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神經幹細胞移植 讓神經元“再生”

論文作者之一盧烈靜博士在實驗中。

通常說起“腦梗”“中風”, 都是生死一瞬間的急救, 未來, 腦梗的治療很可能不需要再與時間賽跑。

近日, 廣州醫生發佈治療腦梗最新研究成果:將經過納米材料改造過的神經幹細胞定向移植到梗死處, 讓腦組織神經元“再生”。 巧妙的顯像劑注入設計, 還可以讓移植進去的神經幹細胞隨時接受監測。

近日,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沈君課題組在國際材料領域科研界頂尖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佈了治療腦梗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將經過納米材料改造過的神經幹細胞定向移植到梗死處, 讓腦組織神經元“再生”, 這樣一來, 救治腦梗病人可更“從容”。 據介紹, 這一成果為提高神經幹細胞治療效果提供了新方法, 有助於推動神經幹細胞治療腦梗死儘快進入臨床。 目前該項研究處於動物實驗階段, 預計 3 至 5 年後在國內可進入臨床試驗和運用。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放射科主任沈君介紹說, 治療腦梗死一直是臨床難題, 腦梗死的致病機理是, 血栓堵塞腦供血動脈, 導致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 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 神經元及神經膠質細胞死亡, 進而產生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 比如常見的面癱、四肢癱瘓等, 嚴重的可直接導致死亡。

醫療界認為, 溶栓是治療腦梗死迅速有效的最佳選擇, 且最為有效的治療是在發病早期。 腦梗死發生後 3 小時內通過靜脈注射藥物溶栓最為安全有效。 如超過 3 小時, 腦梗部位神經元迅速死亡, 溶栓治療效果差, 還易導致腦梗死區出血。 目前國內外大約只有 1 / 3 的腦梗死病人能在發病 3 小時內到達醫院,

僅有少數能得到及時的溶栓治療。

急性期過後, 腦梗死治療主要是採用一些腦保護藥物, 而在慢性期, 主要依靠康復、針刺等手段來進行殘肢的功能恢復, 效果非常有限。 目前, 我國腦梗死患者 70%~80% 因為殘疾而不能獨立生活, 需要長期照護, 給社會、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再生”腦組織神經元

突破治療時間窗限制

沈君介紹, 研究者致力於將神經幹細胞移植到腦梗死區域, 通過細胞增殖分化, “再生”新的神經元, 重建神經環路, 從而修復腦梗死造成的神經功能障礙, 取代受損或死亡的神經細胞, 用這樣的方法代替傳統溶栓治療對原有神經元“爭分奪秒”的搶救, 從而突破治療時間窗的限制。

不過, 在以往的實驗中, 神經幹細胞移植後在梗死的腦組織內並不像人們期望的分化成為神經元,

起到替代死亡神經元的作用。 沈君課題組發現, 在動物模型中,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腦梗死效果好, 但初步的臨床試驗表明, 神經幹細胞治療雖然安全, 但作用於人體的效果卻並不如動物試驗中那麼明顯, 神經幹細胞被注入腦部後的去向也不太受控制, 往往沒有那麼“聽話”地留在腦梗死區域。

專家介紹, 這主要是因為腦梗死處的壞死腦組織會釋放大量的抑制因數, 與神經幹細胞上的 NgR 蛋白結合, 抑制神經幹細胞分化為神經元, 沒有神經元這一基礎單位, 神經環路無法重建, 神經功能障礙也得不到修復。

研究 研製“納米乒乓球”改造神經幹細胞

針對上述難題,

沈君課題組首先是想辦法設計了一段能干擾這種抑制作用的基因編碼序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