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高冷安迪終於放下姿態,媽媽黃聖依的努力看了讓人心疼

《媽媽是超人3》第5期, 想要拉近親子距離的黃聖依和安迪一起做農活, 她們一起拔蘿蔔。

媽媽還鼓勵安迪遇到困難要學會堅持。

然而, 午飯時, 高冷安迪再一次的拒絕了媽媽的紅燒肉

卻在餐後, 又偷偷地吃上一口, 讓媽媽忍俊不禁

下午安迪和媽媽比賽采草莓

一天下來, 身體雖然疲倦, 但安迪和媽媽的距離顯然越來越近了……

身邊有不少媽媽抱怨, 朝九晚六的工作已經很辛苦了, 回到家還要陪娃做作業, 自己本來也期望在工作上有所發展, 但一頭是孩子, 一頭是事業, 要想兩邊兼顧, 做起來真的很難。 很擔心自已一旦忙碌起來, 孩子和自己就不再親近了。

甚至還有一些把結婚生子排上日程的職場女青年也有這樣的焦慮, 哀歎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協作具有天然的劣勢……

是的, 在家庭生活中, 媽媽們的確承擔著比爸爸更重的角色, 付出比男性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 正如我們學生時代做數學題有笨辦法解題和巧辦法破題。 在家庭的親子教育中, 忙碌媽媽們是否有機會通過一定的方法, 通過實現所謂“高品質陪伴”, 從而讓孩子和自己都能高效呢?

下面的三種方法, 就是達成“高品質陪伴”的有效路徑:

方法一:全情投入

著名作家嚴歌苓有一個習慣, 她會故意把手機放在廚房, 做飯的時候才去看上一眼, 或者早上喝咖啡的時候統一做回復, 儘量讓自己不被打擾。

這就是一種注意力集中的全情投入。

手機雖然在移動互聯時代成為了必不可缺的一個“人體器官”, 但卻也嚴重稀釋了親子互動時的陪伴品質, 甚至有孩子警告家長:

“媽媽, 你要是再看手機, 我就不會再和你玩兒了。 ”

王曉波老師說:孩子需要被看見。

在陪伴孩子時,我們不妨暫時性地放下手機,學習嚴歌苓老師的做法,等到我們與孩子互動結束後,再統一做回復。

方法二:製造一些小確幸

“小確幸”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指代那些“小而確定的幸福”。

比如買個帳篷到公園去野營。孩子喜歡小而密閉的空間,一家三口在帳篷裡一邊用手機外放凱叔講故事,一邊品嘗美味,飯後乏了還能躺上一會兒的情境,必然會深入孩子的腦海,成為他/她成年之後特別有回味的記憶。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人類天然對飛翔的東西感興趣,媽媽和孩子一起把一隻風箏放到天際,這種成就感也會鼓勵到孩子,在他/她小小的內心紮下一顆種子,從小就建立一種安全感和成就欲,將來也願意為了達成目標付出不懈努力。

和孩子一起比賽。教會孩子一種棋類遊戲,比如象棋或五子棋,當孩子主動邀你對弈時,放下手中的事情,和他/她比賽,你會發現,有時就算你沒有故意饒孩子,他/她照樣能贏你!

孩子的感知是非常靈敏的,你的注意力是否聚焦在他/她的身上,他/她是能分分鐘有感覺的。當你珍惜起這些注意力,又用製造小確幸的方式陪伴孩子,就算加起來的總時間未必多,也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方法三:創造儀式感

人類是一種非常需要儀式感的動物。

為什麼週末在沙發上看片兒的感受遠遠低於在電影院觀影?

為什麼學生時代在圖書館自習最有效率?

為什麼更小的時候,每年學校組織的春秋遊能如此讓我們期待?

這就是儀式感在起作用。

正如《小王子》裡曾經說過:儀式感就是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感讓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發生有暗暗的期待,甚至還會保持一份浪漫主義色彩。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耶誕節,媽媽倘若每年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裝扮一棵聖誕樹;平安夜的晚上,精心策劃一次聖誕老人悄悄送禮物,這些必然可以深深地埋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他/她此生最珍貴的童年回憶。

每天晚上的睡前時刻,媽媽如果能抽出15~20分鐘,和寶貝一起共讀一本兒童書,或者一起收聽凱叔講故事裡主人公的冒險奇遇,不僅會成為孩子一天裡最期待的親子共讀(聽)時光,甚至還能改掉孩子睡前洗刷拖拉、磨磨蹭蹭的毛病。

忙碌媽媽們的確在職涯發展和陪伴孩子的時間精力的分配上存在挑戰,但如果能夠珍惜每個當下的時刻,用全情投入、製造小確幸、創造儀式感的方式,媽媽們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濃縮與寶貝的美好時光,用努力來拉進和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

通過一整天高品質陪伴,節目最後,媽媽黃聖依欣慰地說:我感覺到我們兩個之間又靠近了

是的,這就是媽媽用努力換來的成果

那些無形的牆,

需要有形的努力,

才能撞進去光。

眾所期待的《媽媽是超人3》於3月22日已經開播,凱叔講故事作為《媽媽是超人3》的指定兒童故事品牌,將助力我們的超人媽媽。

每週四中午12點,歡迎大家來芒果TV圍觀賈靜雯、霍思燕、黃聖依、鄧莎四位辣媽,看她們如何帶娃,變身超人媽媽!

作者:何聖君,《圖解·博弈心理學》作者,MBA寶爸,專注兒童心理學研究,筆下的文字已經説明了超過30萬個父母,期望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快樂高效的成長。

王曉波老師說:孩子需要被看見。

在陪伴孩子時,我們不妨暫時性地放下手機,學習嚴歌苓老師的做法,等到我們與孩子互動結束後,再統一做回復。

方法二:製造一些小確幸

“小確幸”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後》,指代那些“小而確定的幸福”。

比如買個帳篷到公園去野營。孩子喜歡小而密閉的空間,一家三口在帳篷裡一邊用手機外放凱叔講故事,一邊品嘗美味,飯後乏了還能躺上一會兒的情境,必然會深入孩子的腦海,成為他/她成年之後特別有回味的記憶。

和孩子一起放風箏。人類天然對飛翔的東西感興趣,媽媽和孩子一起把一隻風箏放到天際,這種成就感也會鼓勵到孩子,在他/她小小的內心紮下一顆種子,從小就建立一種安全感和成就欲,將來也願意為了達成目標付出不懈努力。

和孩子一起比賽。教會孩子一種棋類遊戲,比如象棋或五子棋,當孩子主動邀你對弈時,放下手中的事情,和他/她比賽,你會發現,有時就算你沒有故意饒孩子,他/她照樣能贏你!

孩子的感知是非常靈敏的,你的注意力是否聚焦在他/她的身上,他/她是能分分鐘有感覺的。當你珍惜起這些注意力,又用製造小確幸的方式陪伴孩子,就算加起來的總時間未必多,也能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

方法三:創造儀式感

人類是一種非常需要儀式感的動物。

為什麼週末在沙發上看片兒的感受遠遠低於在電影院觀影?

為什麼學生時代在圖書館自習最有效率?

為什麼更小的時候,每年學校組織的春秋遊能如此讓我們期待?

這就是儀式感在起作用。

正如《小王子》裡曾經說過:儀式感就是讓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讓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感讓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發生有暗暗的期待,甚至還會保持一份浪漫主義色彩。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耶誕節,媽媽倘若每年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裝扮一棵聖誕樹;平安夜的晚上,精心策劃一次聖誕老人悄悄送禮物,這些必然可以深深地埋入孩子的潛意識,成為他/她此生最珍貴的童年回憶。

每天晚上的睡前時刻,媽媽如果能抽出15~20分鐘,和寶貝一起共讀一本兒童書,或者一起收聽凱叔講故事裡主人公的冒險奇遇,不僅會成為孩子一天裡最期待的親子共讀(聽)時光,甚至還能改掉孩子睡前洗刷拖拉、磨磨蹭蹭的毛病。

忙碌媽媽們的確在職涯發展和陪伴孩子的時間精力的分配上存在挑戰,但如果能夠珍惜每個當下的時刻,用全情投入、製造小確幸、創造儀式感的方式,媽媽們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濃縮與寶貝的美好時光,用努力來拉進和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

通過一整天高品質陪伴,節目最後,媽媽黃聖依欣慰地說:我感覺到我們兩個之間又靠近了

是的,這就是媽媽用努力換來的成果

那些無形的牆,

需要有形的努力,

才能撞進去光。

眾所期待的《媽媽是超人3》於3月22日已經開播,凱叔講故事作為《媽媽是超人3》的指定兒童故事品牌,將助力我們的超人媽媽。

每週四中午12點,歡迎大家來芒果TV圍觀賈靜雯、霍思燕、黃聖依、鄧莎四位辣媽,看她們如何帶娃,變身超人媽媽!

作者:何聖君,《圖解·博弈心理學》作者,MBA寶爸,專注兒童心理學研究,筆下的文字已經説明了超過30萬個父母,期望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快樂高效的成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