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幫你找到最佳狀態的5個策略

在進行時間管理的時候, 制定計劃和區分優先順序是最常規的管理方式, 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喬西·大衛斯(Josh Davis)換了一個角度,

從身體效能著手教你怎麼快速進入狀態, 利用好每一天。

第一, 關注停頓點。 指的是做完一件事後停下來, 想一想下一件事該做什麼。 這個方法聽上去很簡單, 但是能有意識地去做的人卻很少, 它的本質是讓你有意識地掌控你的行為, 防止你被工作慣性帶著跑。 斯諾克大師賽冠軍奧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在打檯球的時候, 如果覺得自己這一杆打不好, 就會起身調整一下再去打, 看似沒有什麼差別, 但正是這個動作幫助他找到了對球的掌控感。

第二, 管理心理能量。 大衛斯表示, 腦力和體力一樣都是會隨著時間消耗的, 但是由於消耗不明顯, 很難被注意到。 比如你剛寫完一個苦思冥想的策劃案, 馬上又要再記住一段文字,

你可能就會覺得非常吃力, 讀好幾遍都記不住, 就是因為越需要注意力和創造力的工作對腦力的消耗就越大。 因此安排工作時應該儘量先難後易, 抓住早上起床時頭腦活性最大的兩小時。

第三, 理解注意力的特點。 分心是產生創造力的基本機制, 因此為了應對分心可以先讓自己“主動走神”, 專注20分鐘工作後就做一件其他的事情來換換腦子, 起來走走、整理下桌面等等, 等大腦放鬆一下再回來工作時, 狀態就會更好。

第四, 掌控飲食和運動。 這裡說的掌控運動不是讓你去進行高強度的訓練, 而是用輕量的運動來保持大腦清醒, 進行快走或者簡單的有氧運動都可以達到效果。 此外, 飲食上可以少吃碳水化合物和少吃多餐,

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維持在穩定的水準上, 保障大腦高效運轉。

第五, 讓環境為你服務, 避免噪音打斷你的工作。 由於注意力天生就會被意外出現的事物所轉移, 同事打翻了水杯、窗外有汽車鳴笛等等都會影響你的大腦, 比起與環境做對抗,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需要做創造性工作的時候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自己呆著。 此外, 研究表明明亮的藍白光對大腦保持清醒有好處, 所以你可以在辦公室掛上藍色的窗簾, 或者把電腦背景桌面設置成藍色來促進大腦高效能工作。

科技有溫度, 點擊下方, 關注「 酷玩兒」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