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倔強的“薩姆” 不死的“老兵”

當塗刷著美英法三國標誌的導彈從四面八方砸向大馬士革時, 或許沒有人會想到, 第二天的新聞頭條既不是對空襲目標的關注, 也不是對空襲“精度”的讚歎, 而是對防守一方的驚歎——夜色下, 敘利亞防空部隊用一道道騰空而起的明亮彈道, 詮釋了一個戰場奇跡。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表示:“我們看到了美國侵略, 我們用上世紀70年代的導彈擊退了它。 ”

敘利亞防空系統意外走紅, 很大程度上源于美英法的“傾情饋贈”。 縱觀百餘枚空襲導彈, 除了“戰斧”巡航導彈是老面孔外, 此次出場的聯合防區外空對地導彈(JASSM)、“風暴陰影”巡航導彈等無一不是擁有良好隱身性能、高度智慧化、具備強大突防能力的新型精確制導武器。

儘管關於攔截成果幾方各執一詞, 真相或成無止境的“羅生門”, 但毫無疑問, 這些當世數一數二的導彈, 在敘利亞防空系統面前栽了跟頭。

阿薩德所說“上世紀70年代的導彈”, 指的是敘利亞裝備的蘇制S-125、S-200、2K12“立方體”和9K37“山毛櫸”防空系統等。 曾頻繁創造“以劣勝優”戰場奇跡而聲名鵲起的它們, 都有一個響亮的北約代號“薩姆”。 從科索沃上空淩厲獵殺“夜鷹”F-117隱身戰機的薩姆-2, 到去年疑似“灼傷”以色列“閃電”F-35戰機的薩姆-5, “薩姆”導彈用倔強的表現證明, 如果運用得當, 老舊武器裝備完全可以超常發揮, 取得不俗戰績。

無獨有偶, 不久前,

葉門胡賽武裝公佈了一段視頻, 顯示了一枚改裝R-27導彈擊落F-15戰機的瞬間。 要知道, R-27只不過是機載空對空導彈, 甚至算不上真正的防空導彈。

所以, 當戰爭舞臺的中央漸漸被“閃電”戰機和“福特”號航母等高新裝備佔領時, 舞臺邊緣的老舊裝備並沒有因時光的流轉而褪色。 去年, 美軍決定讓B-52轟炸機和A-10攻擊機這兩款古董級戰機繼續服役, 而原計劃要被F-35C戰機取代的“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也重回波音生產線。 俄羅斯努力列裝最新型“阿瑪塔”坦克的同時, 也沒有忘記讓T-72這副“老招牌”繼續發揮餘熱。 實際上, 高低搭配本就是國防力量體系的基本構型。 當然, 如果據此否認武器裝備先進性的重要, 那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 敘利亞防空部隊的“驕人戰績”還有尷尬的“下半場”。

4月17日, 敘利亞軍方表示, 防空系統出現虛假警報, 誤發射了防空導彈。 在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下, 這樣的烏龍事件顯得格外滑稽。 無論是因為作戰人員高度緊張導致的誤操作, 還是因為防空系統的設計缺陷, 抑或是可能遭遇的電子攻擊, 都無一例外地表明, 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軍事干預, 力不從心的敘軍顯然處於劣勢。

“以劣勝優”的故事畢竟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小概率事件, 而優勝劣汰才是不變的真理。 在越來越重視“器”的現代戰爭中, 加快研用新裝備才是尊重科學和戰爭規律的正確打開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