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包辦婚姻就一定不幸福?康熙表示不服,乾隆說:這事還得看人!

作者:金滿樓

在很久很久以前, 包辦婚姻是中國主流, 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

當然, 包辦婚姻有好有壞、有利也有弊, 好的就是不用自己找, 節省時間和成本, 長得難看點也無妨。

至於不好的方面, 就不用說了。 婚姻是一輩子的事, 如人飲水, 誰用誰知道啊!

在清朝皇帝中, 包辦婚姻不幸福的, 如順治皇帝、如光緒皇帝, 皆如是。

但幸福的也不是沒有, 比如康熙皇帝和皇后赫舍裡氏, 其少年夫妻, 感情就十分深厚。

再如乾隆皇帝與孝賢皇后, 關係也十分親密。 康熙這裡暫不說, 就說說孝賢皇后。

孝賢皇后富察氏, 滿洲鑲黃旗人。 富察氏為滿洲八大姓之一, 早在努爾哈赤時期, 其祖先旺吉努就率族眾歸附了後金, 為大清的初創立下汗馬功勞。

此後, 其曾祖父哈什屯在皇太極與順治兩朝中累官至內大臣、議政大臣, 其祖父米思翰在康熙年間歷任內務府總管、戶部尚書等,

深得器重。

米思翰有四子, 長子馬斯喀, 次子馬齊, 三子馬武, 四子李榮保, 均為康熙親信, 其中以馬齊、馬武最為出名。

據《嘯亭雜錄》載, “馬太傅齊, 富察氏, 為文忠公之伯。 曆仕兩朝, 居相位者幾三十餘年。 時明、索既敗後, 公同其弟太尉公武權重一時, 時諺雲‘二馬吃盡天下草’雲。 ”

馬齊生於順治八年(1651年), 由蔭生授工部員外郎, 後任郎中、內閣侍讀學士。 之後, 馬齊相繼出任山西巡撫、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理籓院尚書等職。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馬齊授武英殿大學士, 官居一品, 位極人臣。 雍正即位後, 馬齊改保和殿大學士, 雍正末年以年老致仕。

馬齊之弟馬武, 歷任內務府總管、都統、領侍衛內大臣等職, 其統領侍衛親軍, 在內廷任職五十餘年, 為康熙、雍正兩朝皇帝所倚重。

孝賢父親李榮保是米思翰第四子, 歷任佐領、參領、察哈爾總管, 惜于康熙末年早逝。

富察氏出身於這樣一個累世高官的家庭, 其自幼即受過良好的正統教育。 其成年後, 嫻于禮法, 深明大義, 加之相貌端莊, 性格文靜, 可謂標準的名門淑女、大家閨秀。

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選秀中, 十六歲的富察氏被雍正親自指配給皇四子弘曆為嫡福晉, 而後者早已被默定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 雍正相中的其實就是未來的大清皇后。

也就在這年的七月十八日, 清宮在紫禁城乾西二所為弘曆與富察氏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讓雍正大感寬慰的是, 雖說是不折不扣的“包辦婚姻”, 但弘曆這對小夫妻卻情投意合, 極為恩愛。

等到弘曆即位後, 富察氏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中宮皇后, 原所在的乾西二所亦改名為“重華宮”。

據記載, 富察氏“性賢淑節儉, 上侍孝聖憲皇后, 恪盡婦職。 正位中宮, 十有三載, 珠翠等飾, 未嘗佩戴, 惟插通草織絨等花, 以為修飾。

又以金銀線索緝成佩囊, 殊為暴殄用物, 故歲時進呈純皇帝荷包, 惟以鹿羔毧緝為佩囊。 仿諸先世關外之制, 以寓不忘本之意, 純皇每加敬禮。 ”

作為皇后, 富察氏有著無上的榮華富貴, 但她生性節儉, 決不任意揮霍, 鋪張浪費。 如上文所說, 其平時從不佩戴用金玉珠寶而僅插些通草絨線做的花, 這無疑是簡樸到家了。

據說,某次乾隆讀康熙禦制《清文鑒》時,看到有滿洲舊俗用鹿尾絨毛搓成線以代替金線繡在袖口的做法,於是順口說給了皇后聽。

孰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後來富察氏每至歲末進獻給乾隆的荷包都用鹿尾絨製成,以示永不忘本。在她看來,用金線、銀線縫製荷包香袋未免太過浪費,而乾隆對其做法不以為忤,反而敬重有加。

平日裡,孝賢皇后對皇太后鈕祜祿氏十分孝敬,每日問安侍膳,從不懈怠,由此深得皇太后的歡心,婆媳關係十分融洽。對於夫君,孝賢皇后更是感情至深,愛護有加。

大學士阿桂曾記一事,說某次乾隆患了嚴重的癤瘡,經多方醫治方漸痊癒,御醫一再叮囑“須養百日,元氣可複”。

孝賢皇后得知後,“每夕于上寢宮外居住奉待,百日滿後,始回宮。”

如此賢內助,乾隆也頗為感激地說: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

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節選自金滿樓:《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頭條號:坑爹史冊,歡迎關注!

這無疑是簡樸到家了。

據說,某次乾隆讀康熙禦制《清文鑒》時,看到有滿洲舊俗用鹿尾絨毛搓成線以代替金線繡在袖口的做法,於是順口說給了皇后聽。

孰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後來富察氏每至歲末進獻給乾隆的荷包都用鹿尾絨製成,以示永不忘本。在她看來,用金線、銀線縫製荷包香袋未免太過浪費,而乾隆對其做法不以為忤,反而敬重有加。

平日裡,孝賢皇后對皇太后鈕祜祿氏十分孝敬,每日問安侍膳,從不懈怠,由此深得皇太后的歡心,婆媳關係十分融洽。對於夫君,孝賢皇后更是感情至深,愛護有加。

大學士阿桂曾記一事,說某次乾隆患了嚴重的癤瘡,經多方醫治方漸痊癒,御醫一再叮囑“須養百日,元氣可複”。

孝賢皇后得知後,“每夕于上寢宮外居住奉待,百日滿後,始回宮。”

如此賢內助,乾隆也頗為感激地說:

“朕躬攬萬幾,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嬪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

十餘年來,朕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以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

(節選自金滿樓:《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頭條號:坑爹史冊,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