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南一家三代人扶貧記

新華社長沙4月28日電題:湖南一家三代人扶貧記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四月底的湖南省安化縣, 第一季茶還沒采完。 茶學碩士龔意成在自家茶廠直播炒茶。

龔意成的炒茶手藝是他爺爺手把手教的, 這家三代人有一個共同的信念:自己富起來了, 還要幫鄉親們富起來。

龔家的茶企在安化縣馬路鎮八角村。 靠著茶業富起來的龔家三代人反哺村鎮, 龔意成的母親鄧超芝說, 這是“前人做好事, 後人跟得上。 ”

龔意成的爺爺龔壽松本是個石匠, 改革開放後, 龔壽松開始訂閱科技雜誌, 研究科學種茶來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

摸到種茶的門道後, 上世紀80年代, 他免費向附近茶農提供自己選育的良種茶苗, 為困難的村民解決資金難題。 1987年冬天, 龔壽松建了一棟100平方米的水泥磚茶業加工房, 2000年創辦了八角茶廠。

茶廠越辦越好。 龔壽松每年都去敬老院看望條件困難的老人。 他說, “小的時候家裡條件不好, 得到很多人幫助, 辦了茶廠後有條件回報鄉親們了。 ”

2003年, 附近鄉親家房子被火燒了, 雖然茶廠經營條件不太好, 龔壽松還是給每戶拿了1000元。

2007年龔壽松把茶廠交給兒媳鄧超芝,第二年, 茶廠改制, 成立公司。 鄧超芝說話乾脆響亮, 她說, “我當家以後就跟著我公公的傳統在做。 ”

六年前, 鄧超芝與兒子計畫承包荒山開闢茶園, 帶著鄉親們一起幹。

她說自己家是農村裡的企業, 要幫助鄉親。

鄧超芝首先到自己娘家村搞試點, 承諾送茶苗, 管收購, 可開始大多數鄉親還是不跟她幹。 鄉親們說, “茶葉兩頭尖, 三年又發癲。 ”意思是茶葉價格起伏不定, 怕掙不到錢。

第一批只說通了19戶, 鄧超芝幫他們成立了農業合作社, 達到了規模標準, 農戶還享受了政策補貼。

“2014年參加的現在受益最大, 一畝茶園年純收入最高能有8000元, 最少也有6000元”。

嘗到了甜頭, 越來越多的人到鄧超芝這兒領茶苗。

2016年下半年, 縣政府有意把鄧超芝經營的茶業公司納入省級產業扶貧項目, 鄧超芝心裡卻打起了退堂鼓, 她怕擔不起重任。

政府說會全力幫助她扶貧, 鄧超芝這才下定了決心。 最終, 鄧超芝經營的茶業公司承擔的省級扶貧專案覆蓋了六個村1648名貧困鄉親。

縣級扶貧專案後來也落戶在這家鄉村茶業公司。 龔家和茶農簽訂最低收購價格合同, 還免費提供茶苗和技術支援。

去年八月, 鄧超芝從縣年中扶貧總結會上回來後, 就去走訪貧困茶農。 走訪中, 她選出家庭困難的孩子, 出資幫助他們上學。

鄧超芝2013年把企業法人變更為自己的兒子, 本科學市場行銷、碩士學茶學的龔意成現在負責企業的品牌策劃和行銷。

這位90後伢子說:“賣不賣得出去還要看市場, 只有做出市場, 公司才能發展, 農戶們才能增收。 ”

他還把母校的茶學老師請到茶園進行科研教學, 幫茶農解決了不少問題。

龔意成的爺爺60歲開辦茶廠, 母親撐起了企業,

龔意成說:“開始時幫助爺爺媽媽是一種責任, 現在是一種興趣。 ”(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