主席, 享有“中美民間大使”之美譽。 1981年, 在元旦前後, 她作為美總統雷根的特使訪問京城, 並見到了慶齡。

訪問回國後, 陳香梅就把慶齡的這封信帶到了紐約, 當面交給了宋美齡。 但是, 令人意外的是, 宋美齡一直沒有表態。 過了一段時間, 陳香梅又問她, 宋美齡只是淡淡的說了6個字:收到了, 知道了。 然後, 就再也沒有說話了。

“收到了,知道了”,宋美齡冷冷的回了這6個字,字字戳心。就這樣,慶齡自1949年後,直至臨終前,也沒能與親妹妹見上一面。

1981年5月29日,受到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威望的宋 慶 齡,因病在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遺言,其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陵墓的東側。當時,治喪委員會向台省和海外包括宋美齡在內的所有慶齡的親屬都發出邀請,希望能他們都能回國參加慶齡的葬禮。美齡對此作出回應,她致電給台的蔣經國時說:骨肉雖親,大道為重,我等做人做事須對得起國家、民族及總理主義、父親在天靈,其他均無論矣。

“收到了,知道了”,宋美齡冷冷的回了這6個字,字字戳心。就這樣,慶齡自1949年後,直至臨終前,也沒能與親妹妹見上一面。

1981年5月29日,受到人民、海外華人華僑的景仰和愛戴,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譽和熱愛,並享有崇高威望的宋 慶 齡,因病在京寓所逝世。遵照她的遺言,其骨灰安葬在上海萬國公墓她父母陵墓的東側。當時,治喪委員會向台省和海外包括宋美齡在內的所有慶齡的親屬都發出邀請,希望能他們都能回國參加慶齡的葬禮。美齡對此作出回應,她致電給台的蔣經國時說:骨肉雖親,大道為重,我等做人做事須對得起國家、民族及總理主義、父親在天靈,其他均無論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