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食療與預防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 其病情生理改變是由於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 引起糖、脂肪、蛋白質和繼發性維生素、水、電解質代謝紊亂。 其特徵為血糖過高、糖尿、萄葡糖耐量減低, 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異常。 糖尿病的發病率隨著年齡而增長, 高峰在60歲以上, 所以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按臨床把糖尿病分為胰島素依賴型(Ⅰ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Ⅱ型), 老年糖尿病以Ⅱ型者居多。 本病屬於祖國醫學消渴、消癉範圍。

主症

老年性糖尿病症狀不典型, 不少患者于健康查體或出現合併症狀就診才發現。

臨床典型症狀是:多飲、多食、多尿、消瘦, 或尿有甜味為特徵, 伴有疲乏無力, 皮膚乾燥等症。 容易發生瘡、癤、癰、皮膚瘙癢, 尤其女性, 發生外陰瘙癢, 但老年人Ⅱ型糖尿病“三多”並不明顯, 而併發症發生率高, 嚴重時發生酮症酸中毒。 此外, 此症容易併發肺結核、動脈粥樣硬化, 腎及視網膜等微血管病變, 以及神經病變, 急性感染等。

病因病機

祖國醫學認為老年糖尿病的病因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精神過度緊張、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 素體陰虛或過服溫燥藥物等有密切關係。 由於長期過食肥甘, 醇酒厚味, 辛燥刺激食物, 均可損傷脾胃, 使脾胃運化失司, 酒濕及辛熱之物積於胃中釀成內熱, 消穀耗液, 發為消渴;又若長期情志失調,

鬱怒傷肝, 肝鬱化火, 上灼胃津, 下耗腎液, 以致陰虛于內, 陽亢於上, 發為消渴。 亦有先天稟賦不足, 五臟虛弱, 或勞倦過度, 致津血不足, 腎乃無精可藏, 終至體虧液竭而發為消渴。 若過服溫燥藥物, 致燥熱傷陰亦可發為本病。 本病主要在於陰精虧損, 燥熱偏勝, 而以陰虛為本, 燥熱為標, 兩者互為因果, 陰愈虛而燥熱愈盛, 燥熱愈盛而陰愈虛。 消渴病位雖與五臟均有關係, 但主要在肺、脾(胃)、腎三髒, 尤以後者為主。

辨證施治

老年糖尿病最常見的證型有肝腎陰虛型、氣陰兩虛型、陰陽兩虛型。 當主觀症狀消失, 而血糖、尿糖仍然偏高, 則重用經藥理研究證實有降糖作用的中藥, 側重在辨病治療。 其基本病位在腎, 因藏精主水,

為全身陰液之根本, 故滋腎陰益氣為主要治療方法。

1.肝腎陰虛

主證:尿頻量多, 混濁如膏脂, 或尿甜, 腰膝酸軟無力, 頭暈耳鳴, 遺精多夢, 皮膚乾燥, 全身瘙癢, 舌紅少苔, 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 潤燥填精。

選方:六味地黃湯(《小兒藥證直訣》)加減。

藥物:熟地15g、茯苓12g、山藥12g、萸肉12g、丹皮9g、澤瀉12g、女貞子20g、白芍15g、杞子12g。

加減:陰虛火旺, 骨蒸潮熱, 盜汗, 舌紅苔薄黃、加知母、黃柏;食少倦怠, 舌淡紅, 脈細弱, 去熟地、丹皮, 加黃芪、黨參、白術、雞內金;尿頻而濁, 加覆盆子、菟絲子、桑螵蛸、五味子。

2.氣陰兩虛

主證:煩渴多飲, 神疲乏力, 動則汗出, 心悸氣短, 手足心熱, 失眠多夢, 舌紅少苔, 脈細數或細數無力。

治法:益氣養陰。

選方: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加減。

藥物:人參6g(燉服)、麥冬12g、五味子10g、生地12g、元參12g、山藥15g、丹參15g、黃芪20g。

加減:尿糖明顯加天花粉;血糖不降、舌苔薄黃加黃連。

3.陰陽兩虛

主證:面色?白, 形寒肢冷, 耳鳴耳聾, 腰膝酸軟, 口乾咽燥, 小便頻數, 混濁如膏, 甚則飲一溲二。 舌質淡胖, 苔薄白, 脈沉弱。

治法:滋陰溫陽, 益氣生津。

選方:金匱腎氣丸(《金匱要略》)加減。

藥物:熟地24g、山萸肉12g、山藥12g、茯苓9g、澤瀉9g、丹皮9g、熟附子12g、桂枝10g(或肉桂3g)、黃芪30g。

加減:腎陽虛症狀明顯加巴戟、仙茅、菟絲子。

4.陰虛燥熱

主證:口幹、目澀、舌燥, 煩渴多飲, 尿頻量多, 多食易饑, 大便秘結, 疲乏, 消瘦, 也有肥胖者, 或上述症狀不甚典型者。 舌質紅或絳, 苔黃或黃少津, 脈弦滑或弦數。

治法:滋陰清熱, 生津止渴。

選方:潤燥生津方(《經驗方》)。

藥物:生地20g、麥冬12g、天冬12g、知母10g、北沙參15g、石斛12g、花粉15g、玄參20g、黃連6g。

加減:大便幹結加決明子。

此外, 老年常見的併發症, 應及早治療, 仍按中醫辨證施治, 必要時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

康復調理

1.老年糖尿病雖難徹底治癒, 但只要治療及時合理, 使病情穩定, 仍可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 與健康老年一樣地歡度晚年。 糖尿病患者大都在家庭中護理、治療與康復, 因此要求病人和家屬掌握糖尿病的規律和變化指征, 學會簡單的檢查病情方法, 如檢查尿糖, 每天早晚空腹與餐後兩小時, 以尿糖試紙浸濕尿液2~3秒, 經一分鐘後與標準比色對照, 即可判定。 此外, 還可以觀察尿的氣味濁度, 排尿時尿道感覺等指標。

2.本病的康復綜合調理:正確對待飲食、生活、運動對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甚為重要, 有時可以起到藥物治療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1)建立規律的生活制度,慎生活起居,預防外邪侵襲,免致感冒而使病情加重或復發。保持心情開朗,每遇外來刺激,應當保持克制,遇事樂觀,忌憂怒,遠房事,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2)控制飲食是治療本病的最基本方法。一般認為糖尿病應該嚴格控制飲食,特別限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等)的攝入,肥甘應當節制。適當節制飲食,對於老年體胖而無症狀或少症狀的Ⅱ型輕症患者,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即使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也必須控制飲食,節制每日各物食量。一般每餐食米麵四成,蔬菜四成,湯水一至兩成,三餐定量。忌食肥甘辛辣炙煿之品,宜以米、面、豆類等清淡飲食。鼓勵患者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包括豆類製品),尤以洋蔥、苦瓜、南瓜為佳,補充進食量的不足,以解患者難忍的饑餓感。可少量吃些鮮肉、魚、蛋等,忌食糖及糖類製品,使患者體重下降到低於正常標準5%左右,常使本病得到控制。

瓜果均是含果糖類較多的食品,也是含維生素多的食品,如香蕉、梨子、西瓜、南瓜。因為有甜味,誠恐增重糖尿。經臨床實踐證明,適當吃些香蕉、梨子對消渴病最有利,許多患者吃後症狀有減輕,西瓜、南瓜不僅可以解渴充饑,還有降低血糖作用。嚴禁煙酒,免致傷津耗液,對防治本病極為有利。

(3)勞逸適度,動靜結合,體育鍛煉是治療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措施。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使肌肉組織內萄葡糖得到充分的利用,使血液中的萄葡糖迅速到達肌肉及其它組織內,從而使血糖降低。除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重型糖尿病患者外,均可進行醫療體育,特別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尤為適宜。首選耐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騎自行車、踏車定量運動等。其中步行是國內外最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體育療法。全身情況良好,糖尿病較輕的肥胖患者可進行快速跑行。近年來國內外採用踏車定量運動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除耐力運動外,還可以採用保健操、太極拳,以及非比賽性球類運動。應定期查血糖、尿糖,隨時觀察機體對體育運動的反應,及時掌握和調節運動量。

3.保健按摩,健身活動,均能改善全身狀態。如口咀嚼、叩齒、舌攪動、口頰肌收縮,均能反射性降低血糖,引起類似胰島素的作用,本法簡單易行。

4.推拿療法:尿糖穩定在±或+號時,推脊椎兩側,並由上而下擦背部,揉背部俞穴,撚腳趾。

能及促進靶細胞對糖利用的作用,還可改變機體多個臟器功能,調整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病強身的作用。所以氣功鍛煉是治療糖尿病和增強體力及延緩衰老整個方案中一項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功法為內養功和強壯功。

飲食調治

1.胡蘿蔔鮑魚粥

胡蘿蔔90g、鮑魚2個(用水浸發4小時,洗淨)、石決明60g(洗淨布包)、粳米30g、生薑少許。

將上述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加水適量,文火燉煮,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適用于肝腎陰虛患者。

2.生地黃雞

烏骨雞一隻,生地黃250g(洗淨切成細絲)。

將生地放入宰殺好的雞的腹內,縫合,放入搪瓷鍋內,上籠蒸至熟透。分服。

適用于肝腎陰虛患者。

3.玉竹二參兔肉湯

玉竹30g、生曬參15g、北沙參30g、兔肉60g、紅棗8枚。

將上述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文火慢煲,至兔肉熟爛為度。隨量飲用。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4.蟲草水鴨煲

冬蟲草15g、山藥30g、北沙參15g、水鴨肉80g、生薑3片、紅棗6枚。

把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鴨肉爛熟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5.黃精玉竹豬胰湯

黃精24g、北沙參15g、淮山30g、玉竹30g、豬胰1具(刮去油膜洗淨)。

將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左右,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6.巴戟狗肉煲

巴戟15g、肉蓯蓉24g、熟附子12g、狗肉80g(切塊)、小茴香6g、陳皮5g、生薑6片。

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燉2小時即可,調味。隨量飲湯食肉。

適用于腎陽虛患者。

7.海參粥

海參30g、粳米100g、蔥薑鹽適量。

將海參用溫水泡發後洗淨,切成小塊;粳米洗淨放在瓦煲內,加海參、薑、蔥、鹽及清水適量煮粥。酌量服用,每日一次,連服3~4周。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8.鮮奶玉露

牛奶1000g、炸核桃肉40g、生核桃肉20g、粳米50g。

粳米淘淨,用水浸泡1小時,撈起瀝幹水分。將四物放在一起攪拌均勻,用小石磨磨細,再用細篩濾出細茸待用。鍋加水煮沸,將牛奶核桃茸慢慢倒入鍋內,邊倒邊攪拌,稍沸即成。酌量服用,連服3~4周。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9.蟲草羊肉煲

羊瘦肉400g(洗淨切塊)、冬蟲草15g、紅參6g(切片)、陳皮10g、生薑15g。

瓦煲內放水適量,沸後放入生薑、陳皮、羊肉焯透,去淨血水待用。將羊肉取出放入蒸缽內,加紅參、冬蟲草、精鹽,注入50ml清水,用濕棉紙嚴封蒸缽,旺火蒸至七成熟時取出,揭起棉紙,再上籠蒸至羊肉熟爛為度。隨意分服,飲湯食肉。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10.豬胰玉米須湯

豬胰1具(洗淨)、玉米須30g、山藥30g。

以上各物洗淨後共煲湯,調味。每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適用于陰虛內熱患者(口渴、消穀善饑)。

11.豬胰湯

豬胰1具(洗淨)、薏米30g、黃芪60g、山藥30g。

以上各物洗淨共煲湯,調味。隨意服。

適用于氣虛患者。

防治要點

1.避免五志過極,勿使長期精神緊張、思慮,注意勞逸適度,堅持體育活動,保持標準體重,防止肥胖。

2.控制飲食,注意合理的飲食結構,勿恣肥甘,不過飽,忌辛辣煙酒,忌食糖及含糖類較多的食品。

3.注意早期發現及治療各種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三大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炎、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神經病變)。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無明顯的“三多”症狀,如果有麻木、眩暈、煩躁、視物模糊,會陰瘙癢,消瘦,傷口久不收斂等糖尿病特有症狀時,均應及早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

4.堅持長期的良好的治療控制。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徹底治癒,但是控制血糖和緩解症狀是治療過程中的主要著眼點。

本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治宜立足於滋腎、養陰、益氣,病久陰損及陽,宜陰陽並補。陰虛燥熱,或氣陰兩虛,常可致瘀,故在適應方中可加入田七、桃仁、丹參、赤芍、山甲等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強療效。如用中藥辨證治療效果不著,或症狀改善而血糖不降者,可按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經實驗證明有降糖作用的中藥,如:人參、白術、地黃、玄參、杞子、淮山等。

5.西藥降糖藥的使用,必須慎重,因一旦用上,就很難戒除,這是對胰島素非依賴型患者所必需注意的。此外,西藥降糖藥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應警惕老年人用降血糖藥過量而引起的低血糖反應及昏迷等危險。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新藥——消渴丸,該藥是中西藥結合的中成藥,由黃芪、生地、花粉、優降糖(每丸含0.25mg)組成。祖國醫學認為消渴症與肺、脾(胃)、腎有密切關係。本品根據中藥理論,結合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以古方為基礎,中西藥結合,提高療效,減少服量,降低毒性。

方中生地、花粉養陰生津,降低血糖;淮山、五味子健脾補腎,收斂固澀。以中藥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以治本,配合優降糖使血糖下降以治標,中西藥結合,標本兼治,具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之效,且可減少服優降糖對肝臟的毒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腎養陰,益氣生津功效。用於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無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服用本品時嚴禁加服優降糖製劑。對肝炎患者慎服,對嚴重腎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體糖尿、妊娠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不宜應用。

(1)建立規律的生活制度,慎生活起居,預防外邪侵襲,免致感冒而使病情加重或復發。保持心情開朗,每遇外來刺激,應當保持克制,遇事樂觀,忌憂怒,遠房事,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2)控制飲食是治療本病的最基本方法。一般認為糖尿病應該嚴格控制飲食,特別限制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等)的攝入,肥甘應當節制。適當節制飲食,對於老年體胖而無症狀或少症狀的Ⅱ型輕症患者,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即使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也必須控制飲食,節制每日各物食量。一般每餐食米麵四成,蔬菜四成,湯水一至兩成,三餐定量。忌食肥甘辛辣炙煿之品,宜以米、面、豆類等清淡飲食。鼓勵患者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包括豆類製品),尤以洋蔥、苦瓜、南瓜為佳,補充進食量的不足,以解患者難忍的饑餓感。可少量吃些鮮肉、魚、蛋等,忌食糖及糖類製品,使患者體重下降到低於正常標準5%左右,常使本病得到控制。

瓜果均是含果糖類較多的食品,也是含維生素多的食品,如香蕉、梨子、西瓜、南瓜。因為有甜味,誠恐增重糖尿。經臨床實踐證明,適當吃些香蕉、梨子對消渴病最有利,許多患者吃後症狀有減輕,西瓜、南瓜不僅可以解渴充饑,還有降低血糖作用。嚴禁煙酒,免致傷津耗液,對防治本病極為有利。

(3)勞逸適度,動靜結合,體育鍛煉是治療糖尿病的一項重要措施。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使肌肉組織內萄葡糖得到充分的利用,使血液中的萄葡糖迅速到達肌肉及其它組織內,從而使血糖降低。除病情尚未得到控制的重型糖尿病患者外,均可進行醫療體育,特別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尤為適宜。首選耐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划船、騎自行車、踏車定量運動等。其中步行是國內外最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的一種體育療法。全身情況良好,糖尿病較輕的肥胖患者可進行快速跑行。近年來國內外採用踏車定量運動治療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除耐力運動外,還可以採用保健操、太極拳,以及非比賽性球類運動。應定期查血糖、尿糖,隨時觀察機體對體育運動的反應,及時掌握和調節運動量。

3.保健按摩,健身活動,均能改善全身狀態。如口咀嚼、叩齒、舌攪動、口頰肌收縮,均能反射性降低血糖,引起類似胰島素的作用,本法簡單易行。

4.推拿療法:尿糖穩定在±或+號時,推脊椎兩側,並由上而下擦背部,揉背部俞穴,撚腳趾。

能及促進靶細胞對糖利用的作用,還可改變機體多個臟器功能,調整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病強身的作用。所以氣功鍛煉是治療糖尿病和增強體力及延緩衰老整個方案中一項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功法為內養功和強壯功。

飲食調治

1.胡蘿蔔鮑魚粥

胡蘿蔔90g、鮑魚2個(用水浸發4小時,洗淨)、石決明60g(洗淨布包)、粳米30g、生薑少許。

將上述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加水適量,文火燉煮,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適用于肝腎陰虛患者。

2.生地黃雞

烏骨雞一隻,生地黃250g(洗淨切成細絲)。

將生地放入宰殺好的雞的腹內,縫合,放入搪瓷鍋內,上籠蒸至熟透。分服。

適用于肝腎陰虛患者。

3.玉竹二參兔肉湯

玉竹30g、生曬參15g、北沙參30g、兔肉60g、紅棗8枚。

將上述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文火慢煲,至兔肉熟爛為度。隨量飲用。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4.蟲草水鴨煲

冬蟲草15g、山藥30g、北沙參15g、水鴨肉80g、生薑3片、紅棗6枚。

把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燉至鴨肉爛熟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5.黃精玉竹豬胰湯

黃精24g、北沙參15g、淮山30g、玉竹30g、豬胰1具(刮去油膜洗淨)。

將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小時左右,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適用于氣陰兩虛患者。

6.巴戟狗肉煲

巴戟15g、肉蓯蓉24g、熟附子12g、狗肉80g(切塊)、小茴香6g、陳皮5g、生薑6片。

以上各物洗淨,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燉2小時即可,調味。隨量飲湯食肉。

適用于腎陽虛患者。

7.海參粥

海參30g、粳米100g、蔥薑鹽適量。

將海參用溫水泡發後洗淨,切成小塊;粳米洗淨放在瓦煲內,加海參、薑、蔥、鹽及清水適量煮粥。酌量服用,每日一次,連服3~4周。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8.鮮奶玉露

牛奶1000g、炸核桃肉40g、生核桃肉20g、粳米50g。

粳米淘淨,用水浸泡1小時,撈起瀝幹水分。將四物放在一起攪拌均勻,用小石磨磨細,再用細篩濾出細茸待用。鍋加水煮沸,將牛奶核桃茸慢慢倒入鍋內,邊倒邊攪拌,稍沸即成。酌量服用,連服3~4周。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9.蟲草羊肉煲

羊瘦肉400g(洗淨切塊)、冬蟲草15g、紅參6g(切片)、陳皮10g、生薑15g。

瓦煲內放水適量,沸後放入生薑、陳皮、羊肉焯透,去淨血水待用。將羊肉取出放入蒸缽內,加紅參、冬蟲草、精鹽,注入50ml清水,用濕棉紙嚴封蒸缽,旺火蒸至七成熟時取出,揭起棉紙,再上籠蒸至羊肉熟爛為度。隨意分服,飲湯食肉。

適用于陰陽兩虛患者。

10.豬胰玉米須湯

豬胰1具(洗淨)、玉米須30g、山藥30g。

以上各物洗淨後共煲湯,調味。每日1劑,10天為一療程。

適用于陰虛內熱患者(口渴、消穀善饑)。

11.豬胰湯

豬胰1具(洗淨)、薏米30g、黃芪60g、山藥30g。

以上各物洗淨共煲湯,調味。隨意服。

適用于氣虛患者。

防治要點

1.避免五志過極,勿使長期精神緊張、思慮,注意勞逸適度,堅持體育活動,保持標準體重,防止肥胖。

2.控制飲食,注意合理的飲食結構,勿恣肥甘,不過飽,忌辛辣煙酒,忌食糖及含糖類較多的食品。

3.注意早期發現及治療各種併發症,特別是糖尿病三大併發症(糖尿病視網膜炎、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神經病變)。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無明顯的“三多”症狀,如果有麻木、眩暈、煩躁、視物模糊,會陰瘙癢,消瘦,傷口久不收斂等糖尿病特有症狀時,均應及早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

4.堅持長期的良好的治療控制。目前糖尿病尚不能徹底治癒,但是控制血糖和緩解症狀是治療過程中的主要著眼點。

本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治宜立足於滋腎、養陰、益氣,病久陰損及陽,宜陰陽並補。陰虛燥熱,或氣陰兩虛,常可致瘀,故在適應方中可加入田七、桃仁、丹參、赤芍、山甲等活血化瘀之品,可增強療效。如用中藥辨證治療效果不著,或症狀改善而血糖不降者,可按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在辨證的基礎上加入經實驗證明有降糖作用的中藥,如:人參、白術、地黃、玄參、杞子、淮山等。

5.西藥降糖藥的使用,必須慎重,因一旦用上,就很難戒除,這是對胰島素非依賴型患者所必需注意的。此外,西藥降糖藥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應警惕老年人用降血糖藥過量而引起的低血糖反應及昏迷等危險。目前治療糖尿病的新藥——消渴丸,該藥是中西藥結合的中成藥,由黃芪、生地、花粉、優降糖(每丸含0.25mg)組成。祖國醫學認為消渴症與肺、脾(胃)、腎有密切關係。本品根據中藥理論,結合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以古方為基礎,中西藥結合,提高療效,減少服量,降低毒性。

方中生地、花粉養陰生津,降低血糖;淮山、五味子健脾補腎,收斂固澀。以中藥滋陰補腎,生津止渴以治本,配合優降糖使血糖下降以治標,中西藥結合,標本兼治,具有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之效,且可減少服優降糖對肝臟的毒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腎養陰,益氣生津功效。用於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無力,眠差腰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消渴症。服用本品時嚴禁加服優降糖製劑。對肝炎患者慎服,對嚴重腎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體糖尿、妊娠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不宜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