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念農經」“農易貸”“富民卡”“農民工進城貸” 松山農商銀行“一鄉一品一村一特”大念“惠農經”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作者供職于赤峰松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 | 王孔平

魚水之情, 貴在相濡以沫;不離不棄, 方顯責任擔當。

赤峰松山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松山農商銀行”)自2012年末完成股份制改革以來, 始終恪守服務“三農”、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 將踐行普惠金融、推進城鄉金融服務均等化作為自己的使命擔當, 把支持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堅持以推進轄區金融服務“全覆蓋”為目標,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截至2018年3月底, 松山農商銀行資產總額達到111.9億元, 存款總額達到94.7億元, 貸款總額達到68.9 億元, 成為赤峰市區營業網點最多、資產規模最大、服務覆蓋最廣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

問路轉型,

探索普惠金融發展路徑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屬城鄉結合部, 農業人口占比較大, 農業經濟是全區的發展重心, 但多年來始終存在城鄉金融服務供給不平衡、基層群眾的金融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等問題, 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為深入落實國家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的方針政策, 紮實踐行自治區聯社打造“三支銀行”的戰略目標, 轉變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 深入推進轄內金融服務“全覆蓋”。

2015年下半年, 在反復調研論證, 松山農商銀行黨委、董事會在審慎決策的基礎上, 制定並啟動“普惠金融”戰略規劃, 創新性地在農區推出了“金融惠農”工程, 大力推動金融服務向農村腹地延伸。

2015年9月, 松山農商銀行經與松山區黨委、政府深入溝通,

“金融惠農”工程試點工作在大廟鎮啟動。 松山農商銀行分批抽調精幹力量組成工作組, 在實踐中摸索工作方法, 收集問題和建議, 每日例會交流經驗做法, 探索工作中遇到的共性和個性問題, 及時總結經驗、理順思路、細化流程。 最終歷時76天, 投入180人次, 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實施方案和標準的工作流程, 也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普遍認可。 試點期間, 共採集農戶資訊3,551戶,授信農戶2,315戶, 授信金額9,346萬元, 授信率達到65%;簽訂貸款合同1,038戶, 金額4,028萬元;開辦富民卡1,596張, 貼膜版手機銀行開戶640戶, 辦理短信通業務204戶。

不忘初心, 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

從2016年開始, “金融惠農”工程在轄內農區全面鋪開, 22家機構組成6個“金融惠農”工作組集中推進,

其工程覆蓋了松山區241個行政村。 經過近兩年的實踐運行, 農區“金融惠農”工程管理模式已初步形成,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 截至2018年3月底, 累計採集農戶資訊4.6萬戶, 累計授信3.8萬戶, 授信金額20億元, 授信率達到了84.8%;用信2.18萬戶, 用信金額10.7億元;開通貼膜版手機銀行10390戶, 辦理富民卡31376張, 辦理短信通4655戶。

全面普及金融知識。 解讀惠民政策, 突出工程開展的意義和對群眾生產生活的積極作用, 得到了鄉鎮政府、村組幹部在實際工作中的大力支持, 形成協調聯動的良好工作機制。 工作組通過深入村組發放宣傳資料、張貼海報、流動宣傳及現場介紹等宣傳方式, 同時輔之以村組幹部和農戶間的口口相傳,

對個人征信、反假幣、反洗錢、防範電信網路新型詐騙等金融知識進行全方位、廣角度的普及宣傳, 做實農戶金融教育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建立農戶資訊資料庫。 實施逐村逐戶拉網式調查, 通過實地查看、現場交流、交叉檢驗, 深入瞭解並採集農戶資產負債狀況、收入支出情況等資訊, 精准掌握農戶生產經營和信貸資金需求等情況。 創新資訊採集方式, 自主研發農戶資訊採集系統, 應用IPad等移動設備, 全面採集農戶基礎資訊, 建立農戶電子資訊檔案庫, 實現系統智慧預評農戶信用等級和授信額度, 切實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精准度。

著力提升授信覆蓋率。 針對農戶特點推出具有“一次核定、授信三年、隨用隨貸、迴圈使用”功能的“農易貸”產品, 認真落實“一簡、兩優、三放寬”政策,即簡化辦貸手續,貸款執行優惠政策,免收客戶抵押評估費和抵押登記費,將貸款年齡限制放寬至男性65周歲、女性60周歲,農戶信用貸款最高放寬至20萬元,貸款期限放寬至3年,打破了農戶貸款期限固定、按季結息、年末歸還的舊制,實現了低門檻、低利率、低成本,有效地解決了信貸支農全覆蓋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民間高息借貸。工程主打產品“農易貸”被中央金融團工委授予“2015—2016年度銀團合作優秀項目獎”。

重塑信貸業務流程。推出整村授信、批發放貸的“信貸工廠”運營模式,推行“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作業,實現從入戶調查、初評授信、終評授信、公示結果到合同簽約全流程最長期限不超過5天。深入推進“陽光信貸”工程,強化“四公開”制度執行,使村組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等社會力量參與授信評議,暢通服務監督管道,全面公示授信結果,推動信貸全流程公開化、透明化管理,有效杜絕人情貸款、關係貸款和違規貸款。

暢通金融服務管道。整合業務資源,以家庭為單位開辦富民卡,將家庭存款、貸款、各類惠農補貼等資源歸集到一卡,通過載入手機銀行、短信通等業務功能,實現了“一卡多用”。大力推進基於“營業網點+助農金融服務點+電子銀行+流動銀行車+人員”的“五位元一體”普惠服務網路建設,建成了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鄉)的服務網路體系,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零距離”。截至2018年3月底,松山農商銀行累計發放銀行卡78.81萬張,卡內吸附存款餘額為28.05億元;佈設助農金融服務點212個,佈設自助櫃員機116台,佈設POS機170台,購置流動銀行車1台,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戶近7萬戶,依託移動金融產品暢通了城鄉支付結算管道。

牢記使命,逐步推進金融服務全覆蓋

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始終牢記“支農支小惠民生”的使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貼地方經濟發展特點和客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加快業務產品創新,持續擴大服務覆蓋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依託“農民工進城貸”,實現城鄉邊緣人群金融服務覆蓋。針對戶口在農區但在城區生活且無固定房產的農戶推出“農民工進城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門檻,借款人只要信用良好、具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具備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以保證擔保形式發放貸款;擴大擔保範圍,擔保人可以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也可以是借款人所在鄉鎮納入“金融惠農”工程且已授信具有擔保能力的農戶,暢通申貸管道,借款人可以選擇在其固定住所及經營地附近的城區支行申請,也可以在其戶口所在鄉鎮的農區支行申請,有效解決了“戶在人不在”農戶的貸款需求。

依託“薪易貸”,實現公職客戶金融服務覆蓋。在解決了農村金融服務覆蓋問題的同時,松山農商銀行近兩年積極與地方黨委、政府深層次溝通協調,2018年爭取到部分行政單位代發工資業務,依託“薪易貸”產品,整合代發工資、授信以及電子銀行等業務,有效滿足了公職客戶的信貸服務需求。同時,建立區域審批制度,放寬抵押貸款許可權,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了從客戶資訊採集、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款審批到貸款發放實現標準化、流程化、批量化“工廠式”運作。截至2018年3月底,共有21個分支機搆開展了“薪易貸”業務,已對接單位106家,其中代發工資46家;髮卡5125張,已授信2455人,授信金額4.66億元,用信金額1.08億元。

創新服務產品,持續擴大服務覆蓋。牽頭組織並積極參與“社團”,加大對有發展前景、資金需求量較大的朝陽產業的支援,截至2018年3月末,已發放社團貸款2.5億元;與央企合作,以“公司擔保+巴林石質押”的組合擔保方式,向巴林石個體工商戶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已發放巴林石質押貸款7.89億元;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基地等新型農牧業主體的支援力度,已經支持農牧民專業合作計15戶、農牧業產品化龍頭企業9戶,貸款餘額1.16億元;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放寬按揭貸款的准入門檻,只要農民工具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不需要提供擔保人,鼓勵和支持農民工等群體在城鎮購房,累計發放按揭貸款7.3億元。

履行社會責任,關注民生領域。始終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逐村逐戶開展摸底調查,精准掌握貧困戶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需求和幫扶舉措等資訊,建立和落實扶貧需求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確保扶貧物件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突出抓好“央貸扶”產品應用,加大扶貧領域信貸資金投入,助推精准扶貧行動。與此同時,松山農商銀行還注重發揮產業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大對特色種養業、農畜產品加工業、“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等信貸支持力度,推動貧困戶與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戶更多分享農牧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大力支持產業鏈貸款模式,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捆綁打包,圍繞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需求,應用推廣訂單農牧業,支援龍頭企業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擔保和技術服務,建立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風險共擔、互利雙贏。深入落實創業扶貧計畫,注重與婦聯、團委等相關部門合作,積極支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下崗再就業、巾幗婦女等群體創業就業,穩步推動創業小額貼息貸款工作發展。累計發放精准扶貧貸款2.71億元,截至2018年3月末,扶貧貸款餘額1.94億元,運用“央貸扶”資金發放扶貧貸款1億元,目前餘額2,980萬元;發放各類創業小額貼息貸款近2,000萬元。

繼往開來,深拓金融服務廣闊藍海

黨的十九大傳導出諸多利好政策,中國揮別砥礪奮進的五年,開啟了繼往開來的新篇章,松山農商銀行將繼續圍繞“普惠金融”這條主線,持續加大“三農”、小微企業和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服務供給,靈活運用信貸政策啟動消費信貸市場,全面實現轄內金融服務全覆蓋的目標。

著力打造“三支銀行”。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戰略發展規劃,以“金融惠農”工程為依託,送金融服務下鄉與流動金融服務相結合,業務領域逐步向農村腹地延伸,走千村、進萬戶、惠民生,真正成為支持“三農三牧”、小微企業和社會民生的普惠銀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融入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全面保障“三農三牧”和民生領域金融服務需求,轉方向、調結構、促轉型,爭做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力銀行;加快“社區銀行”建設,著眼于社區居民生活消費,提供零售服務,強化增值服務,打造全覆蓋、綜合性、一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逐步由傳統銀行向服務社區的零售銀行轉型。

抓好兩項重點工作。加大清非盤活力度,堅持收舊控新、分類施策的原則,建立完善正向激勵、清收處置督導和責任追究三大機制,綜合運用自主清收、重組盤活、依法清收、市場化處置等措施,著力提升信貸資產品質。強化內控合規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內控合規管理框架、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六項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三道防線”作用,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風險底線。

力推轉型發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結合區域特點和客戶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多領域、多方向合作,主動探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打造閉合的金融服務圈,逐步由傳統“存貸匯”銀行向綜合性銀行轉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五位一體”綜合考評辦法為指導,建立以經營效益為中心、風險控制為重點、業務發展為目標、人均考核利潤為導向的薪酬考核體系,同時搭建梯隊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後備精良的培養通道,積極推動薪酬和人事管理改革轉型。堅持“向管理要效益”,推行城鄉分類管理、業務全流程管理、資產精細化管理、成本約束管理,精簡高效設置職能部門,實施分級授權、垂直管理,逐步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松山農商銀行將牢記歷史使命,緊扣時代脈搏,深入踐行“三支銀行”發展戰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傾情服務“三農”發展。

戳連結,更有料!

認真落實“一簡、兩優、三放寬”政策,即簡化辦貸手續,貸款執行優惠政策,免收客戶抵押評估費和抵押登記費,將貸款年齡限制放寬至男性65周歲、女性60周歲,農戶信用貸款最高放寬至20萬元,貸款期限放寬至3年,打破了農戶貸款期限固定、按季結息、年末歸還的舊制,實現了低門檻、低利率、低成本,有效地解決了信貸支農全覆蓋問題,極大地抑制了民間高息借貸。工程主打產品“農易貸”被中央金融團工委授予“2015—2016年度銀團合作優秀項目獎”。

重塑信貸業務流程。推出整村授信、批發放貸的“信貸工廠”運營模式,推行“一站式、流水線”的標準化作業,實現從入戶調查、初評授信、終評授信、公示結果到合同簽約全流程最長期限不超過5天。深入推進“陽光信貸”工程,強化“四公開”制度執行,使村組黨員幹部、村民代表等社會力量參與授信評議,暢通服務監督管道,全面公示授信結果,推動信貸全流程公開化、透明化管理,有效杜絕人情貸款、關係貸款和違規貸款。

暢通金融服務管道。整合業務資源,以家庭為單位開辦富民卡,將家庭存款、貸款、各類惠農補貼等資源歸集到一卡,通過載入手機銀行、短信通等業務功能,實現了“一卡多用”。大力推進基於“營業網點+助農金融服務點+電子銀行+流動銀行車+人員”的“五位元一體”普惠服務網路建設,建成了基礎金融不出村、綜合金融不出鎮(鄉)的服務網路體系,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零距離”。截至2018年3月底,松山農商銀行累計發放銀行卡78.81萬張,卡內吸附存款餘額為28.05億元;佈設助農金融服務點212個,佈設自助櫃員機116台,佈設POS機170台,購置流動銀行車1台,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戶近7萬戶,依託移動金融產品暢通了城鄉支付結算管道。

牢記使命,逐步推進金融服務全覆蓋

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始終牢記“支農支小惠民生”的使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貼地方經濟發展特點和客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加快業務產品創新,持續擴大服務覆蓋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依託“農民工進城貸”,實現城鄉邊緣人群金融服務覆蓋。針對戶口在農區但在城區生活且無固定房產的農戶推出“農民工進城貸”,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門檻,借款人只要信用良好、具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具備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以保證擔保形式發放貸款;擴大擔保範圍,擔保人可以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公職人員,也可以是借款人所在鄉鎮納入“金融惠農”工程且已授信具有擔保能力的農戶,暢通申貸管道,借款人可以選擇在其固定住所及經營地附近的城區支行申請,也可以在其戶口所在鄉鎮的農區支行申請,有效解決了“戶在人不在”農戶的貸款需求。

依託“薪易貸”,實現公職客戶金融服務覆蓋。在解決了農村金融服務覆蓋問題的同時,松山農商銀行近兩年積極與地方黨委、政府深層次溝通協調,2018年爭取到部分行政單位代發工資業務,依託“薪易貸”產品,整合代發工資、授信以及電子銀行等業務,有效滿足了公職客戶的信貸服務需求。同時,建立區域審批制度,放寬抵押貸款許可權,推行“一站式”便民服務,實現了從客戶資訊採集、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款審批到貸款發放實現標準化、流程化、批量化“工廠式”運作。截至2018年3月底,共有21個分支機搆開展了“薪易貸”業務,已對接單位106家,其中代發工資46家;髮卡5125張,已授信2455人,授信金額4.66億元,用信金額1.08億元。

創新服務產品,持續擴大服務覆蓋。牽頭組織並積極參與“社團”,加大對有發展前景、資金需求量較大的朝陽產業的支援,截至2018年3月末,已發放社團貸款2.5億元;與央企合作,以“公司擔保+巴林石質押”的組合擔保方式,向巴林石個體工商戶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已發放巴林石質押貸款7.89億元;加大對農業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基地等新型農牧業主體的支援力度,已經支持農牧民專業合作計15戶、農牧業產品化龍頭企業9戶,貸款餘額1.16億元;積極配合房地產“去庫存”,放寬按揭貸款的准入門檻,只要農民工具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不需要提供擔保人,鼓勵和支持農民工等群體在城鎮購房,累計發放按揭貸款7.3億元。

履行社會責任,關注民生領域。始終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逐村逐戶開展摸底調查,精准掌握貧困戶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需求和幫扶舉措等資訊,建立和落實扶貧需求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確保扶貧物件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突出抓好“央貸扶”產品應用,加大扶貧領域信貸資金投入,助推精准扶貧行動。與此同時,松山農商銀行還注重發揮產業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大對特色種養業、農畜產品加工業、“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等信貸支持力度,推動貧困戶與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戶更多分享農牧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大力支持產業鏈貸款模式,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捆綁打包,圍繞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需求,應用推廣訂單農牧業,支援龍頭企業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擔保和技術服務,建立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風險共擔、互利雙贏。深入落實創業扶貧計畫,注重與婦聯、團委等相關部門合作,積極支援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農民工、下崗再就業、巾幗婦女等群體創業就業,穩步推動創業小額貼息貸款工作發展。累計發放精准扶貧貸款2.71億元,截至2018年3月末,扶貧貸款餘額1.94億元,運用“央貸扶”資金發放扶貧貸款1億元,目前餘額2,980萬元;發放各類創業小額貼息貸款近2,000萬元。

繼往開來,深拓金融服務廣闊藍海

黨的十九大傳導出諸多利好政策,中國揮別砥礪奮進的五年,開啟了繼往開來的新篇章,松山農商銀行將繼續圍繞“普惠金融”這條主線,持續加大“三農”、小微企業和脫貧攻堅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服務供給,靈活運用信貸政策啟動消費信貸市場,全面實現轄內金融服務全覆蓋的目標。

著力打造“三支銀行”。深入推進“普惠金融”戰略發展規劃,以“金融惠農”工程為依託,送金融服務下鄉與流動金融服務相結合,業務領域逐步向農村腹地延伸,走千村、進萬戶、惠民生,真正成為支持“三農三牧”、小微企業和社會民生的普惠銀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融入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全面保障“三農三牧”和民生領域金融服務需求,轉方向、調結構、促轉型,爭做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力銀行;加快“社區銀行”建設,著眼于社區居民生活消費,提供零售服務,強化增值服務,打造全覆蓋、綜合性、一體化的金融服務體系,逐步由傳統銀行向服務社區的零售銀行轉型。

抓好兩項重點工作。加大清非盤活力度,堅持收舊控新、分類施策的原則,建立完善正向激勵、清收處置督導和責任追究三大機制,綜合運用自主清收、重組盤活、依法清收、市場化處置等措施,著力提升信貸資產品質。強化內控合規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內控合規管理框架、組織體系和管理機制,建立健全六項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三道防線”作用,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的風險底線。

力推轉型發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結合區域特點和客戶需求,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積極開展多領域、多方向合作,主動探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打造閉合的金融服務圈,逐步由傳統“存貸匯”銀行向綜合性銀行轉型。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以“五位一體”綜合考評辦法為指導,建立以經營效益為中心、風險控制為重點、業務發展為目標、人均考核利潤為導向的薪酬考核體系,同時搭建梯隊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後備精良的培養通道,積極推動薪酬和人事管理改革轉型。堅持“向管理要效益”,推行城鄉分類管理、業務全流程管理、資產精細化管理、成本約束管理,精簡高效設置職能部門,實施分級授權、垂直管理,逐步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松山農商銀行將牢記歷史使命,緊扣時代脈搏,深入踐行“三支銀行”發展戰略,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傾情服務“三農”發展。

戳連結,更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