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凝聚創新向上力量 共創社會責任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 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讓各界企業家備受鼓舞。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 中國企業已經從過去的盈利時代, 進入到社會責任時代。 中國企業要有創造價值的擔當意識, 探索可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 推動企業社會責任普及發展。

作為創新發展引領城市, 深圳一批領軍企業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共創財富公益社會, 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市場責任、社會責任、環境責任”三位一體格局的形成, 成為企業踐行責任的典型代表。

1

國際化的城市, 應該肩負更多的責任擔當。

非洲吉布地, 站在杜哈雷多功能港港務局四層樓頂上, 鳥瞰工作繁忙的港口, 1980年出生的港口運營總監宋銳感慨萬千:“真正的移山填海, 一步步看著它從無到有。 ”

短短兩個月, 新建成的吉布地港就實現了300萬美元盈利。 新港口培訓了大量當地技術人員, 為吉布地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厚的人才儲備, 創造了3000個以上的就業崗位, 並帶動了相關物流等行業的發展。

市場責任,

深企擔當。 “中國速度”在吉布地成就的可喜變化, 正是源於身處國際化最前沿的深圳企業, 在拓展企業全球化戰略佈局的同時, 與當地政府和社群深入溝通, 與當地的人文、習慣深度融合, 通過投資優化競爭環境。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能夠幫助中資企業更好融入海外社區, 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推進項目進展, 使利益相關方受益。 ”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房濤說。

2

創新的城市, 應當孕育最前沿的企業責任踐行理念。

2013年, 從招商銀行行長任上退休後, 馬蔚華一直忙於公益事業。 銀行家背景的馬蔚華提出“公益+金融”的理念, 通過慈善信託、公益創投、社會影響力債券等推動公益事業發展。

“商業銀行追求利潤最大化, 股東回報率最大化,

公益事業追求的是解決社會問題, 推動社會效益最大化, 二者可以有共同的管理模式。 ”馬蔚華引用美國學者德魯克的話來闡述公益金融的意義。 一些社會難題, 只有用市場化手段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指尖公益的力量, 讓使用者紛紛變身社交網路裡的“平民英雄”。 截至2017年, “99公益日”騰訊公益基金會共動員1268萬人次捐款8.299億元, 全國3643個公益慈善項目獲得了網上善者的支持, 善款總額超過13億元。

“科技與慈善互為助力, 兩者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近期推出的一份科技慈善報告中指出, 中國公益慈善的未來發展將與科技發展浪潮相互疊加, 讓慈善融入科技, 科技才能散發出人性的光輝;用科技解決社會問題,

才能實現科技的更大價值。

3

前沿的城市, 應當踐行更多的扶貧責任。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 鄉村家庭健康將有託付, 讓鄉村居民看病不再難。 3月29日,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村工程”扶貧戰略框架協議書, 標誌著總投入100億元的“三村工程”扶貧開始落地實施。

在青海龍藏鄉寄宿制小學支教的東知加正在加速熟悉新環境。 深圳企業紅嶺創投資助1000名大學生前往貧困地區支教, 以教育扶貧和金融創新的新探索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 在深圳, 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 社會扶貧已成為扶貧開發工作的一支重要生力軍,

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工作, 可以實現多贏。

“精准扶貧、鄉村振興不應該是單純只提供資金和硬體上的幫扶, 而應有軟體上的幫扶, 通過‘授人以漁’來不斷增強當地農業產業的自我‘造血’功能, 發展現代農業、環保產業等, 這樣通過精准扶貧, 不僅會説明貧困地區脫貧, 企業自身也會形成新的競爭力、拓展出新的業務形態。 ”房濤說。

4

綠色的城市, 正在探索更多的生態理念。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建設美麗中國。

早在2008年, 總部位於深圳的萬科就將“做卓越的綠色企業”寫入公司願景。 10年來其踐行綠色發展,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築、社區垃圾分類等具體實踐,成為行業標杆。

“我們將把企業的綠色戰略推向深入,以多年的行業積累,積極參與雄安新區、美麗鄉村建設和精准扶貧工作。”萬科2017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如此寫到。

深圳企業綠色責任踐行已經滲透到城市發展的點點滴滴。2017年,比亞迪全球首創車輛對外供電(VTOL)功能,一輛車就是一座移動智慧電站。

“我們有22萬員工,其中有兩萬多名工程師,夜以繼日地在探索人們需要的技術和方案。”比亞迪2017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用電動車替換傳統燃油車,用比亞迪雲軌為地面做減法,從“治汙”到“治堵”,比亞迪已探索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滿足社會對低碳生活的需要。

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正主動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使命中,正是有了這樣的使命擔當,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責任踐行,始於足下。

戴曉曉 向雨航

出 品:珠三角新聞部

策 劃:甘雪明

采寫統籌:曲廣甯 戴曉曉

專案統籌:李朝紅

編輯統籌:陳鴻

版式統籌:範家駿

10年來其踐行綠色發展,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築、社區垃圾分類等具體實踐,成為行業標杆。

“我們將把企業的綠色戰略推向深入,以多年的行業積累,積極參與雄安新區、美麗鄉村建設和精准扶貧工作。”萬科2017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如此寫到。

深圳企業綠色責任踐行已經滲透到城市發展的點點滴滴。2017年,比亞迪全球首創車輛對外供電(VTOL)功能,一輛車就是一座移動智慧電站。

“我們有22萬員工,其中有兩萬多名工程師,夜以繼日地在探索人們需要的技術和方案。”比亞迪2017年社會責任報告中指出,用電動車替換傳統燃油車,用比亞迪雲軌為地面做減法,從“治汙”到“治堵”,比亞迪已探索出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最大程度滿足社會對低碳生活的需要。

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正主動將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的使命中,正是有了這樣的使命擔當,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責任踐行,始於足下。

戴曉曉 向雨航

出 品:珠三角新聞部

策 劃:甘雪明

采寫統籌:曲廣甯 戴曉曉

專案統籌:李朝紅

編輯統籌:陳鴻

版式統籌:範家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