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在與革命先輩對照中觸動靈魂

改變一個人, 當從觸及靈魂開始。 在“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 山東省軍區組織官兵對照革命先輩事蹟進行深度自我剖析, 在尋找差距中激發“知恥而後勇”的行動自覺, 提高幹事創業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烈士遺像前, 捫心自問“這個世界和平嗎”?

聚焦打仗絕不容許有任何虛光

“這個世界和平嗎?”近日, 萊蕪軍分區把“和平積弊大起底大掃除”討論地點放在了萊蕪戰役紀念館。 在維和烈士楊樹朋的遺像前, 萊蕪軍分區領導的這一發問似重槌擊鼓, 敲打著每名官兵的內心。 “我們告慰烈士最好的方式就是扎實訓練謀打贏。

在前期調研中, 省軍區發現, 部分人嘴裡喊的是“時刻為戰爭準備著”, 心裡想的卻是“上不了第一線, 打不了第一仗”, 在行動上更是寧願讓訓練標準降一降, 也不想在施訓中擔一點責……

“聚焦打仗絕不容許有任何虛光。 ”省軍區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嚴查訓風不實問題, 堅持“誰的問題誰負責”的原則, 翻箱倒櫃查找與實戰化要求的差距, 對發現的問題不保留, 對該處理的責任人不留情。 “民兵訓練, 簡單課目重複訓, 複雜內容簡單訓, 難點課目跳過訓, 以骨幹訓練代替單兵訓練、以整組點驗代替快速動員演練……”在檢查某軍分區組訓時, 省軍區工作組一下子指出了幾十個問題, 讓該軍分區領導臉紅冒汗。

在找准矛盾問題、短板弱項的基礎上, 省軍區還要求區分個人和單位制訂整改措施, 邊查邊改、立查立改, 督促官兵把精力聚焦到真備實練上來。

面對戰鬥英雄, 敢不敢說“關鍵時刻看我的”?

沒有舍不下的利益, 只有提不高的境界

“為了祖國, 為了勝利, 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4月中旬, “八一勳章”獲得者、山東省棗莊軍分區政委韋昌進的事蹟報告會在省軍區官兵中引發強烈反響。

省軍區系統既有現役官兵、職工, 又有專武幹部、民兵, 人員種類多, 思想難統一。 特別是在人員編餘、幹部分流的當口, 不少潛在的現實思想問題浮出水面。 韋昌進的報告解開了很多人的思想疙瘩, 尤其棗莊軍分區機關幹部, 紛紛當著韋昌進的面立下了“服從組織安排”的保證。

一名主動提出轉改文職的幹部說:“沒有舍不下的利益, 只有提不高的境界。 關鍵時刻, 咱也敢喊‘看我的’。 ”

在主題教育中, 青島第六離職幹部休養所組織了“紅色回憶”實物展, 展示的老照片、老物件都是從老幹部家中收集而來的, 這吸引了眾多老幹部及官兵前來觀看。 老幹部田春說:“這些老物件又讓我想起了當年埋頭幹革命的場景。 ”多年來, 田春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待遇要求, 哪怕是在改革中不少人擔心保障標準會不會調整的時候, 老人也是氣定神閑。

聽了支前故事, 想沒想“千萬個小推車咋來的”?

幫扶群眾就是幫軍隊自己建後盾

當前, 在幫扶群眾致富上, 有的官兵認為這非主責主業,

幫扶不用心, 只揀好幹的, 不啃硬骨頭。 對此, 處在沂蒙革命老區的臨沂軍分區在主題教育中專門對此糾偏。

近日, 臨沂軍分區組織官兵參觀紅色遺址, 軍分區政治工作處幹事劉正本踏訪紅嫂紀念館, 聆聽當年乳汁救傷患、紅嫂架火線橋、小推車送糧等支前故事, 讓他深切感悟到“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的真理。

“我們有沒有想過‘千萬個小推車咋來的’?”在次日的討論交流中, 劉正本帶來了一雙作戰靴。 劉正本曾在“沂蒙旅”工作。 “沂蒙旅”是從沂蒙老區走出的部隊, 曾連續3年到山區幫助群眾植樹造林。 有一年, 前來慰問的地方領導發現該旅官兵穿的作戰靴因踩山石磨損嚴重, 就想到利用沂南縣制鞋產業的優勢, 為該旅定做了3000多雙“擁軍戰靴”。

時移世易, 在擁軍中, 鞋墊升級成作戰靴, 小推車升級成工程車, 小米粥變為現代化設備。 不少臨沂軍分區官兵感言, 平時幫扶群眾, 軍隊打仗的時候才會有“千萬個小推車”來支前, 呵護軍民魚水之情是幫軍隊自己建後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